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让自主游戏更精彩
戴仙仙 陈榆瑜
意大利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洛利斯·马拉古兹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中提出:“幼儿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而最能使这“一百种”真正发挥作用的当属儿童的自主游戏。近年来,自主游戏引发了幼儿教育学术界的热议,“温州游戏”作为自主游戏的代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在不断探索“温州游戏”实践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自主游戏现场,有时幼儿虽然积极忙碌,但比较吵闹,一些幼儿因争夺场地起冲突;有时幼儿来回徘徊却不参与游戏,只是随意拿取、摆弄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更出现无目的重复、停滞不前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幼儿走向高质量的自主游戏呢?“温州游戏”团队在不断地思考和研究中发现:游戏计划对幼儿游戏能力发展有明显的助推和提升作用,为此,我们创新研发了“幼儿游戏计划”板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思之因:为何做游戏计划
(一)基于儿童游戏的需要
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游戏开放式的游戏环境,计划可帮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可以提前和同伴商量游戏角色分工、游戏材料和场地等方面的内容,使用好游戏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避免游戏现场出现“随意摆弄”“无所事事”“争吵冲突”等现象。同时,计划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可以推动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二)助推儿童发展的需要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美国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都认为:发展幼儿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感和主动感是学前阶段的基本任务。养成游戏计划的习惯,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坚持性,从而促进幼儿思辨能力和统筹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同伴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为积极的自我认知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都是影响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的品质。
(三)完善儿童课程的需要
根据幼儿计划的内容和方式,我们可以多角度地分析幼儿在能力、经验、兴趣和品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这有助于教师及时有效地调整教育方式,生成和建构适宜幼儿的课程体系,推动幼儿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对儿童教育课程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二、明内涵:什么是游戏计划
(一)游戏计划的概念
游戏计划指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创意符号、非正式的图画或语言等形式表述自己即将开展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修改、完善和补充计划。
(二)游戏计划的要素
幼儿游戏计划包含游戏日期、游戏材料、游戏同伴、游戏分工、游戏场地、游戏主题等方面要素。
(三)游戏计划的形式
1.个人游戏计划
个人游戏计划是指幼儿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的游戏计划。做个人计划的时间、地点一般安排在幼儿游戏的前一天,由幼儿带回家完成。内容上可以是基于前一天游戏做出的改善,也可以是关于幼儿的—个新游戏。个人游戏计划满足每个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需求。
2.小组游戏计划
幼儿与同伴间分享交流各自的游戏计划,投票竞选谁的游戏最好玩,小组所有成员对胜出的游戏共同制订的计划是小组游戏计划。
3.个人游戏计划和小组游戏计划的关系
个人游戏计划和小组游戏计划是相辅相成、循环推进、缺一不可的。在个人游戏计划中,幼儿学会为自己的游戏制订材料、主题和规则等内容,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表達自己独特的想法。但如果只有个人游戏计划,幼儿的游戏现场还是会出现以下问题。
(1)执行性不强
幼儿的个人游戏计划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预想的主题、分工等方面内容不能获得同伴的肯定和支持。
(2)合作性欠缺
班级里几十个幼儿有了几十个想法,大家只顾执行自己的计划,导致合作性游戏大大减少,游戏质量也有所下降。
小组游戏计划为幼儿共同商讨计划、确定最终游戏方案提供了机会,为幼儿合作性游戏做好了铺垫。
三、研模式:怎么做游戏计划
(一)时间:调整一日作息,保障计划时间
