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起到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持有共产主义信念,其中就蕴含着生态意识,从全人类视野出发,立足于群众,发表实践观点,运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生态负效应,以使得人在发展中获得自由。本论文针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建设 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万力源,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哲学。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059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各个领域的研究學者都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国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多是研究现有生态文明的界定、现实意义等等。这些研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随着代西方生态研究不断地获得新的研究成果,就需要对该指导思想的理论根源有所了解,生态思想文明化;生态智慧便捷化、成果应用的多元化。
一、马克思主义对所要实现的生态文明目标起到指导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相符合
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人际关系处理好,着力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属于是系统化工作,这个特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相符合。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于相关的内容就有论述,其中提出,共产主义是对自我异化的一种扬弃,所以,人要复归本性,首先就要维护好自我,让自己合乎社会环境,共产主义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理想环境,其中更充满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以及人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要对这些矛盾有效解决,就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做到自我确证,使得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共产主义思想绽放着光彩,但是,资本主义对于共产主义持有不同的梯度,即反对共产主义思想,认为这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环境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充满了期待,对于这种社会环境持有肯定的态度。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共产主义,我们相信共产主义终有一天会实现的,很有可能当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我们会“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的,随着私有财产的普遍,就会逐渐扬弃,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人就会逐渐回归自我,越来越本质化,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就会逐步化解,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和谐的环境中。
从生态的角度而言,共产主义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其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是不可消解的。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运行中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包括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身的矛盾。目前的生态危机是这三种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超过了局限。要维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于这三种矛盾予以解决。
所以,共产主义中蕴含着生态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以生态的视角审视共产主义,人类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共产主义为发展目标,解决目前所存在的三种矛盾,由此化解生态危机。经济全球化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威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针对环境危机进行思考,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要得以解决,就要将共产主义作为终极目标,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按照马克思主义思想展开。
(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相吻合
弗瑞德·麦格多夫(Fred Magdoff)是当前美国最活跃的生态文明研究者之一,对于生态文明,他提出了自己观点,即将生态文明纳入奥价值观体系中,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观。生态文明作为连接各个学科的纽带,为各个学科更好地发展发挥着指导作用。社会学家可以将生态文明充分利用起来,以此为原则分析社会现象,建筑学家可以借用它的概念设计研究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学家则可以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发展政策。弗瑞德·麦格多夫在《生态文明》这部著作中就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揭示出来,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特征是不符合生态文明的。资本主义所发挥的核心价值就是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经济基础,推动物质文明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如果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趋缓,它的弊端就会凸显出来,国家就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会面临社会危机。
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也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可以满足所有人对基本物质条件的需求。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社会发展速度就会减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依赖于地球上的资源生存,有限的资源无法持续性地支撑无止境的发展。我们现有的资源足够支撑所有人对于食物、住房、交通和医疗的基本需求,但是,如果需要过上奢侈的生活,现有的地球资源就难以满足。所以,要实现生态文明,就需要对资源合理分配,所有的人均衡共享。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之一,即资源均衡分配,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的行动纲领。中国政府已经将绿色发展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并已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从中国目前的生态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要减缓发展以休养生息是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世界的发展非常有利的。
政府大力倡公交和地铁,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我国的一些城市已经施行了“限车令”,我国公共交通设施已经完善,人们对私家车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心理满足,更重要的是解决现实的出行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
(一)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生态危机发挥思想指导作用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所担忧的问题。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生态环境不同,但是,生态危机正在向地球的各个角落蔓延,这是被公认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立足点就是从整体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全球性之间是存在着共性的,都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生态危机,对于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思想指导。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协调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站在群众的立场的,所以在为生态文明发挥指导作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群众利益出发。目前的社会制度中存在著诸多的不公平之处,使得生态问题没有真正意义地解决,甚至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站在群众的立场建设生态文明,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正性、公平性,从群众的长远利益出发,践行环境正义,以使得生态问题得到解决。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主要是社会实践。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将生态文明落实到实践的层面,才能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实践意义,切实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内容,脱离了实践建设生态文明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工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充分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积极运用辩证的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中会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关系,就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导致生态文明的发展片面化。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充分运用,用于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对于各种矛盾关系妥善处理,从统筹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设生态文明,做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相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的已经脱离了社会实践、脱离了自然环境,而是沉浸在科学技术塑造的虚拟环境中。这些先进的技术给人诸多的便利以及对于事物的选择性,但是科技与生态发展如果不同步,而是单方面强调某一项的重要性,就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偏颇。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发挥的启示性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自然观
