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李宏卿 王郁涵 曾昭发

    摘? ? 要:近年来中国工程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工程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工程实践需要兼具专业知识和工程伦理知识的工程师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工程与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文章以吉林大学在工学本科和工程硕士专业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为例,挖掘“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元素,结合具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的工程案例和杰出工程人物开展课程思政;采用显隐并重的授课方式进行课程思政;基于信息技术线上线下教学助力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承担工程伦理责任,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工程伦理;案例教学;课程思政;显隐并重;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G647?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3-0080-03

    工程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须面对多重价值追求、不同利益诉求,因此工程师常常处于两难境遇。工程实践主体意识到需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以提高工程师应对工程实践中复杂伦理问题的能力。2016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须评估对学生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可见,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在我国高校面向工科开展工程伦理教育都势在必行。2018年5月,吉林大学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2],为了增强工程硕士的社会责任与职业素养,面向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开设公共必修课“工程伦理”,同年吉林大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工科建设教育改革的需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面对工学部本科生开设卓越通识课 “工程伦理”。在面向工学本科和工程硕士讲授“工程伦理”过程中,我们从课程内容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的授课方式探索、信息技术如何助力课程思政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一、“工程伦理”思政元素挖掘

    (一)中国工程案例思政元素挖掘

    “工程伦理”在授课过程中,从具有历史意义、时代精神的工程案例挖掘思政元素,向杰出工程人物学习,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

    结合有历史意义的工程开展思政教育。比如吉林省遗留很多伪满时期的建筑,目前这些伪满遗迹大多被国家党政机关、博物院、学校、医院、银行等单位使用。这些伪满遗迹不仅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证据,同时也是新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的参照物。结合“工程伦理”课程内容,发掘伪满遗迹历史价值和警示价值[3]。又如结合吉林丰满水电工程历史沿革开展思政教育[4]。丰满水电站始建于1937年日本侵占东北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丰满水电站建设被列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丰满大坝也经历了多次的加固和维护,这一工程为东北地区的生产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针对旧坝体防洪能力、部分坝段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等问题,为确保松花江下游沿岸安全,经多方研讨于2012年在丰满大坝原址下游120米处新建一座大坝,旧坝作为重要的工业遗产,保留左右岸一部分作为历史遗迹,供后人纪念。2019年5月新坝投入使用,丰满峡谷口出现“一址两坝”的世界奇观,继续为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丰满水电站见证国家从屈辱走向富强。

    结合有时代精神的工程开展思政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强大国力和日益发展的科技的支撑下,高铁、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及北京地铁网络等超级工程在短时间内得以实施,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结合2020年初,我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形,为应对疫情,我国能修建武汉“火神山”医院以便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施工现场全程直播,引发全球网友围观,武汉“火神山”建设者不辱使命,以不到10天时间完成建设任务。这速度的背后,表达的是我国抗“疫”的决心和信心,考验的是工程建造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彰显的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结合工程杰出人物开展思政教育。中国工程背后都有杰出的人物艰苦卓越的付出,他们身上彰显了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以及不辱时代使命和人民的期望,如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青藏铁路总设计师李金城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总设计师南仁东等,介绍他们人生成长历程和工程施工的经历,为高校工科本科与工程硕士树立人生的典范。

    (二)中國工程案例环境伦理理念挖掘

    一个好的工程把人类的利益考虑好的同时也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利益,才能满足工程环境伦理的基本要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工程环境伦理思想在中国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5],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尊重并利用自然规律,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体现我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与工程中的环境伦理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对我国工科大学生与工程硕士培养工程环境伦理观的建立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6]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采取以桥代路等措施,建立了野生动物专用通道、打造人造湿地以及践行地面和列车污染物零排放等理念,青藏铁路从设计、修建和运营维护全过程都体现了绿色发展、生态整体主义的工程环境伦理思想。

    (三)培养意识—承担责任—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学习“工程伦理”课程,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主动承担工程伦理责任,有利于社会稳定且和谐的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工科本科生和工程硕士,经过工程伦理教育,提升工程师伦理敏感性,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及整体主义原则来进行工程伦理评估,主动承担起职业伦理责任、社会伦理责任和环境伦理责任[7],有利于防范工程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化工行业事故时有发生,如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天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以及青岛11·22输油管道爆炸事件等,化工事故发生对企业、周边群众及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并将事故发生后对周围群众和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化工行业须提升工程技术人员工程伦理责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企业与公众的沟通,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积极践行责任关怀相关理念[7]。责任关怀是在全球化工行业自愿发起的旨在持续改进环境、健康和安全绩效的管理体系,以提高当地社区对化工行业认识和参与水平。化工企业在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内都有责任保护公共环境以及企业员工在内的公共大众。责任关怀可以规避化工企业周边群众的“邻避”情绪,有效预防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降低事故对公众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关怀理念值得其他行业借鉴和推广。

    二、“工程伦理”思政授课方式

    (一)“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显隐并重

    “工程伦理”属于工科本科和工程硕士的工程职业道德与规范方面的课程。一般其他专业课程提倡隐式思政,而在“工程伦理”这门课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采用显隐并重方式进行课程思政。“工程伦理”所提倡的工程师要恪守职业道德的规范,坚持科学、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尊重生态环境等优秀品质,与“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是一致的,所以,在“工程伦理”课程可以旗帜鲜明宣传与工程伦理相关的党的方针政策。