温州游戏对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游戏计划的时间安排在上午自主游戏前的20分钟,既保证了计划时间的长度和持续性,又有利于计划的可实施性和时效性,从根本上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个别班级也可尝试时间自主化,根据小组游戏项目的大小和幼儿的兴趣,适当增加游戏计划的时间。
(二)方式:顺应年龄特点,阶段开展计划
1.小班
第一阶段:畅享玩——体验自主游戏
小班幼儿综合能力较弱,难以很快理解游戏计划的含义。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特点,可以先让幼儿开展自主游戏,体验和感知自主游戏的方式和特点,为今后幼儿对自主游戏计划有话可说做准备。
第二阶段:大胆说—一鼓励表达计划
鼓励幼儿用语言对话的形式与老师、同伴、家人简单表达自己的游戏计划。通过“同伴间的交流模仿”“师幼间的引导肯定”“亲子间的互动支持”等三方共同助力,能够帮助幼儿慢慢理解游戏计划的概念和含义。
第三阶段:挑战画——学会绘制计划
本阶段初期“老师、同伴、家长”三方一起帮助幼儿,初步尝试将之前的“语言计划”变成“图画计划”。等幼儿熟悉绘画计划的形式后,鼓励幼儿独立使用简单的表征符号,绘制游戏计划。
2.中、大班
第一阶段:“一纸一笔”——支起计划意识
教师先以对话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游戏中“想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等三个问题,然后引导幼儿用“一张纸、一支笔”将自己说的、想的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帮助幼儿初步形成游戏计划的概念。
第二阶段:“三进支持”——完善计划内容
为了进一步完善幼儿计划的内容,本阶段通过“一进元素、二进分享、三进经验”的策略来实现。
“一进元素”: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还需要增加的计划内容,丰富计划的组成元素。
“二进分享”:引导幼儿多与教师、同伴、家人分享计划,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他人好的计划方式和计划想法。
“三进经验”:教师通过游戏回想、生成课程等方式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激发幼儿新的游戏想法,从而丰富游戏计划的内容。
第三阶段:“三退放手”——多元计划形式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磨合,幼儿已经熟知计划的作用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采取“三退放手”策略,即“建议退后——形式退后——支架退后”,让幼儿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決定权。
建议退后:幼儿自主确定计划的元素和绘画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
形式退后:幼儿可以根据游戏进程灵活运用个人游戏计划和小组游戏计划,尝试创新游戏计划的方式。
支架退后:在计划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鼓励幼儿先依靠同伴力量,一起想办法解决,自己退到幼儿的背后。
(三)内容:促进多元优化,提升计划深度
1.现场及时优化
幼儿依据自己制订的游戏计划开展游戏,游戏过程中随身携带游戏计划,便于随时查看,并根据需要作出调整。在实践过程中,幼儿有两种调整游戏计划的方式:一是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直接添画在原先的计划上;二是用便利贴画出要调整的内容,可以贴在游戏计划的正面,也可以贴在之前游戏计划的背面。
2.回想反思优化
在游戏结束的回想环节,幼儿拿着自己的游戏计划,说一说自己在游戏现场发生的故事,是否都完成了计划中的任务,又碰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在此基础上,幼儿会对下一次游戏提出更有建设性的计划,出现第二次计划、第三次计划,对之前的游戏计划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推进游戏的开展。
3.生成课程优化
游戏中,幼儿会产生对某一方面浓厚的兴趣,或者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支持。教师会利用定点——扫描——追踪的方法,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捕捉生长点,生成追随幼儿发展的课程。生成课程可以帮助幼儿补充相关经验,开拓幼儿视野,引发幼儿不断思考,寻找新的方法和游戏方向,进一步优化下一阶段的计划。例如,在中班“沙池水道建筑师”游戏中,幼儿对“水道引流”现象很感兴趣,师幼便生成了科学活动“水流的秘密”。在水路搭建过程中,幼儿在管道的组件方面出现了困难,游戏进行不下去。为了启发幼儿理解管道搭建的方法,师幼生成了生活小调查活动“不一样的管道”,探寻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管道。
4.家长助力优化
幼儿将游戏故事本带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在幼儿园发生的游戏故事,并在家人的鼓励和陪伴下,一起制订第二天的游戏计划。如此,不仅可以大大促进幼儿做计划的积极性,还能督促幼儿完成每天的个人计划。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采取亲子一起查找资料、实地观察等方法,启发幼儿产生新的想法,并加入下一次游戏计划中。
温州游戏“幼儿计划”模块还在不断实践,我们看到了计划带给幼儿学习和思考的力量。计划,让幼儿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能“开花结果”;计划,也让幼儿的每一次自主游戏更加精彩纷呈。愿每一颗稚嫩的童心,都拥有最美好的游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