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社会性培养

    摘 要:率性教育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去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旨在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从根本上讲保护天性是起点,尊重个性是重要环节,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性,为孩子们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实践中,我们以率性教育理念为统领,立足教育本质、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适度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亲身体验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实践,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社会性培养途径。

    关键词:率性教育 小学生 社会性

    一、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新的知识,增强自主精神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当前看,受“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影响,小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强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对父母过分依赖而导致自信心缺失的表现。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学生拥有自信心,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战无不胜”、自主独立的精神。当学生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这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的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新技能,从而增强学生面对社会的自信。在组织学生开展“走进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中,孩子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包饺子,由开始的饺子馅放得太多捏不上皮,到饺子包的歪歪扭扭,最后能包出可爱的小饺子,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在很努力地学习。活动结束后,有的学生笑着对爸爸说:“爸爸,这次我学会了包饺子,回家后我一定包给奶奶吃”。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参加敬老院的志愿者活动,我收获很大,我终于明白了:其实每一项工作都不是那么轻松,能够学会包饺子,我真的太开心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学到了课堂上无法涉及的内容,了解到各行各业工作的辛苦,切身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更让他们懂得社会上的许多事情“做则不难”,即便不依赖父母和老师,也能独立自主的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为他们自信地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分工,增强合作态度

    分工是人类社会重要特征。率性教育强调尊重个性、尊重差異,打破完美主义,少搞一刀切,这种尊重个性的培养体现在课堂上是差异化教学,在教育活动实践中则与社会化精细分工高度辩证统一,为每名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分工协作的舞台。特别是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面对多种多样的服务需求,单个学生靠一己之力是无法全部胜任的,必须具备与别人沟通的能力,调动、激发、贡献自己的特长,凡事需多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而不是只从自己角度去考虑问题,在个体行为上就表现出能理解宽容别人、能与人和谐相处、能自发进行分工协作,促使学生初步萌生了“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如果没有社会分工,社会就难以正常运转”等意识。在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幼儿园”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们要分布到幼儿园各班去服务,孩子们认真商量,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组。会跳舞的同学走进中班指导小朋友跳舞;而外语好的学生则到外教课堂中去当助教;朗读好的同学去小班给幼儿讲故事;擅长运动的同学则到学前班教幼儿做游戏。分成小组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互相帮助。如:在做钻山洞游戏时,3个个子高的学生负责扶住圆环,而个子矮的同学做示范,孩子们在活动中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通过类似的活动,学生们既体会到了个性张扬、才艺展示的“成就感”,也认识到了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有机的形成合力、更好的解决问题。

    三、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遵章守纪,增强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够逐渐了解遵守校规校纪,但面对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还显得无所适从。率性教育强调要让学生们不断接受社会的各种规则、准则和习俗,并将其渗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之中,使孩子们认识到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有边界的。同时,率性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有道理”,育人传道、浇花浇根,老师要求孩子需要遵守什么规则必须讲出道理来,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孩子认同,他才能够更自觉地去做。而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增强学生遵守规则的幸福体验,增强学生接受道理的情感认同,情感越丰富、体验越深刻,就越容易接受道理、遵守规则。在组织学生开展“走上交通岗”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手拿小旗提醒过马路的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看红绿灯过马路。学生的个子虽然不够高,但是都认认真真的引领行人过马路,认认真真的协助交警叔叔维护交通秩序。在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分为“图书分类整理组”和“读书秩序督导组”。“图书分类整理组”负责把桌上凌乱摆放的图书先分类,然后把图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读书秩序督导组”负责在儿童读书区进行巡视,当发现小读者说话或吃东西时,学生会举起安静指示牌或用手势示意读者不要说活。在学生的努力下,图书馆内秩序井然。学生良好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图书馆的叔叔、阿姨还为孩子们颁发了“图书小卫士勋章”。孩子们在维护秩序的过程中更深刻的明白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四、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服务他人,增强责任观念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21世纪的教育重心是培养“完整的人”。正如杜威所言“责任感是完整的人重要的品质,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学生的责任感从对事物产生喜爱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对朋友负责,逐渐形成更抽象、更理性的责任心。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应当出于向善的本心,而不能过分强制,否则会造成对儿童的压抑。实践中,我们以“感恩”为情感共鸣,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孤儿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与孤儿孩子们结成“手拉手联盟”,引导学生力所能及的在物质上捐赠礼物,在精神上真情陪伴。学生在活动中真实了解感悟了孤儿孩子们的艰辛和坚强,在反思中更加懂得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生活,特别是这次活动所引起的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同,使学生们无意间收获了奉献爱心的快乐、取得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向激励,志愿服务他人、投身社会公益的种子破土萌发。

    “小志愿者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或危机中的人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团结合作,懂得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适应社会能力显著提高。

    作者简介

    王冬岩(1976.11—),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职称:小高。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