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而作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小学数学理应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积极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改革,以便促使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方式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小學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加强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同时还得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里所讲的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具备的独创、主动以及新颖等特点,是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突破性的创造成果或概念,简单来说便是求异、不墨守成规。创新思维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锻炼,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为其今后发展做好铺垫。不过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都应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极大束缚了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过必须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社会经验缺乏,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渗透创新性思维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不断加大力度,具体意义如下。
一方面就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小学生年龄较小,而且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在数学学习中辨别能力较差。而加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能帮助他们初步形成“三观”模型,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就是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中长期计划的落实,该计划明确提出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而小学生刚接触社会,可塑性十分强,所以加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能够很好地推动该项规划的贯彻落实。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都还十分陈旧,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的培养十分忽视。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那必定会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1]。而且从长远角度上来说,学生能力缺失将会导致他们难以找寻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进而在数学学习中难以实现进步。
2.教学目标不明确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指向标,而且也是对数学教师最为基本的一大要求。不过就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一味侧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情感领域、认知领域等方面相对忽视。这便导致整个课堂上,都是教师一味教授,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自然更加无从提及。
3.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方式落后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显著的一大问题,具体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旧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沉闷无趣,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很难得到很好的提升[2]。而且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要求学生盲目背题、刷题等,忽视了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的指导。在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下,也很难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率自然难以得到提升。
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构筑创新前提
教师教育观念直接关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所以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积极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构筑创新前提,推动创新教育更好地落实。针对此,首先就得要求教师具备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还得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抓住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灵感。其次,要求教师克服创新认识偏差。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毫无发言权,不能对教师有丝毫的质疑,要不然的话将会迎来教师的斥责。这样不仅阻碍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教学目标也很难达成[3]。为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正视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和新思路,并且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以便有效激励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再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创新性进行更好的启发与引导。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转变以学生成绩论英雄的观念,加强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必定能够很好地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然后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加强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且多为学生创造动手探究的机会。具体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从新旧知识连接点着手进行创设。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3/5、6/10、9/15与9/15、6/10、3/5这两组分数中的分子与分母各是怎样变化的?二是比较3/5、6/10、9/15的大小;三是从前面两题的结论,你能得出哪些道理?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解答,必定能够初步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且通过一题多解、多问的形式,还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之后,教师还可以适当提升问题难度,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实现很好的碰撞,推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
3.发展求异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求异思维活动的开展,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改变之前习惯性的思维,从其他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以便实现问题的解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小学生抽象思维活动的开展因为年龄因素影响,往往表现出固定思维[4]。因此,要想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首要任务便是思维求异性的培养,使得学生遇见数学问题时,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
例如,有一艘轮船停在港口,轮船外船舷有一个软梯,软梯第一级正好挨着水面,然后往上每隔20cm有一个级。这时,海水以每小时30cm的速度上涨,请问需要多长时间,海水能够涨到软梯的第四级?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时很多学生都会列出算式:20×(4-1)÷30=2(小时)。针对这一答案,教师没有必要急着评价,而是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用纸折船,然后准备装有水的脸盆,缓慢加水让学生观察船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便能让学生明白不论多久海水都不可能涨到软梯第四级,因为海水涨了,船也会跟着上浮。
4.合理论证,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學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结论的运用与证明,同时还得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找寻规律,之后想办法进行印证。作为教学内容的广义知识体系,不仅需要概括和揭示前人对社会、自然等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对前人的创新过程进行总结。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抽象化的知识,而且还要给学生展示前人的创新活动和过程,以便启迪学生。
例如,在“圆周率”这一课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将准备好的几个圆分别沿直尺滚动一周,其次观察和讨论:滚动一周的长度和直径存在什么关系?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派小组代表将本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创新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进而在今后也会不自觉进行创新,实现对数学知识更加深入地认识与理解,获得更好地发展。
5.提供创新“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创新来自学生的探究,来源于学生的动脑、动手以及动口等各种实践活动,而不是死啃书本获得的。以往常有我国培养出来的“尖子生”,一出国便暴露出了动手操作能力的缺陷,变成了知识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为此,要想培养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多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新“资源”,以便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品质[6]。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多在题目设计、活动方式以及材料制作等方面有意识留出“空白”,以便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与“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最为首要的任务便是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因地制宜地创造与选择,获得更多技能,实现创新品质的提升。
结语
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关键时期,亟须大量的创新性人才。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阅历浅,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在这一环节注重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同时,小学数学是学生创新性思维、逻辑思维等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基于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培养教学活动,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教学目标更加高效地达成。
[参考文献]
[1]赵艳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5(S1):31.
[2]刘文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8):189.
[3]杨秀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159.
[4]谢昌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6):388.
[5]扶振琴.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S1):31-32.
[6]张运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今日科苑,2007(14):206.
作者简介:黄桂芳(1971—),女,壮族,广西横县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