    (二)结合“工程伦理”不同知识点选择不同授课方式

    总结每章知识点,结合与知识点密切相关案例进行教学[8],便于学生理解。如在讲解“工程伦理 ”第一章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时,结合水电工程案例讲解工程实践过程面临的多重风险:首先,利用技术建造人工物的质量和安全风险,比如大坝从选址、施工和管理等都有可能造成大坝这个人工物自身质量的安全风险;其次,多种技术集成后应用于自然界带来的环境风险,比如大坝施工后,原来库区上游由陸地生态系统变成水域生态系统,而下游由原来的水域生态系统变成陆地生态系统,从而引发库区上下游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并有可能引发库岸崩塌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第三,工程应用于社会所导致的部分群体利益冲突和受损的风险,可能会涉及到文物被淹、水利移民公正补偿等问题。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工程伦理意识,具有协调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利益冲突的能力。

    当工程面临伦理困境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9]。学生在模拟案例工作环境中以某个角色身份,按设定岗位的职能调动相应的人际关系并尝试处理案例面临的工程困境。 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有助于体验角色的思想变化,并合理运用当时的所思所想更快地应对未来的职业环境。比如在“工程伦理”第八章分析化工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时,可以结合吉化双苯厂爆炸事件案例讲解,然后让学生扮演部门负责人、操作工、中石油管理人员、相关专家及环境检测人员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体会到各方思想变化和当时所承受的压力,认识到工程师应身体力行,采用正当处理方式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三)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线上线下课程思政

    我国目前有中国大学慕课、学习通、智慧树和学银在线等多个课程平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又客观上推动了课程平台在线教学的全面发展。“工程伦理”基于学习通平台建立线上课程,以信息技术手段助力“工程伦理”思政建设,具体在问卷调查、单元测验、案例链接、统计、预警功能和试题库建设几个方面作了尝试。在授课之初,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兴趣,在学习任务中增加案例链接,根据资料收集情况确定案例是文本链接还是视频链接。如《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纪录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纪录片,还有杰出人物如詹天佑、梁思成、袁隆平以及南仁东等,为学生提供线上思政资料,方便学生课前和课后观看;通过学习通统计功能可实现对学生的参与课程次数、单元测验成绩及阅读资料时间等进行统计,督促和帮助学生按时完成课程任务学习,对于完成任务少的学生提出课程预警,需要联系学生进行沟通,督促学生共同进步;建立“工程伦理”课程在线题库,每章设置线上单元测验,巩固学生对各章知识点的掌握,针对错误率高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讲解。

    线上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使课程教学交流普及度更高,有利于“工程伦理”提升教学质量,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伦理”课程内涵建设。

    三、结论与思考

    通过面向工科本科学生和工程硕士开设 “工程伦理”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主动承担工程伦理责任,提高处理复杂工程伦理问题的敏感性,主动规避工程风险,促进社会和谐。在授课过程中,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助力“课程思政”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挖掘中国工程案例思政元素,彰显国力和制度优越性

    挖掘中国工程案例思政元素,要做到结合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工程开展思政教育,彰显强盛的国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工程杰出人物开展思政教育,学习超级工程的核心设计师身上所体现的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精神以及服务时代使命和人民的期望的责任担当,为高校工科学生树立人生的典范。

    (二)挖掘古今中国工程环境伦理思想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我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反对竭泽而渔等朴素环境伦理思想。当前我国的绿色发展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工程环境伦理思想在中国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保证。

    (三)采用显隐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工程伦理”所提倡的工程师优秀品质与工程硕士培养特色是一致的,“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可以显隐并重。结合与知识点密切相关案例进行教学,对于适合现场演绎的工程案例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角色,也能更好地消化面对工程两难时的心路历程,以便在未来职场上更好地应对工程伦理困境。

    (四)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工程伦理”课程思政

    基于学习通课程平台建立的工程硕士“工程伦理”线上课程尝试在学习任务中发放问卷调查、建立案例链接、利用统计预警功能和建立试题库建设几个方面作一些有益探索。问卷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案例链接有利于学生课前课后浏览和阅读;统计功能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预警功能有利于发现学习落后学生,督促学生共同进步;在线题库建设有利于检测知识点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实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佚名.我国正式加入《華盛顿协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7).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说明的通知?[EB/OL].(2018-05-08)[2020-3-16].http://www.moe.? gov.cn/s78/A22/A22_gggs/A22_sjhj/201805/t20180511?_335692.html.

    [3]谭忠艳.长春市伪满遗迹的警示性价值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8(7).

    [4]王可航,吉林丰满水电站.近82年历史的丰满水电站原大坝已开始陆续拆除 丰满水电站的前尘·此刻·明天[J].吉林画报,2019(1).

    [5]邢琳.浅谈都江堰的保护与利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5).

    [6]孙永福.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J].管理世界,2005(3).

    [7]李正风,丛杭青,王前.工程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44-46.

    [8]何菁,丛杭青.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价值设计——兼论场景叙事法的课堂引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2).

    [9]陈瑶,刘晓虹,于淼.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在护患冲突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4).

    [责任编辑? 庞? ? 淼]

    收稿日期:2020-06-10

    作者简介:李宏卿(1972—),女,吉林大安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度吉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ysz201903);2019年度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工程伦理》案例教学建设”(2019XZC053)

猜你喜欢线上线下案例教学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教育的实质内容探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高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税费计算申报与筹划”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思政与高等数学《健康评估》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军事预防医学任职教育研究在MOOC背景下办公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新型专门化大学生闲置物品微信交易平台可行性分析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