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系硕士生教育10周年:回顾与前瞻

吴鲁平
10年发展的简要回顾
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青少系研究生教育工作正式开始,近十年,在多方支持和共同努力下,青少系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
1.学科专业点不断壮大
2004年青少系与社科部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硕士点,2005年教育部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后,青少系与社科部取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专业硕士点。
2009年,青少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开后,回到原点,留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硕士点,另外两个带到了马院。经过培育,“借鸡下蛋”,2013年经过校内外专家的充分论证,青少系新增了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目录外的两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即“青年与国际政治”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并从2014年正式开始招生。从2009年的1个硕士点,又增加到3个硕士点。
2.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明显提升
2004年,青少系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人数是12名学生,2005年15名,2009年26人,2013年36人。与此同时,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生源质量明显提升。一是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调剂生越来越少。第一届全是调剂生,随后几年,基本上是调剂生。近五年基本上没有调剂生(五年共有两名调剂生);二是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中,一本院校的学生(包括西部“211工程”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三是本校优质生源越来越多。本校本科生(应届加往届)考入本专业的学生人数:2008年5人,2009年7人,2010年6人,2011年10人,2012年16人,2013年23人,本校优质本科生人数所占比例为63.89%,加上校外优质生源,这个比例大约在80%左右。“非二本和非三本生源所占比例”,目前可能已经超过了许多“211工程”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7篇。今年将出版研究生优秀论文的专著。
3.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
2004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时,全校有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中本专业5名。2013年,本专业点导师人数已达到29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9名,讲师5名。本专业硕士生导师队伍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很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各类专著40余部。在有关青少年问题和思政研究的某些领域,目前已处于领先水平。2006年以来,主持或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余项。从导师学科背景来看,建构起了一支多学科的师资队伍。导师中,既有以文献法为主,擅长思辨,从事传统思政研究的教师,也有以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为主,擅长思政实证研究的教师。
4.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按照传统的划分,思政专业的“初步探索时期”为1978年~1984年,“系统建设时期”为1984年~1999年,“全面建设时期”为1999年至今。从1984年创办思政专业到现在,大约30年的时间。如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10月20日在他们召开的“中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一个说法成立的话,可以往前推30年,大约有6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提法是,他们成立于1953年的政治教育系是新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也好,60年也好,对于一个学科来说,都很短暂。更主要的是,学科建设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思政专业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精英人才。为此,近些年,青少年工作系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主要采用增量改革的原则,在传统思政类课程(原理课、原著课、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课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一些选修课。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专业知识借鉴类课程,如与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有关的理论与方法课程,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比本科更深;二是拓展学术视野、国际视野类课程,如“政治社会化与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欧美青少年人权教育”等;三是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相关的特色类课程,如“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专题研究”“校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专题研究”“国内外青年组织专题研究”。效果明显:“入口”实现了“招得好”,“中间”实现了“稳得住”,“出口”实现了“出得好”。
5.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自我约束措施:一是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两次无故旷课,取消考试资格,重修;二是与本科重复过多,学生反映强烈的选修课取消;三是提前开题(第3学期未开始),增加中期检查环节(第4学期),提前一个学期交论文初稿(第5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由外聘专家担任;四是注重学术规范训练,加强文献综述写作训练。在参与答辩的学生中,文献复制率非常低。
6.研究生培养走向制度化,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近几年制定了《青少年工作系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试行)》《青少年工作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资格初选暂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思政专业建设的困境及探索
目前,从表象上看,不少学校思政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招生难、出口难,学生进校后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上述问题,从实质上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所反映的是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及其缺乏与时俱进的改革思路和措施的深层次问题。
近些年来,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思政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走“老路”,更不走“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革之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规避了目前许多院校,包括一些“211工程”院校在招生及学生就业方面面临的危机。在专业学科建设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下“两个坚持”。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社科理论和方法知识借鉴相结合
“邪路”的特点是反马克思主义,“老路”的特点是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能力,缺乏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知识借鉴的能力,有的甚至是坚定地排斥别人对这种知识和方法的借鉴。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发展的形势,“邪路”是找路,“老路”是等死。我们的做法是,增量改革,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扬弃”的做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原来的基本不变,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新的学科支撑点包括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与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尤其是结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展开的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并举
两者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且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出版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的探索,目前已得到了部分高校同行的认可。
未来建设目标及其行动路径
1.新型思政:传统思政+现代思政
它的特点是,把思政建构成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是社会科学的。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借鉴是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
2.行动路径
第一“参与话语建构”,为建构新型思政的“话语体系”做长期努力。近期将做的是,将本系思政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从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化的理论视角,进行深化,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
第二走“科学化”之路:从思政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切入,转向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在此基础上,去反哺理论体系的科学化。
第三建构志同道合的“学术共同体”,加强沟通与交流。与那些在理论范式上具有某些共识的院校或研究机构,如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建立联系,与那些具有某些共识的学者建立联系,加强合作与交流。
第四成立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小组。
第五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新增“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课程。
[责任编辑:于 洋]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