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你眼中是什么?
易利民
〔关键词〕家庭教育;投射;独立
一次,我和一位家长聊天,这位家长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孩子,一会埋怨孩子存在的问题,一会期望孩子的未来,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在其说话间隙,我问了一句:“介不介意问你一个问题?”在征求其同意后,我问:“孩子在你眼中是什么?”她惊讶地看着我,疑惑的眼神似乎在说:这个问题还用问?孩子当然是孩子啊,还能是什么呢?
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还真不敢说,今天不妨透过一些例子来看一看,在家长的眼中孩子是什么。
例1:一位家长,有两个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要什么基本上都能被满足。当问起为什么这样对待孩子时,他说自己小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再不能苦了孩子,再也不能让孩子像自己小时候那样了。
例2:一位中年女性,她的孩子明年要参加高考了,她整天焦虑,每次孩子考试前后,她都会出现因为担心孩子而影响自己正常生活节奏的情况。她经常说的话是:孩子考不上好学校咋办啊!孩子将来没饭吃咋办啊!
例3:一个家庭,夫妻均为国家干部,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能有所成就,他们不惜任何代价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并且每个周末都要陪孩子去上课。终于有一天孩子威胁父母说:你们再这样要求我,我就去死!
以上三个案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案例中的主人公或是我们身边陌生的人,或是我们的亲戚朋友,或者就是我们自身。案例情境的普遍程度足以让大家觉得当家长就应当是这样的,以致于很少有人会问自己:孩子在我眼中是什么?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多次且持久地催眠,传统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早已深入我们的思想中,具体表现为:我结了婚,就可以合法地生孩子,我有了孩子,就可以合法地成为孩子的父母,我既然是孩子的父母,我就有管理孩子和对其做任何事情的权利。说的简单一些就是:我的孩子,我做主!
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把这个逻辑视为理所当然,并对其笃信不疑。这个逻辑似乎天衣无缝,似乎“霸气外露”,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很隐蔽的“占有”,占有的背后是一种自卑、害怕或恐惧。我为什么要占有你?因为我没有,因为我做不到,所以我才只能通过占有你来实现我的欲望或愿望。我们经常以爱孩子的名义来要求、期望或者是强迫孩子,以为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细细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呢?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说得直接一些,正是因为家长自己的某些内在问题,如害怕、恐惧、不安全感等,所以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才会不知不觉地把这些未解决的问题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且这种投射都是以爱孩子的名义发出的,因为孩子是自己的,所以投射起来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就像案例中的三个家长眼中的孩子一样。
例1中的孩子是家长自己小时候的替代品。因为家长小时候家里穷,现在生活好了,为了弥补儿时的缺失,就会无限地对孩子好,其实这只是满足自己而已,她眼中的孩子是自己儿时的化身,她只不过是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
例2中的孩子是满足自我价值感的替代物。主人公与丈夫的关系不和谐,丈夫总是不关心她,有时候还看不起她,认为其做得不够好,所以她不知不觉地把孩子当做体现自己价值的替代物。即:孩子是我生的,如果孩子考上了好学校,有了出息,就是我的功劳,到时候看你还敢不敢说我!可以看出来,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往往会成为家庭矛盾的牺牲品。
例3中的孩子是父母证明自己地位的工具,因为父母自身是干部,在当地被认为身份地位相对高一些,他们觉得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己的所有都得与自己的地位相匹配,尤其是孩子要很优秀。在父母眼中,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会觉得很丢脸。当孩子的身体及心灵承载不了父母过重的期望时,便会出现问题。
可想而知,生活在像案例中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是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健康成长的。孩子每天面对的都是父母无穷无尽的期望和要求,就像一株植物每天面对过度的阳光、水分和养分一样,这些已不再是生长的元素,而是变成了灼伤花朵的烈焰;同样,过度的期望也会变成阻碍个体成长的羁绊。
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孩子,要么坚强地活下去,要求改变自己的状态,如厌学、逃避、对抗等;要么是让自己的生命消逝,如自杀。孩子一旦表现出这种行为,随之而来的便是家长喷薄而出的哀怨:“我这是对他(她)好啊,他(她)为什么还这样呢?早知这样,当初就不这么做了……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会这样做了!”有一个问题是:要是真的有了机会,我们真的不会那样做了吗?恐怕未必。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作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这个目标是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的个体也必定会出现问题。
孩子的本质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当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妨将其视为一面镜子,对着这面镜子静静地思考一下:我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我的孩子去哪了?我想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辅读学校,郑州,450018)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