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自制教具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袁超
摘 要: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现在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光的折射》教学案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具的自制与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为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光的折射;自制教具;初中物理;创新实验
根据初中物理学科特点,许多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说明清楚,实验在物理课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应该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对于传统的物理实验进行自制和改进,通过教师的创新,推动学生的创新。本文结合《光的折射》案例中的几个实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1 探究“三线共面”问题
在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的问题上时,上海科技出版社教材中的方法是将(如图1所示)教具的光屏右半部向后折,在右半光屏上就看不到折射光了。从而就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笔者认为这样研究不够严密。因为当右半部光屏向后折时,承接不到折射光线,只能说明没有折射光射向光屏的后方,但光屏的前方呢?所以为了提高实验研究的严密性,也应将光屏的右半部向前方折起。观察不到折射光,才能说明折射光线还是在原本的光屏平面上,即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实验的操作性和可视性,我们都是使用线光源来完成本实验,这时如果将光屏向前折,依然可以看到折射光线。所以最后笔者自制了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简图
如图2、3所示
(2)实验装置说明
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折射时三线共面的问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圆柱形容器,下半部装有水(水中加几滴牛奶)上半部是空气(添加些烟雾)。另一部分是一个长方形框架,分别在其上方和下方分别装有两个激光笔(点光源),而且这两根激光笔可以在框架平面内旋转,并且无论怎么旋转,其激光都会射向对面框架,即光斑总是落在框架的中线上。
将框架固定在容器上,点亮上方的激光笔,我们能观察到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激光经过水后,光斑还是落在框架的中线上,即可以说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几点说明
①激光头可以旋转,从不同角度入射。多次试验,总结出一般规律。
②下方的激光笔可以做从水中射向空气的试验。
③牛奶和烟雾添加适量就可,不要过多。
2 探究“两角关系”“光路可逆”问题
(1)试验装置简图: 如图4所示
(2)试验装置说明
可以用来研究光折射时两角的大小关系,以及光路可逆规律。平底烧瓶中装有水(水中滴加几滴牛奶),瓶的两侧印有角度(用来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瓶中挂有个重垂线,相当于法线。
(3)使用方法
①先用香在瓶中添加烟雾
②让一束激光分别从瓶上方不同角度处对重垂线与水面的交点入射,观察折射角的大小。
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让激光分别从瓶下方不同角度处对准重垂线与水面的交点入射,观察折射角的大小。
④让另一根激光笔逆着折射光线入射回去,观察两条激光是否可以重合。(为了验证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4)几点说明
①重垂线下方的重物在选材方面,质量要大而体积要尽量小,笔者选择的是铅弹。
②在分组实验时,前后两名同学为一组。这样实验的可视性更好。
③烟雾和牛奶不宜加过多,不然会影响实验效果。
④实验时,要提醒學生不能将激光笔对准同学的眼睛。
3 拓展应用:生活中的小发明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位巴西机修工发明了一种利用太阳光为房屋内照明的办法:他在屋顶的瓦片上钻一个孔,把装满水的塑料瓶卡进孔里,再用胶水固定牢固防止屋顶漏水(如图5所示)。装满水的塑料瓶依靠对日光的折射,照明功率相当于40到60瓦的灯泡。
在物理课堂上展示实物,并用(如图6所示)装置模拟“水瓶灯”的发光效果,让学生感受水瓶灯的亮度情况。
几点说明
①箱内灯泡功率要大些,笔者是用浴霸的灯泡。
②先是让学生观察没有插入水瓶灯时的亮暗情况,然后插入水瓶灯后再观察,形成对比。
4 学以致用
在课堂上先播放一段“一休哥”的动画片,其中讲述了一个花瓶底部藏有宝物,但从瓶口又看不到底部宝物,思考如何不打碎花瓶,看到宝物。
看完动画片,让学生观察桌上的自制“花瓶”(这些“花瓶”是上一届学长学姐们用矿泉水瓶制作的,并在瓶内的底部留有字条,如图7),然后让学生动脑、动手,最终看清瓶底的字条。
最后,布置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个类似的“花瓶”,并在瓶底给下一届同学留下惊喜。从而不仅复习了课堂所学,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其实,在物理中的许多课程都跟《光的折射》一样,可以有很多利用自制教具的切合点。所以作为物理教师应该作生活的有心人,勤动手,真正的将自制教具工作落到实处。
