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燕塘乳业频发曝光 日子不好过
丁凯
燕塘乳业关起门来也称不了王。和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比,燕塘乳业所在的本地乳业军团依然面临盘子小的本质顽疾。如果把广州液态奶市场比作大蛋糕,40%的份额早被外地乳企分食,燕塘的份额不过23%。
在沪港通开闸、本土消费股受到外资普遍青睐的背景下,有着58年历史的广州燕塘乳业此时发布招股意向书,可谓“执到菠萝鸡”(粤语:占到便宜)。
招股意向书显示,燕塘乳业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935万股,募集资金约5亿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57亿股,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由广发证券保荐。此次募集资金拟投向日产600吨乳品生产基地工程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7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45亿元。
燕塘乳业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上市工作正积极推进,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未来乳品工程项目建设,未来可满足区域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
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下面对伊利、蒙牛、光明等巨头强势围剿,长期偏安一隅的燕塘乳业必须逆市求生。上市固然可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发展资金,也可能让其原有的问题在资本市场被放大。
质量问题频曝光
燕塘乳业主营业务为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打产品包括巴氏杀菌奶、UHT灭菌奶、酸奶、花式奶和乳酸菌乳饮料等。
本次发行前,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广东农垦通过燕塘投资、粤垦投资、湛江农垦间接持有公司80.27%的股份。本次发行后,广东农垦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将不低于57.695%,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虽然公司已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其控制的公司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做出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之决议的可能性。
另据燕塘乳业的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销售于广东地区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占比分别是99.80%、99.52%、99.85%。燕塘乳业未来的战略区域定位是立足广州,开拓珠三角,例如广西梧州、贺州,湖南郴州、永州等地。招股书中,燕塘乳业对于这种“食碗面反碗底”里外都要吃的市场策略总结为“将继续在广东市场深耕细作,同时将努力拓展省外市场”。
相对于理想的丰满,现实往往骨感。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此表示,“和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比,燕塘所在的本地乳业军团依然面临盘子过小的问题。如果把广州液态奶市场比作大蛋糕,40%的份额被外地乳企分食,燕塘在广州的份额约为23%~25%。”
此外,燕塘乳业在招股书中亦承认,由于乳制品行业产品链条长,管理环节多,公司仍无法完全避免因管理疏忽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发生。
事实上,有关燕塘乳业存在质量问题的投诉近年一直不断,“纯牛奶惊现豆腐渣样异物”、“牛奶现黑黄沉淀物投诉无果”、“牛奶隔天变质消费者疑牛奶含毒”……一些并不友善的标题不断见诸报端,其对燕塘乳业的伤害和影响不言而喻。
“广深为核心的珠三角区域毗邻港澳,是境外牛奶输入内地的重要通道。一旦暴出质量问题,其市场将快速被境外牛奶取而代之,市场经营风险不容小觑。”招商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
与此相应,国家质检部门对奶制品的生产日期标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规定包装上所标注的生产日期,就是产品的出产日期,不能和出厂日期混淆。一旦被查出生产日期标注不正确,厂家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在消费者格外关注乳制品质量的当下,燕塘乳业常有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不佳的品牌形象难为上市加分。”中投顾问食品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
品牌宣传“吝啬”
近几年燕塘乳业大幅加快广东省内的扩张步伐,分别投巨资在粤西的湛江和粤东的汕头建立乳品基地,形成了广州、湛江和汕头三大生产中心,实现了以广州为核心,全面覆盖广东的发展布局。
有业内知情人士表示,“或许正是扩张与管理、技术支撑不同步,导致质量最终成为发展的短板。”
其实,这也是一种进攻性防御。毕竟作为偏安广东的乳品企业,伊利、蒙牛等全国性行业巨头给燕塘乳业带来的压力不小,哪怕在老广眼中,燕塘更像自己的仔。
简爱华表示,燕塘乳业营收的99%来自广东地区,若伊利或蒙牛等乳制品巨头发力广东市场,将会对业绩产生较大压力。若成功上市,那么经营业绩不稳定的直接后果便是股价波动较大。
更令人唏嘘的是,以蒙牛和伊利的净利润与广东燕塘的净利润相比,其数据竟然相差如此巨大。招股书显示,广东燕塘2013年净利润为7031.09万元,而蒙牛、伊利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是其20倍和40倍。
报告期内,燕塘乳业与10多个规模化养殖牧场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并自建了良种奶牛养殖示范中心,控股澳新牧业,进一步提高了原料奶供给量。目前,公司通过合作牧场控制奶牛存栏量超过2万头。
但是与其他竞争乳企相比,伊利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达1500座,存栏奶牛11万头,蒙牛自建牧场8座,6座已投产,存栏奶牛达15万头。即便与区域性乳企辉山相比,辉山在辽宁拥有50个牧场,10.6万头荷斯坦牛,也看出燕塘在奶源上的弱势。
此外,品牌宣传是各大企业每年必做的市场规划,而燕塘乳业在销售费用上的“吝啬”表现出其对品牌维护的忽视。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蒙牛、光明、三元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8.82%、27.07%、21.82%,行业平均值是21.38%,而燕塘乳业的销售费用率仅为14.72%。
“区域性品牌发展业务的前提是品牌形象良好、产品有保障,如此区域性乳企才能在乳制品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赢得自身立足之地。”简爱华表示。
对于燕塘乳业这样一个区域性乳品公司来说,品牌知名度老化、食品安全事件不断都已令投资者盲公食汤丸——心中有数,也为其上市以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埋下了隐患。
