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王晓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全面阅读,阅读中要整体感知,在阅读中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情感。广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小学阅读教学应以阅读为中心,它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得到帮助,以“读”为主加以锻炼。
一、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可靠保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好处。老师可以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广泛阅读,从而推动学生在知识学习和个性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培养专心致志、集中精力的阅读习惯
古人说:读书应该做“五到”,即对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是的,当你阅读的时候,你必须集中精力,消除分心,集中精力。这个习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和持久性相对较差。因此,这种习惯必须依靠教师使用一定的手段来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其他感官来参与活动,为了限制他们注意力的分散,逐渐促进排他性阅读习惯的形成.在阅读中进行标记,如:对新单词进行注音;对难字进行注释;注释。分段编号;画出关键和美丽的单词;或在一个困难的地方放一个小问号。运用阅读和注释的阅读方法,我们可以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考。它还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低年级学生具有狂野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教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唤起再创造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心和集中的习惯。
2.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
《论衡》里有句话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学”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因此,教师作为学习活动平等中的首席,应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注重培养学生这种“自读、自发、自解”的习惯,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和支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学生,哪怕他们是不可思议的。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教学资源,形成语文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通过《庐山的云霧》课文欣赏,引导学生领略神奇的自然,壮丽的河山。通过《倾斜的伞》和《七颗钻石》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要给予关爱,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通过《春日》、《山行》等古诗的吟诵,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优美的意铿锵的韵律。教学《咏柳》,让学生画一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丽画面,进一步感受诗歌中蕴含的色彩美。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宝贵素材。此外,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课件背景下感受语文的美。
三、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阅读空间
课标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这告诉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弥补课堂教学和教材阅读的不足。阅读教材丰富多彩。是学生拓展视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它是增加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常言道:“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对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巩固,同时更加深入和延伸课堂的学习。因此,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向学生介绍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学到《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可指导学生阅读《奇妙的植物种子》。学了《吹泡泡》可向学生推荐冰心奶奶的书集。学习了古诗,可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学习了《开天辟地》,让学生阅读《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能够积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而获取更多的全部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阅读中,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格言等标注出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所有学习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欲望都是需要激发兴趣。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以课外学习的方法帮助阅读量,并不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习惯,通过本书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体验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教师可以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一定的情境,从教科书的内容开始教学,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努力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始阅读。例如,学生通过讲故事和朗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波斯猫找快乐》这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快乐和波斯猫的快乐作比较,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波斯猫因为太懒惰,总是享受安逸的生活才找不到快乐,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快乐是什么,写出自己的感想。在阅读的同时,它也能提高和帮助写作技巧。
五、要多读、多想、多做笔记
首先要多读。让学生多读一些名著。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性地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适合学生年龄,通俗易懂。其次要多想。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让学生们想一想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有什么灵感,以及如何及时总结这些方法和经验。如果你只是不想读,那么多读书是没有用的。这是也是浪费时间。再次要做读书笔记。记书中的好词佳句,记书中的感人之处,记读后的感受,记作者的写作方法、选材等。笔记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六、阅读课堂教学要“重读”、“重创”、“轻讲”
“重读”是强调朗读和默读,也让学生逐渐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重创”是重视在课堂上营造与文章内容一致的氛围,这是一个学生的存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学习阅读。”轻讲”意味着少说。老师的作用是启发和指导。学生表达个人意见后,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总结,而不是预设,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理解和发现。
总之,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的最直观的体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了解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探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并积极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