摘 要: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现在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光的折射》教学案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具的自制与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为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光的折射;自制教具;初中物理;创新实验
根据初中物理学科特点,许多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说明清楚,实验在物理课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应该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对于传统的物理实验进行自制和改进,通过教师的创新,推动学生的创新。本文结合《光的折射》案例中的几个实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1 探究“三线共面”问题
在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的问题上时,上海科技出版社教材中的方法是将(如图1所示)教具的光屏右半部向后折,在右半光屏上就看不到折射光了。从而就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笔者认为这样研究不够严密。因为当右半部光屏向后折时,承接不到折射光线,只能说明没有折射光射向光屏的后方,但光屏的前方呢?所以为了提高实验研究的严密性,也应将光屏的右半部向前方折起。观察不到折射光,才能说明折射光线还是在原本的光屏平面上,即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实验的操作性和可视性,我们都是使用线光源来完成本实验,这时如果将光屏向前折,依然可以看到折射光线。所以最后笔者自制了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简图
如图2、3所示
(2)实验装置说明
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折射时三线共面的问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圆柱形容器,下半部装有水(水中加几滴牛奶)上半部是空气(添加些烟雾)。另一部分是一个长方形框架,分别在其上方和下方分别装有两个激光笔(点光源),而且这两根激光笔可以在框架平面内旋转,并且无论怎么旋转,其激光都会射向对面框架,即光斑总是落在框架的中线上。
将框架固定在容器上,点亮上方的激光笔,我们能观察到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激光经过水后,光斑还是落在框架的中线上,即可以说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几点说明
①激光头可以旋转,从不同角度入射。多次试验,总结出一般规律。
②下方的激光笔可以做从水中射向空气的试验。
③牛奶和烟雾添加适量就可,不要过多。
2 探究“两角关系”“光路可逆”问题
(1)试验装置简图: 如图4所示
(2)试验装置说明
可以用来研究光折射时两角的大小关系,以及光路可逆规律。平底烧瓶中装有水(水中滴加几滴牛奶),瓶的两侧印有角度(用来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瓶中挂有个重垂线,相当于法线。
(3)使用方法
①先用香在瓶中添加烟雾
②让一束激光分别从瓶上方不同角度处对重垂线与水面的交点入射,观察折射角的大小。
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让激光分别从瓶下方不同角度处对准重垂线与水面的交点入射,观察折射角的大小。
④让另一根激光笔逆着折射光线入射回去,观察两条激光是否可以重合。(为了验证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4)几点说明
①重垂线下方的重物在选材方面,质量要大而体积要尽量小,笔者选择的是铅弹。
②在分组实验时,前后两名同学为一组。这样实验的可视性更好。
③烟雾和牛奶不宜加过多,不然会影响实验效果。
④实验时,要提醒學生不能将激光笔对准同学的眼睛。
3 拓展应用:生活中的小发明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位巴西机修工发明了一种利用太阳光为房屋内照明的办法:他在屋顶的瓦片上钻一个孔,把装满水的塑料瓶卡进孔里,再用胶水固定牢固防止屋顶漏水(如图5所示)。装满水的塑料瓶依靠对日光的折射,照明功率相当于40到60瓦的灯泡。
在物理课堂上展示实物,并用(如图6所示)装置模拟“水瓶灯”的发光效果,让学生感受水瓶灯的亮度情况。
几点说明
①箱内灯泡功率要大些,笔者是用浴霸的灯泡。
②先是让学生观察没有插入水瓶灯时的亮暗情况,然后插入水瓶灯后再观察,形成对比。
4 学以致用
在课堂上先播放一段“一休哥”的动画片,其中讲述了一个花瓶底部藏有宝物,但从瓶口又看不到底部宝物,思考如何不打碎花瓶,看到宝物。
看完动画片,让学生观察桌上的自制“花瓶”(这些“花瓶”是上一届学长学姐们用矿泉水瓶制作的,并在瓶内的底部留有字条,如图7),然后让学生动脑、动手,最终看清瓶底的字条。
最后,布置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个类似的“花瓶”,并在瓶底给下一届同学留下惊喜。从而不仅复习了课堂所学,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其实,在物理中的许多课程都跟《光的折射》一样,可以有很多利用自制教具的切合点。所以作为物理教师应该作生活的有心人,勤动手,真正的将自制教具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