我们对于自然观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由于充满了诟病而逐渐被取缔,生态自然观符合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就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将生态自然观建立起来,对于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都进行改变。在很多人看来,自然空间是无限的,正是由于持有这种观念,才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事实上,人类可以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空间内大肆消耗,就会造成自然生态环境不良,对于人类的生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规避生态负效应
资本主义从发展工业经济出发走上了物质充分满足的发展道路。由于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并存,就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掠夺,难以自然恢复。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资料被私有化,成为个人财产,这就会使得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越来越自私。马克思认为,私有制让人们更多地从经济角度审视问题,片面地思考问题,而没有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思考经济发展中塑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构建生态社会的和谐,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做到人与自然共享,处理好人际关系。马克思倡导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全民共享,人们的劳动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政治上的自由人联合得以实现,各种社会弊端逐渐消除。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形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将资本充分利用起来,从发展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断完善。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人们的幸福观已经物质化了,似乎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就意味着幸福。面对工业经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就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片面地发展只会满足物质需求,精神文明逐渐退化,加之对自然资源无度地掠夺,就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塑造生态文明对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生态教育对人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认识到除了物质财富之外,精神财富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人以精神感受,引导人们取缔注重物质满足的价值观,在行动中塑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不反思并诉诸行动,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各个国家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目的在于通过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建立在自然观的基础上的,社会观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按照马克思理论,人类经历了工业文明,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就需要人类将生态思想构建起来,塑造生态文明环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于生态文明从多种途径建设,以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类生存的愿望,符合中国绿色发展战略要求。
参考文献:
[1]董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研究.安徽: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刘妮楠.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考.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建设 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万力源,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哲学。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059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各个领域的研究學者都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国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多是研究现有生态文明的界定、现实意义等等。这些研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随着代西方生态研究不断地获得新的研究成果,就需要对该指导思想的理论根源有所了解,生态思想文明化;生态智慧便捷化、成果应用的多元化。
一、马克思主义对所要实现的生态文明目标起到指导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相符合
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人际关系处理好,着力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属于是系统化工作,这个特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相符合。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于相关的内容就有论述,其中提出,共产主义是对自我异化的一种扬弃,所以,人要复归本性,首先就要维护好自我,让自己合乎社会环境,共产主义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理想环境,其中更充满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以及人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要对这些矛盾有效解决,就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做到自我确证,使得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共产主义思想绽放着光彩,但是,资本主义对于共产主义持有不同的梯度,即反对共产主义思想,认为这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环境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充满了期待,对于这种社会环境持有肯定的态度。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共产主义,我们相信共产主义终有一天会实现的,很有可能当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我们会“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的,随着私有财产的普遍,就会逐渐扬弃,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人就会逐渐回归自我,越来越本质化,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就会逐步化解,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和谐的环境中。
从生态的角度而言,共产主义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其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是不可消解的。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运行中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包括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身的矛盾。目前的生态危机是这三种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超过了局限。要维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于这三种矛盾予以解决。
所以,共产主义中蕴含着生态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以生态的视角审视共产主义,人类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共产主义为发展目标,解决目前所存在的三种矛盾,由此化解生态危机。经济全球化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威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针对环境危机进行思考,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要得以解决,就要将共产主义作为终极目标,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按照马克思主义思想展开。
(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相吻合
