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症及教育引导策略
刘媛媛
摘? 要 大学生群体的社交媒体依赖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整日沉迷于手中的方形屏幕,上课、吃饭、走路都离不开这些社交软件,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质量。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视角,剖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个人原因,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以期帮助大学生摆脱社交媒体依赖,提升综合素质,真正达成自我实现。
关键词 社交媒体依赖;马斯洛需求理论;大学生;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5?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5-0066-03
1 引言
数字化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在媒介营造的社会环境中,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即时社交风靡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热衷于利用社交媒体交友聊天、听歌曲、看电影、玩游戏、发布个人动态、浏览新闻信息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最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严重者已经患上社交媒体依赖症。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将人们的需求归结为从低到高的五個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社交需求(Social needs)、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realization needs)[1]。其中一级到三级是缺失需要,四级和五级是成长需要。大学生对各种社交媒体的依赖无非是个人追求对这些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满足。虽然这一理论是在移动社交媒体诞生之前提出的,但其对现代环境下针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探究
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是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的基础层次的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生理需求作为其他高层次需求产生的动力,其表现形式为各类社交媒体满足了大学生各方面衣食住行的需要,他们选择使用网络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忽略了现实活动。各类社交软件功能越来越智能化和便捷化的同时,也“囚禁”了他们,让大学生群体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我国大学生的主体年龄在17~24岁,生理发育处于相对成熟阶段,对异性充满好奇[2]。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相对自由很多。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和即时的社交中引起更多异性的关注,并使他们沉迷于其中。
个体内心安全感的缺失?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是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第二层次的需求,指个人追求自身安全、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安全,积极寻求免受威胁的物理或心理保护,从而获得安全感。
自我安全感缺失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现状。当他们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需求时,便选择在移动社交媒体上快速了解、熟悉他人,通过移动媒体中的社交互动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感。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不足,时常感觉自己受到威胁,这种受威胁感只会让他们丧失人际交往能力,渐渐地对社交媒体给他们的虚假安全感形成依赖。大学生往往选择逃避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社交平台,通过移动媒体中的社交互动来减缓自己的心理不安全感。
虚拟社交的门槛较低? 社交需求(Social needs),也称为归属和爱的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第三层次的需求,是指个人希望与他人建立关系,并在其中获得理解、关心和认可的关系。
社交需求需要在情感上建立相对的联系。大学生在脱离高中进入大学后,希望建立自己的生活圈,以获得情感和生活上的认同感。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平台往往门槛较高,与移动社交平台的低门槛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他们的社交吸引力转向在线即时社交媒体。一方面,虽然高校空间广泛,但相对限制的空间使大学生缺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高度分散的移动社交媒体传播模式打破了社交互动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不断增长的社交互动提供了可能性[3]。他们更有可能在网上的社交互动中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交圈,以便从中找到归属感,获得亲密和爱的需要。
渴望获得自尊和尊重?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是向最高层次过渡的阶段,指个人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并获得社会肯定。
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个体都需要他人的认同和尊重。大学生是国家的储备人才,是有希望的年轻一代,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需要得到别人对自己成就的评价和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尊重。在大学校园中,实践的环境无非就是学院、班级与社团等,由于受到现实世界条件的限制,想要获取他人的尊重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大学生在转向互联网社交媒体时,更容易选择树立自己理想的形象,进一步凸显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在虚拟环境中获得肯定。
展示与众不同的“个人主义”? 自我实现需求(Self-realization needs)是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最高层次[4],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个人理想和目标,并实现价值最大化,是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只有在满足了前四项需求之后,自我实现的需求才会出现。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目前大学生最终的价值需求,追求的是一种自我能力实现的过程,他们需要在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素质,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而社交媒体创造的虚拟世界能帮助他们达到这一要求,各类社交媒体所创造出的跨越时空的丰富资源可以推送到大学生手中,使他们更容易从中获得资源、得到提升。因此,自我实现的需求获得满足时,也会使他们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性。
网络信息化时代使当代大学生在个人需求层面的偏向更加鲜明。大学生经常将自我实现视为个人主义,因而寻找一个有效社交媒体平台满足自我需求。这种与众不同的“个人主义”体现了大学生的“展示”文化,他们在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发布看法和观点,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新颖和独特,渴望得到公认的感觉。这确实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但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可以粗略地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发展天资、能力、潜能等。这些人似乎正在尽最大努力使自己变得完美。”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自我实现,而是通过自我实现的形式表现出大学生缺乏真正的能力和潜能。
3 教育引导策略
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完善内心安全体系? 面对大学生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学校应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引导他们,教育他们正确地面对学习中的挑战,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以及社会中的不安全因素,有效地化解自己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利用社交媒体来逃避现实,只是寻求到了暂时的解脱,而没有意识到一旦这种逃避的行为过度并成为惯性和带来精神上的依赖时,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心理。
回归现实校园生活,拥抱愉悦校园氛围? 高校应该把握住网络阵地,不断加强校园内涵发展,提高校园文化的综合水平,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亲密感和归属感。
首先,积极地组织各种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的文化表达内容为载体,以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为主要内涵;
其次,加强班级、宿舍等自然人际群体的管理和建设,和谐的组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引导学生从社交媒体中解脱出来,不能只靠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统一起来,形成合力。
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形成合力,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真正有利于形成现实校园中的愉悦的社交氛围,才能真正降低大学生对虚拟社交网络的精神依赖。
创立网络表达平台,满足自尊塑造需求?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时刻关注网络社交媒体中的“话语盛宴”。每个人不起眼的小小表达都是一种希望得到他人关注的主观吸引力,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肯定和赞扬。
首先,建设健康有益的校园网站,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不断更新和丰富网站的内容;
其次,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和发言权,及时评论学生所表达的意见,多鼓励、多赞扬,以达到学生自尊的需求;
再次,学校利用好网络平台,在社交平台上大力宣传杰出的个人和集体行为,主动创造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热门话题,并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个人观点;
最后,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等社交媒体,寻找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能量。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真正达到自我实现? 大学生的成长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网络中的社交媒体固然可以为他们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来使他们获得赞美和关注,但其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任何媒介的作用都是虚无的。只有真正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才能让他们达到自我实现。
第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者应时时刻刻教育学生在复杂的虚拟社会网络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适度地通过媒介获取资源,使学生具备现代化素质;
第三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课上和课下相结合,为实现其他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本文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视角,从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现象。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更新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和融入学生的世界,掌握学生的新动态,了解学生的新需求,努力探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正确地面对学生的社交媒体依赖,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真正达成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祥梅.基于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大学生需求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24.
[2]王毅,张宝.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分析与应对措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94.
[3]赵琴.马斯洛需求理论下大学生手机社交行为探究及引导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7(6):44-47.
[4]汪广荣.大学生网瘾成因及对策: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42-45.
[5]任爽.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