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优化策略探索
摘 要: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现状来看,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为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针对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结构,并根据服装设计领域人才需求优化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多层面、多方位、多角度建设现代化服装设计课程结构,确保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现状;优化策略
一、绪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选择服装方面投入的时间和资金越来越多。“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于现代人而言,衣服不单单是一件商品,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他们品味和身份的象征。正是由于当前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理,所以给国内外服装设计领域带来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那些符合大众消费水平的服装往往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很难满足消费者的眼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育教学领域重要领域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应用能力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满足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需要。
二、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现状
目前的服装设计作品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很多设计者习惯于借鉴、模仿其他人的服装设计作品而导致市场上服装版式、颜色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性,甚至是一些所谓的品牌服装“最新款”只是将几年之前的作品稍微修改一下,然后就以“新的身份”呈现在消费者眼前。这种自欺欺人的服装设计思想不仅会给自己的品牌抹黑,长此以往,也会失去自己的竞争市场。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想服装设计领域打破这种发展现状,高职高专院校就应该加强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为服装设计课程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服装设计课程质量。不可否认,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为提高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该专业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持者,优秀的教师往往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作为现代化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他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服装设计领域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尤其是提高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在设计作品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彻底打破当前服装设计作品千篇一律的问题。然而,与企业相比,高职高专院校为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提供的薪金待遇和其他福利条件都处于劣势,所以根本就不能吸引这些优秀人才投身到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当中。不仅如此,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还存在“观望”的态度,正在积极筹备“跳槽”,这无疑会使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雪上加霜。不可否认,高职高专院校每年都会给我国各行各业培養出很多优质人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服装设计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重点,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更是如此。当然,服装设计的核心在于“设计”,而一套优秀服装设计作品的问世往往需要融入很多的创新元素,同时还要让该作品成为反映设计者思想和理念的重要媒介。但由于缺乏优秀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师队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服装设计课程质量的提升,也在无形之中降低了高职高专院校未来发展竞争力。
(二)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他们必须要认识到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既要加强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并以实践教学为媒介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性设计能力。但是,国内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教学环节。或者压缩学习学分,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完成一门课的学习。所以分配给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资源则少之又少,根本不能发挥出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价值。服装设计最重要的是设计,而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必须要体现出特殊性、独特性,否则就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理论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产生的促进作用非常小,所以只有当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他们才能真正掌握服装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并在借鉴、模仿其他优秀服装设计作品的同时迸发出创新灵感。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体现在学校没有为服装设计专业构建专门的实训基地,要么与其他专业学生公用一个实训基地,要么只是实训室,里面的基础设施比较陈旧,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缺乏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有的学校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往往是那些学历不高不能负责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安排实践教学的教师。实践教学队伍质量上不去,不能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致使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在实践教学环节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三)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双创”教育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无论是从该专业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来看,还是从该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至关重要。当然,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其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同时还要求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珍惜每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不断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很多服装设计专业教师都没有利用日常教学的机会给学生灌输创新设计的理念,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深入研究那些优秀服装设计作品的创新点。创新对于现代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而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推动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意识。正是由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个简单而短期就能看到成效的过程,所以真正有恒心、有耐心、有信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服装设计创新思想的教师并不多,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忽视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不利于提高他们未来发展竞争力,甚至还不利于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可以说,不同服装设计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要想打造属于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就必须有保质保量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作为基础,高职高专院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优化策略
高职高专院校在推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为高职高专院校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他们必须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不断提高自我,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内服装设计领域做好准备。事实上,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起步比较晚,所以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学生质量。为此,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借鉴以下几个策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时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软实力”为提高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奠定基础。与高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教学基础设施、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所以对于很多服装设计领域高质量人才而言,如果他们可以到高校任职,那么他们一般不会到高职高专院校寻求发展。而与企业相比,高职高专院校提出的各方面福利待遇就要差很多,所以对于那些对薪金待遇要求较高的年轻人才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到企业寻求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职院校想打造高质量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就必须学会站在这些优秀人才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此,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既要提高教师的入门门槛,对应聘者的学历和教学经验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要求,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薪金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人才投身到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二)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
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领导,他们要为服装设计专业健康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既要加大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投资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宣传,让每个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都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首先,高职高专院校要为服装设计专业建立专门的实训室,并招聘专业的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教师,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练习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借助于实践练习验证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于现代化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基本的基本能力。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可以在进行作品设计时融入创新性元素。当前消费者的眼光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传统的服装设计已经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单纯从学历上来讲,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本身就不具备竞争优势,所以他们应该通过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为未来发展增加筹码,让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在众多竞争者种脱颖而出,并最终得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挖掘他们身上存在的创新潜力,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性。
四、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紧紧把握好发展机遇,加强自身建设,并根据服装设计领域人才需求优化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完善教学结构,多层面、多方位、多角度建设现代化服装设计课程结构,确保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
參考文献:
[1]陈楠.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优化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3):174-175.
[2]劳越明.“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02):158-160.
[3]史安华.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4]孙迪,陈雪.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作者简介:吴玲(1971—),女,汉族,江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