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引领教学方式的改变
孙海霞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不断的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产生更高的求知欲,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性与与工具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目标不仅要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能力,渗透德育,还必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具有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在课堂上应使学生感到教学有趣,有味,有奇,有感。
一、有味,有趣,变静态为动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以往的教学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是这么做的。语文课文每篇课文后都有生字,每一课生字的学习,我都让学生课前自学,通过工具书查找字,了解字音,字义,多音字,组词等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小组自学,然后小组到前面汇报,对照大屏幕出示的生字教大家学习,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教师也坐在学生的座位,和学生一样倾听。不仅给其他学生做示范如何听课,也尊重汇报学生的学习成果。汇报优秀的学生或小组,获得优秀小老师章。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生字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学习习惯养成了,学习生字的能力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做把学生真正当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走到前面汇报生字,学生会使用多媒体,为其他学生讲解生字时,在大屏幕上写生字的大写字母,生字的部首,形近字的比较。生动形象直观的再现了生字的相关知识。这样打破以往集中识字的枯燥单调。汇报的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有收获感,成就感而自信。倾听的学生积极补充,或纠正他人的错误,或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觉得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学的有滋有味,感到有趣。
二、有奇,有感,化抽象為具体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语文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理解能力,使学生乐学。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中,理解小鸟的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抓住一百多里这句话,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结合这学期学过的长度单位米,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米和里的换算,感受小鸟飞了100多里之远。然后在课堂上比较学生熟悉的地方,我们学校到体育场的距离,100多里要有多少个这样的长度。最后出示动画,小鸟飞过高山,飞过大河,飞过森林,飞过草原……我还启法学生,小鸟还飞过哪里?学生:北京的长城,安徽省的黄山,新疆的吐鲁番……学生把之前学过的课文串联了进来,这样学生不仅仅理解了“无边无际”一词,还体会到了小鸟飞得非常远,见识广,懂得的多。然后我让学生把语文书卷起来看前方,学生充满了好奇心,举着卷好的书桶,这看看那瞧瞧。我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学生就很明确了青蛙弄错的原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地位,引领学生充满好奇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尽情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坐井观天这个语言本来较抽象,不易被理解的寓意很自然的被孩子接受了。
此外,学生如果能对语文教学内容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以情感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才能迸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小,知识水平,情感经历,对世界的认识都还不够的限制,很多时候不知道古诗中作者背景的因素,就理解不了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理解到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不能体会科学家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的精神。感人的事,感人的情未被挖掘出来,学生积极学习的火花就不会被点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创设情境,影响,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感情,增强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学《一封信》一文。文中第一封信是露西独自写的,句句都是她的心里话: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有满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倾诉。在体会第一封信内容的时候,我让学生说一说,你的爸爸或者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或者他们在遥远的地方,家里什么样,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说出了伤心难过,试着用这种心情读读第一封信。我做示范配乐,以增强跟染力,然后铺垫朗读前言:爸爸曾经陪伴我做游戏,曾经教我下跳棋,曾经在我跌倒时扶起我,曾经在我失意时给我紧紧的拥抱,爸爸出国很久了,那些快乐的点点滴滴都在记忆里。然后开始读信。读着读着,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的流泪了,问其缘由,是因为家里贫困,爸爸出去打工,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了,我趁机引导,想爸爸什么,他说想爸爸当大马,他骑在爸爸身上的快乐,.想爸爸给他修玩具……他感觉到了他自己和露西一样的不开心。我让他站起来读一读这封信的时候,这名学生几乎是带着哭声读下来的,其他学生也越来越能体会到露西伤心的感受,我此时此刻眼睛也模糊了。我能真正体会到一种真挚的亲情感动。此时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体验,已经把文章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产生了共鸣。在此情况下,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第二封信的学习中。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教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进行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的改变教学方式,强化其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