燕塘乳业关起门来也称不了王。和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比,燕塘乳业所在的本地乳业军团依然面临盘子小的本质顽疾。如果把广州液态奶市场比作大蛋糕,40%的份额早被外地乳企分食,燕塘的份额不过23%。
在沪港通开闸、本土消费股受到外资普遍青睐的背景下,有着58年历史的广州燕塘乳业此时发布招股意向书,可谓“执到菠萝鸡”(粤语:占到便宜)。
招股意向书显示,燕塘乳业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935万股,募集资金约5亿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57亿股,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由广发证券保荐。此次募集资金拟投向日产600吨乳品生产基地工程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7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45亿元。
燕塘乳业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上市工作正积极推进,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未来乳品工程项目建设,未来可满足区域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
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下面对伊利、蒙牛、光明等巨头强势围剿,长期偏安一隅的燕塘乳业必须逆市求生。上市固然可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发展资金,也可能让其原有的问题在资本市场被放大。
质量问题频曝光
燕塘乳业主营业务为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打产品包括巴氏杀菌奶、UHT灭菌奶、酸奶、花式奶和乳酸菌乳饮料等。
本次发行前,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广东农垦通过燕塘投资、粤垦投资、湛江农垦间接持有公司80.27%的股份。本次发行后,广东农垦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将不低于57.695%,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虽然公司已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其控制的公司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做出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之决议的可能性。
另据燕塘乳业的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销售于广东地区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占比分别是99.80%、99.52%、99.85%。燕塘乳业未来的战略区域定位是立足广州,开拓珠三角,例如广西梧州、贺州,湖南郴州、永州等地。招股书中,燕塘乳业对于这种“食碗面反碗底”里外都要吃的市场策略总结为“将继续在广东市场深耕细作,同时将努力拓展省外市场”。
相对于理想的丰满,现实往往骨感。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此表示,“和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比,燕塘所在的本地乳业军团依然面临盘子过小的问题。如果把广州液态奶市场比作大蛋糕,40%的份额被外地乳企分食,燕塘在广州的份额约为23%~25%。”
此外,燕塘乳业在招股书中亦承认,由于乳制品行业产品链条长,管理环节多,公司仍无法完全避免因管理疏忽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发生。
事实上,有关燕塘乳业存在质量问题的投诉近年一直不断,“纯牛奶惊现豆腐渣样异物”、“牛奶现黑黄沉淀物投诉无果”、“牛奶隔天变质消费者疑牛奶含毒”……一些并不友善的标题不断见诸报端,其对燕塘乳业的伤害和影响不言而喻。
“广深为核心的珠三角区域毗邻港澳,是境外牛奶输入内地的重要通道。一旦暴出质量问题,其市场将快速被境外牛奶取而代之,市场经营风险不容小觑。”招商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
与此相应,国家质检部门对奶制品的生产日期标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规定包装上所标注的生产日期,就是产品的出产日期,不能和出厂日期混淆。一旦被查出生产日期标注不正确,厂家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在消费者格外关注乳制品质量的当下,燕塘乳业常有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不佳的品牌形象难为上市加分。”中投顾问食品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
品牌宣传“吝啬”
近几年燕塘乳业大幅加快广东省内的扩张步伐,分别投巨资在粤西的湛江和粤东的汕头建立乳品基地,形成了广州、湛江和汕头三大生产中心,实现了以广州为核心,全面覆盖广东的发展布局。
有业内知情人士表示,“或许正是扩张与管理、技术支撑不同步,导致质量最终成为发展的短板。”
其实,这也是一种进攻性防御。毕竟作为偏安广东的乳品企业,伊利、蒙牛等全国性行业巨头给燕塘乳业带来的压力不小,哪怕在老广眼中,燕塘更像自己的仔。
简爱华表示,燕塘乳业营收的99%来自广东地区,若伊利或蒙牛等乳制品巨头发力广东市场,将会对业绩产生较大压力。若成功上市,那么经营业绩不稳定的直接后果便是股价波动较大。
更令人唏嘘的是,以蒙牛和伊利的净利润与广东燕塘的净利润相比,其数据竟然相差如此巨大。招股书显示,广东燕塘2013年净利润为7031.09万元,而蒙牛、伊利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是其20倍和40倍。
报告期内,燕塘乳业与10多个规模化养殖牧场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并自建了良种奶牛养殖示范中心,控股澳新牧业,进一步提高了原料奶供给量。目前,公司通过合作牧场控制奶牛存栏量超过2万头。
但是与其他竞争乳企相比,伊利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达1500座,存栏奶牛11万头,蒙牛自建牧场8座,6座已投产,存栏奶牛达15万头。即便与区域性乳企辉山相比,辉山在辽宁拥有50个牧场,10.6万头荷斯坦牛,也看出燕塘在奶源上的弱势。
此外,品牌宣传是各大企业每年必做的市场规划,而燕塘乳业在销售费用上的“吝啬”表现出其对品牌维护的忽视。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蒙牛、光明、三元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8.82%、27.07%、21.82%,行业平均值是21.38%,而燕塘乳业的销售费用率仅为14.72%。
“区域性品牌发展业务的前提是品牌形象良好、产品有保障,如此区域性乳企才能在乳制品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赢得自身立足之地。”简爱华表示。
对于燕塘乳业这样一个区域性乳品公司来说,品牌知名度老化、食品安全事件不断都已令投资者盲公食汤丸——心中有数,也为其上市以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