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何以如此精彩

高雪山
2006年8月15日,“潍坊市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启动会议”召开。全市各县(市区)实验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以及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等近400人参加了会议。自此,我县开始了以“课内海量阅读”为核心的语文教改实验。如今,实验已经历了8个年头, 一路阅读,一路探索,我们亲身感受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点点滴滴凝成的巨大变化,亲眼看到了阅读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无限精彩……
实现了语文教师多年的梦想
20年前,我还在学校担任语文教师,那时我就开始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因为我注意到:由于条件有限,多数学生一个学期就读一本语文教材,30篇文章,总共也不超过十几万字的阅读量,这样怎能真正学好语文呢?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和同事们根据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为学生收集了一些题材相同、内容相近、写法相似或同一作者的文章,通过蜡纸刻印、书报粘贴后复印、板报抄写等形式提供给学生阅读。实践证明,这种课内拓展到课外的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课文的理解,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不断提高。
但是,这种原始的收集材料的方式效率极低。老师付出了很多,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当时我们就想,要是有一套跟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该多好呀!但是我知道,单凭我们学校的教师是难以完成这样的工作的,而那些非一线教师选编的阅读材料不仅选文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因为缺乏对大纲和课标的研究,对教材的把握不够,选文的典范性和针对性往往不强,难以与语文教材同步使用。因此,拥有一套与教材同步的拓展阅读材料就成了当时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的梦想。
担任语文教研员以后,我一直没有忘记一线教师的这个梦想。我也曾规划组织本县的语文教师编写这样的一套丛书,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直到2006年8月,潍坊市启动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时,我知道,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实验开始的第一年,我们按照“典型引领,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原则,先在学校中找了一半的班级开展实验。一年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实验班级不仅语文教学质量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而且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因为阅读量的增加,实验教师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看到不少实验教师已经真正进入了那种“轻轻松松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的境界。于是,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从2007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进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转变了语文教和学的方式
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要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课堂观和学生观,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基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提出,直接指向了语文课程观、教材观、课堂观和学生观的变革,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
首先,从课程观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本身就是对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基于此,我们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深入研读现行语文教材,逐步厘清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教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批有意愿、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开展了语文教材整合实验,依据课程标准梳理各年级、各学期、各单元的学习目标,形成教学体系,然后将现行三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在国家课程框架下的语文课程体系。依据这样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非常便于教师设计教学;三年的学习目标形成序列,便于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整合后的课程资源,不仅满足了学生阅读的需要,而且更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目标。
其次,从教材观的角度来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原先,教师和学生都局限在一本教材里“死抠烂嚼”,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而教材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而只是一个载体。既然如此,我们就基于“大语文观”,在实验中确立了这样一种认识:语文课本是教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其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也是教材,在语文学习中地位是相同的。实践证明,这种“大教材观”的理念,真正让语文教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再次,从课堂观的角度来看,课程改革倡导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应该由知识的权威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但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什么?又该怎么学?这一直是困扰语文课堂改革的难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出的课内阅读的要求,让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找到了突破口。在实验中,通过课程整合,老师们贯彻“反三归一”的理念,指导学生围绕教材主题进行大量课内阅读,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感性体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不断延伸到课外。可以说,“语文主题学习”促使语文老师实现了课堂观的根本改变,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读书的乐园。
最后,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在语文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应该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在编写“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学生。在选文时,我们对学生的阅读状况和水平进行调研分析;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还通过调研问卷征求学生对选文的意见,并且选用了大量学生推荐的文章;不仅如此,我们还适当选编了学生的一些习作,使我们的丛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阅读。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学生观的转变。
绽放了学生生命的光彩
“语文主题学习”促进了语文教学改革,更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参加实验的学生不仅成倍增加阅读量,年阅读量超过了二百万字,而且有了更加合理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走进实验学校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思考、批注、讨论和交流,或诵读,或辩论,或分析,或总结,语言丰富,思路清晰,精彩表现令人赞叹。
不仅如此,为了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还围绕主题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定期开展了“主题阅读,快乐成长读书演讲比赛” “主题学习读书笔记展评”“经典诵读展示” “我讲我的主题学习故事” “主题阅读成果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倾情展示,挖掘出了自身的潜能。
展示了教师事业的精彩
学生的精彩,源于教师的适度放手,更源于教师的智慧和付出。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对实验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研究越来越深入。昌乐实验中学的刘雪源老师在2007年就到山西太原介绍课内阅读的经验;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我县语文教师的文章屡见不鲜;在“初中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研讨会上,我县教研室和学校多次作为优秀代表发言。更为可喜的是,有一批教师在实验中成长了起来,外国语学校的贾立芳老师等已经到全国多个地方做观摩课和做报告,杜晓云、丁彦等许多教师在市、县会议上多次发言或做公开课,将他们如何在课堂上推动阅读的经验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交流,交流的过程也促进这些教师自身的再次成长。可以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帮助教师们一步一步展示了自己教学事业的独特光彩。
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应该是最有文化味的地方,而这文化味儿就来源于读书。没有读书声的学校不是真正的学校,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没有前途的学校。这种认识是在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多数校长和老师们的共识。实验一开始,在市、县教育局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学校都在图书馆配齐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了条件。随着实验的深入,多数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图书馆借阅了,他们自己购买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学校还借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升文化建设品味,开展了“读书节”“经典诵读” “读书交流会”等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学生的素养提升了,师生关系和谐了,校园活跃起来了,学校开展各项工作也更加顺利。如昌乐二中以“271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海量阅读为保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列,改革经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每天都有各地的同行前来学习考察。到今年,学校已经成为在全国拥有9所分校的集团化学校了。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没有大量阅读的教育是营养不良的教育。“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师生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课内大量阅读助语文教学改革走上了健康之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阅读,让语文教学调整航向;阅读,让师生共同扬帆书海;阅读,让学生的人生越来越充实,教师的事业越来越精彩!
(本栏责编 莫 荻)
“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联系方式
电话:010-59766299-604 13811130994(王老师)
邮箱:zhutixuexi@163.com
QQ交流群:202468487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京师科技大厦A0507室
邮政编码:100875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