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

    吴灵萍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育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音乐专业作为高校本科教学中开展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实施音乐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全面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做好本科音乐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使当代高校本科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够得到新的发展与突破。

    关键词:本科院校 音乐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在未来发展进程中人才培养工作必将朝着多极化、复合型的方向发展。高校作为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所运用的教育理念、开展的教学设置等内容均需要从传统教育格局下所形成的专业教育模式朝着新时期一专多能理念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方向进行转变。高校本科音乐专业在实施教学改革工作时,首先需要积极做好教学目标的转化工作,树立多层次、长远化的教学发展目标,不断开阔教学事业,将音乐专业同文学、戏剧、舞蹈、编剧等专业有机的联合到一起,同时对现代音乐与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促使当代本科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朝着多极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一.音乐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相关界定

    (一)复合型人才形成与发展

    “复合型人才”是一种顺应科技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活动,这种人才培养活动将科技发展与时代要求作为人才培养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方向。自我国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人才培养标准正逐步朝着“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方向发展,要求学生不仅在专业发展方面拥有良好的学习成果,还需要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占据不败之地,在市场竞争中稳占先机。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我国当前所获得的任何一项科研成果均不是来自某一个学科的钻研与探索,而是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精华。多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标准,如何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发展重点,这不仅展现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成果,还关系到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水平。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渗透的背景下,艺术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逐步受到重视,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艺术特长这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升学压力,还能够有效弥补我国艺术类人才缺乏的问题。高校音乐专业的大幅度扩招,解决音乐专业人才缺乏问题的同时引出音乐专业人才过剩这一新问题,导致音乐专业人才市场处于一种饱和状态,增加音乐专业人才的就业难度。因此,高校本科音乐专业在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过程,需要积极做好传统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模式到现代教学观念、现代教学模式的过渡工作,不断对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确保音乐人才培养观念与培养模式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能够为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音乐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新时期实施教学改革工作的过程,需要积极做好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工作的转变与过渡工作,用一专多能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代替原有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摒弃高层次专业化教学发展目标,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与视野,确保本科音乐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高水平的音乐专业理论,还具备灵活的音乐专业技能。声乐课程作为本科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与一般的理论课程有所不同,该课程在开设过程不仅需要演唱者借助音乐语言将歌曲作品的内容表达出来,需要不要确保歌曲作品的技術性与艺术性能够协调统一。从古至今,不少音乐作品都是通过歌唱家的经典演绎或者是二次创作不断的流传下来,被社会各界传唱与颂扬,同时也有不少音乐作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仅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在社会中继续流传下去,这并不是音乐作品本身存在问题,而是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唱活动时并没有将歌曲所具备的技术性与艺术性良好的整合到一起,导致歌曲在演唱过程处于一种失调状态。因此,高校在对本科音乐专业的学生开展教学培养活动时,需要积极做好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工作,从多视角、多渠道出发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本科音乐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一)坚持以人为本战略,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在开展音乐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工作时,首先需要以人为本理念出发,积极做好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工作,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传统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师全权主导课堂,将音乐专业理论知识照本宣科的讲解给学生,并组织学生按照特定的音乐演唱模式、演奏模式进行反复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仅强调音乐课程的技术性,忽视音乐课程的艺术性,导致学生在音乐表演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特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找准自己的位置,将教学课堂交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需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引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专业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开展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练习活动,确保学生在学习与练习的过程发散思维,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各项音乐活动中,不断挖掘音乐课程的艺术性,并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二)将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做好课程设置工作

    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在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需要将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做好专业课程的设置工作,不断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服务,高校想要将人才培养工作的功能与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就需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为此,高校音乐专业在开展课程设置工作时,需要全面摒弃以往“盲目更风”、“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等不科学的做法,需要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全面了解社会发展的各项要求与需要,将市场发展作为基本导向,积极做好基础课程的建设工作,不断将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引入其中,灵活增设学科交叉教学模块,让学生能够依照个人喜好自由选择一些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专业划分粗放处理,打破专业学科设置界限

    高校音乐院系在科学做好课程设施工作后,需要对专业划分工作进行粗放化处理,冲破专业学科在设置过程所存在的界限,开阔学生视野同时拓展学生思维意识。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精细性,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又将其进一步的细分出演唱、作曲、乐器演奏等多个人才培养方向,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所设置的音乐专业课程又有所不同,使专业教学培养工作过于精细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过于单一,完全不利于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设置研究已经被纳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范畴,这对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开展课程研究,迎合市场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与选择方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四)注重專业课程实践,培养合作精神组织能力

    高校音乐院系对专业划分实施粗放处理的同时,还需要对专业课程实践活动予以重视,积极做好学生合作精神与组织能力的培养工作,使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高校需要定期举办与音乐专业有关的竞赛活动,例如音乐创作活动、歌咏比赛、戏剧表演活动、舞蹈编排活动、节日庆典等,在竞赛活动开展的过程达到以赛代教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在专业课程实践活动中的自主能动性,深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组织协调能力。高校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积极做好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工作,将本院校学生的自创作品推荐给企业,为学生后期专业发展提供帮助,让学生能够尽早的接触社会,懂得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清晰的定位。

    (五)打破专业之间界限,实现跨学科间交流互动

    另外,高校音乐院系需要到专业课程之间的界限,让学生能够跨学科进行沟通与交流,实现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与贯通。高校通过鼓励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能够自发的组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互动的过程进行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做好自我发展工作,不断完善个人知识体系,提升专业技能的灵活程度。

    (六)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协调复合型个性化关系

    最后,高校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科学协调好复合型人才培养与个性化人才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与个性人才发展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的矛盾关系,且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特殊功能。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的潜力进行重点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强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陈宗花.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创建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4):54-58.

    [2]张玥.论曹德维“二胡引领的专业领域复合型人才”教学理念与音乐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9.

    [3]胡琼方.地方高校复合型钢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05):42+44.

    [4]付少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音乐学院毕业生就业的比较优势分析[J].艺术科技,2017,30(11):76.

    [5]赵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黄河之声,2016(16):58.

    [6]刘琳,宋义林,毕永利.本科机械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41-42.

    [7]刘永福.综合性专业素质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时期高师音乐系教师专业素质论[J].乐器,2003(09):42-45.

    2019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XJJG-33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