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日本明治改历

摘要:改历是日本明治初期“文明开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在此之前,旧历在日本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分为使用汉历与使用和历两个阶段,体现了中国传统历法对日本的深远影响。明治改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欲尽快融入西方世界的大背景下,为摆脱财政困境而孤注一掷的冒险。其结果,既节省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也收获了文明开化的好名声。而“粗暴的改历”完全无视千百年来的旧历传统,让日本民众为历法突然间的“脱亚入欧”付出了代价。考察145年前明治改历的过程,对于评价明治维新的得失很有意义。
关键词:汉历;文明开化;明治改历;大隈重信;脱亚入欧
中图分类号:K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18)02-0028-08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802004
1872年(明治五年)11月9日,明治天皇发布“改历诏书”:“自今废旧历用太阳历,令天下永世遵行之”,明治政府据此就改历发布“太政官布告”,主要内容为:以即将到来的12月3日为明治六年1月1日,自此废太阴历,颁行太阳历,时钟也随之更改;把一年定为365天,分12个月,每四年置一天为闰日;实行时刻昼夜平分的二十四小时制;旧历的各项祭典等一律按照新历的相应日期施行[1]。这次改历是日本历史上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改历,史称“明治改历”,是“文明开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考察其过程及影响对于评价明治维新的得失很有意义。
一、“旧历”在日本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
“旧历”是与现行公历相对而言的说法,在天文历法领域中指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阴阳历,主要流行在东亚国家,发明者是中国。尽管人们习惯称其为“阴历”,但严格说来称“太阴太阳历”或“阴阳历”更为准确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早在商代就有了“太阴太阳历”的雏形,自汉代开始,有了全国统一的比较完整的历法。经过此后历朝的逐渐改进、完善,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而且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明治改历之前,旧历在日本已经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其间又分为使用汉历与使用和历两个阶段。
(一)汉历的使用
历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代日本进入文明社会很晚,文化与科技水平很低,根本没有自己制定历法的能力。在与东亚大陆国家开始交往后,日本便从制度、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处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之下,其中历法是重要的标志性存在。日本史书中最早使用历法的记
收稿日期:2018-02-11
作者简介:李卓(1954—),女,辽宁阜新人,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本社会史研究。①阴阳历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基本相符,亦称阴阳合历。历史研究李卓:探微日本明治改历日本问题研究2018年第2期载,是推古天皇十二年(604年)“始用历日”[2],这应该是在此两年前(602年)百济僧人观勒携历本前往日本的直接成果《日本书纪》推古天皇十年十月条:“百济僧观勒来之,仍贡历本及天文地理书,并遁甲方术之书也。”坂本太郎等校注:《日本书纪》下,东京:岩波书店,2000年,第179页。。此时传入日本的当是百济正在使用的《元嘉历》,而《元嘉历》是由中国南朝何承天(370-447)编创的,经由百济再传日本。如此可见,日本模仿实施中国的诸种制度,是以历法为开端的。
《元嘉历》的传入开启了日本使用汉历的进程。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后,在新建立的律令政府当中模仿唐制设置了阴阳寮(隶属于中务省)及阴阳博士、历博士、天文博士、刻漏博士等官职,确立了历法的编纂体制。但当时由于学力不够,对来自中国的历法一直处于“无人习学,不得传业”[3]89的状态,仍然不能自己编制历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使用来自中国的历法。于是,在与唐朝官方交流繁荣的奈良、平安时代,先后又有四种中国历法在日本实施。这四种历法是:
《仪凤历》《仪凤历》,一般认为是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颁行的《麟德历》,编纂者李淳风(602-670)。。690年(持统天皇四年)11月开始使用,但当时并未废弃《元嘉历》,而是两历并用,直到697年才单独正式使用。
《大衍历》《大衍历》,编纂者僧一行(683-727)。。由遣唐留学生吉备真备归国时带回日本。由于缺乏历学人才,735年传入日本的《大衍历》直到764年(天平宝字八年)才开始正式使用。
《五纪历》《五纪历》,编纂者郭献之(762-784)。。遣唐使成员羽栗翼于780年归国时带回国内。也是由于无人能解,遂长期搁置,直到858年朝廷才允许与《大衍历》并用,仅使用4年便被《宣明历》取代,是日本历史上使用时间最短的历法。
《宣明历》《宣明历》,唐长庆二年(822年)开始使用,893年为《崇玄历》取代。编纂者徐昂,生卒年不详。。为渤海国使臣乌孝慎859年(贞观元年)献给日本朝廷。此时日本已有历学人才可以解读新历,并经过比较,认为正在使用的《大衍历》与《五纪历》“渐以麤疏,令朔节气既有差”[3]90。遂于862年正式使用《宣明历》。
从《元嘉历》到《宣明历》,五种中国历法在日本被称为“汉历五传”,也就是说,在日本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全赖“旧历”——汉历提供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以及祭祀活动的时间指导。
(二)和历的诞生
在唐朝,《宣明历》使用了71年,而且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但在日本却使用了长达823年,在世界天文历法史上仅次于罗马儒略历的使用时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894年(宽平六年)日本停止派遣遣唐使后,中日之间的官方交往就此中断,没有官方渠道得到来自中国的新历法。加上朝廷衰落,历学被少数贵族家庭世袭垄断,造成事业停滞,专业人才匮乏,更由于長期战乱,无力自己制创新历法。到明代,明朝皇帝曾经赐“日本国王”《大统历》,但自恃强大的幕府将军却拒绝使用,以此表明脱离中国帝王支配的态度。在无奈之下,只能使用过时的《宣明历》。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