弗瑞德·麦格多夫(Fred Magdoff)是当前美国最活跃的生态文明研究者之一,对于生态文明,他提出了自己观点,即将生态文明纳入奥价值观体系中,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观。生态文明作为连接各个学科的纽带,为各个学科更好地发展发挥着指导作用。社会学家可以将生态文明充分利用起来,以此为原则分析社会现象,建筑学家可以借用它的概念设计研究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学家则可以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发展政策。弗瑞德·麦格多夫在《生态文明》这部著作中就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揭示出来,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特征是不符合生态文明的。资本主义所发挥的核心价值就是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经济基础,推动物质文明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如果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趋缓,它的弊端就会凸显出来,国家就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会面临社会危机。
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也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可以满足所有人对基本物质条件的需求。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社会发展速度就会减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依赖于地球上的资源生存,有限的资源无法持续性地支撑无止境的发展。我们现有的资源足够支撑所有人对于食物、住房、交通和医疗的基本需求,但是,如果需要过上奢侈的生活,现有的地球资源就难以满足。所以,要实现生态文明,就需要对资源合理分配,所有的人均衡共享。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之一,即资源均衡分配,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的行动纲领。中国政府已经将绿色发展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并已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从中国目前的生态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要减缓发展以休养生息是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世界的发展非常有利的。
政府大力倡公交和地铁,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我国的一些城市已经施行了“限车令”,我国公共交通设施已经完善,人们对私家车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心理满足,更重要的是解决现实的出行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
(一)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生态危机发挥思想指导作用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所担忧的问题。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生态环境不同,但是,生态危机正在向地球的各个角落蔓延,这是被公认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立足点就是从整体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全球性之间是存在着共性的,都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生态危机,对于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思想指导。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协调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站在群众的立场的,所以在为生态文明发挥指导作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群众利益出发。目前的社会制度中存在著诸多的不公平之处,使得生态问题没有真正意义地解决,甚至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站在群众的立场建设生态文明,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正性、公平性,从群众的长远利益出发,践行环境正义,以使得生态问题得到解决。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主要是社会实践。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将生态文明落实到实践的层面,才能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实践意义,切实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内容,脱离了实践建设生态文明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工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充分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积极运用辩证的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中会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关系,就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导致生态文明的发展片面化。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充分运用,用于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对于各种矛盾关系妥善处理,从统筹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设生态文明,做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相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的已经脱离了社会实践、脱离了自然环境,而是沉浸在科学技术塑造的虚拟环境中。这些先进的技术给人诸多的便利以及对于事物的选择性,但是科技与生态发展如果不同步,而是单方面强调某一项的重要性,就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偏颇。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发挥的启示性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自然观
我们对于自然观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由于充满了诟病而逐渐被取缔,生态自然观符合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就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将生态自然观建立起来,对于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都进行改变。在很多人看来,自然空间是无限的,正是由于持有这种观念,才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事实上,人类可以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空间内大肆消耗,就会造成自然生态环境不良,对于人类的生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规避生态负效应
资本主义从发展工业经济出发走上了物质充分满足的发展道路。由于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并存,就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掠夺,难以自然恢复。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资料被私有化,成为个人财产,这就会使得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越来越自私。马克思认为,私有制让人们更多地从经济角度审视问题,片面地思考问题,而没有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思考经济发展中塑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构建生态社会的和谐,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做到人与自然共享,处理好人际关系。马克思倡导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全民共享,人们的劳动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政治上的自由人联合得以实现,各种社会弊端逐渐消除。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形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将资本充分利用起来,从发展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断完善。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人们的幸福观已经物质化了,似乎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就意味着幸福。面对工业经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就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片面地发展只会满足物质需求,精神文明逐渐退化,加之对自然资源无度地掠夺,就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塑造生态文明对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生态教育对人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认识到除了物质财富之外,精神财富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人以精神感受,引导人们取缔注重物质满足的价值观,在行动中塑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不反思并诉诸行动,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各个国家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目的在于通过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建立在自然观的基础上的,社会观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按照马克思理论,人类经历了工业文明,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就需要人类将生态思想构建起来,塑造生态文明环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于生态文明从多种途径建设,以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类生存的愿望,符合中国绿色发展战略要求。
参考文献:
[1]董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研究.安徽: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刘妮楠.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考.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