校局协同育人: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摘 要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长远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持续深化,对于新时期的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针对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一基础四卓越”计划,其中卓越警务法律人才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成为当前我国公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了可以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公安院校应该进一步加深校局合作,协同育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卓越警务法律人才。本文就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对策予以实践。
关键词 校局合作 卓越警务 法律人才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胡杰,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警察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094
为了可以全面落实教育改革要求,新时期应该加强校局合作,协同育人,进一步对现有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完善,从而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发展。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计划,主要是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与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推动公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卓越警务法律人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由此看来,加强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有助于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义较为深远。
一、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内涵与任务
(一)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的内涵
培养卓越警务法律人才,主要是为了迎合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是在以往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而来,各类警务人才都可以实现卓越,具备卓越理想,有助于为警务队伍注入长久的生命力 。就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来看,首要任务就是坚持法律根本,警务特色原则,分类培养卓越的法律人才。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类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才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和个性品德。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并不在于多么丰富的专业知识,而是在于综合素质要远远高于传统的公安人才。公安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持续深化下,新时期的主要是目标是以培养卓越警务法律人才为主要目标,为后续的卓越警务人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同时为公安队伍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推动公安教育改革和发展。故此,对于卓越警务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人才具备深厚法学素养和多学科知识背景,具备丰富的公安实践经验和广阔的视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
(二)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的任务
通过大力推行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是推动公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 。新时期制定的卓越计划需要结合行业标准来培养警务法律人才,行业深度参与其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结合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要求,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应该有针对性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其一,制定统一的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标准,结合人才培养类型和要求,制定统一的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标准,充分满足新时期公安部门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
其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和公安院校发展情况,综合规划和设计,采用校局合作的方式协同育人模式。
其三,强化公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有助于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
其四,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制定完善的人员聘用制度,促使高校和实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大量的教师出国进修,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 。
二、校局协同育人与公安院校的关系
(一)公安院校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
校局协同育人是指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紧密合作,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协作,是一种新式办学模式。公安院校开放办学,可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通过校局协同育人办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整合公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服务公安实战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实训基地;促使公安机关的干警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强化实践战斗力;优势互补,合作种实现双赢 。基于此,校局协同育人有助于落实新时期教育战略部署。
(二)公安院校开放办学的办学模式
公安院校在改革持续深化下,对于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确立了教学、科研和实践有机整合的办学模式。受到当前社会经济、科学和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安教育以培养卓越警务法律人才为主要目标,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具有引导公安实践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
(三)培养高素质卓越警务法律人才
公安院校改革中大力推行校局协同育人,主要是为了向社會大量的卓越警务法律人才,此类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坚持能力培养核心内容,提升公安服务能力,为公安实践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打造更具特色的教育专业。所以说,新时期校局协同育人模式更具公安特色,将公安特有价值取向、人才需求和文化沉淀融入其中,作为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安高等教育才能真正的立足于实际,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方案和学科专业设置需求,突显公安教育特色。
三、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加快开放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公安教育事业发展中,加快开放办学,有助于提升卓越警务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在当前国际联合执法工作愈加繁重的背景下,迫切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可以组织国际执法与合作的人才。
基于此,国内公安院校可以同国外公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优秀学生交换学习和交流。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联合培养卓越警务法律人才 。树立正确的教育改革理念,搭建教育平台,积极迎合国际化格局,定期組织培训和考核,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实践教育平台,组织驻校教官工作
培养卓越警务法律人才,首要一点是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多角度和全方位促进校局深度合作与交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教学与实战共同体建设工作,联合公安机关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为广大的公安干警提供实践训练机会,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创新驻校教官工作,同优秀业务骨干人员建立合作关系,布置训练任务,促使学生可以接收到最前沿和最先进的实战内容,提升警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与此同时,可以定期组织教学团队和专题讲座,结合实际案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升教学有效性。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校局合作,建立共同的人才培养平台,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促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三)提升实践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公安院校教育改革背景下,出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首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四大平台、十二模块为主的课程体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其次,构建实训、实战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课时占比,推动实战型课程建和,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
最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坚实的平台保障。
同时,结合相关的政策文件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对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和合作教学方法,推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教学链条。
(四)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自身的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将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制定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师资培养、科研奖励、基层锻炼和基层调研等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激励和评估制度,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结合国际化教育战略发展需求,定期派遣人员出国进修,吸收和了解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增长见闻,拓宽视野,迎合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聘用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教学工作,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更加先进,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卓越警务法律人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公安院校应该积极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了大力推行校局合作和协同育人,对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引入前沿教育理念,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卓越警务法律人才。
注释:
黄莉娜.利用国际法双语教学促进涉外警务法律人才培养.法制博览,2016,21(1631).35-36.
郭宝.以法治思维强化公安高等教育努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强警目标.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1).1-5.
陈非飞.法律类高职院校警务化管理的反思与建议.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7(10).239.
郭宝.我国警务制度的改革与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赴美国学习考察思考.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22(1).1-8.
浅论法律文秘专业建设——以公安院校为例.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3(2).75-77.
田光伟.就业市场化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中国成人教育.2016,24(5).72-73.
吴益跟.公安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16.40-52.
高春兴.公安高校侦查专业设置经侦专门化培养方向的意义.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104-108.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