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李承千
【摘要】分析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趋势,明确文言文复习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复习文言文的三项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一、高考文言文考查的趋势分析
1.要重视《考试说明》的“微调”。2006年《考试说明》文言文部分由2005“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调整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在“实词”前加“文言”二字,缩小和规范了实词的考试内容,考查难度降低了,要求更趋于准确合理了。
2.要分析高考近几年的走势。从2005年到2007年,全国及各省试卷的文言文考查题量在3—5题不等,考试内容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和翻译为主,实词与虚词的考查也出现轮换态势。
从选材看,2007年高考文言文仍选自《二十四史》的有全国卷、四川卷、重庆卷,其他省的试卷打破了这一惯例,开始关涉事物,出现两种全新的选材趋势:一是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本,二是涉及论物、述行。这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并作相应的训练。从考点看,实词应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主;18个虚词应吃透,特别是“之”、“为”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应关注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结构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还要注意这些句式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赋分多,颇受重视,考查的形式仍以“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为主,也有可能单独以段设题。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各卷的必考内容。
二、复习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文言基础知识要扎实。主要是对课本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掌握要牢,要系统。高考所选取的文言文虽来自课外,知识点却出自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等知识零散,在复习中,要注意课内知识积累,要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总结,要由点到面,形成一条“知识链”。
2.知识要做到灵活运用。近五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是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如果在复习中善于分类,善于总结,并且活学活用,就一定能够“课内开花课外香”。
3.要重视整体阅读。许多学生认为诵读课文是学习新课时要做的事,复习时间紧、习题多,再去花费时间诵读不值得。这是一种大错特错的认识。许多文言文由于学得时间很长了,大家变得对它们不很熟悉了,即使有的课文当时能熟练背诵,高考前也只是有大体的印象。复习时拿出一些时间诵读它们,就能够把模糊不清的课文内容再变得熟悉,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基础知识得以再现,这比没有具体语言环境机械地识记它们高效得多。
三、复习策略
1.复习针对性要强,增强考点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我们要从历年试卷中摸规律、寻考点,对症下药。如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11—16题,依次考查了文言实词的词义、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筛选提取文中信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以及文言句子翻译。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11—16题,题型与2002年相比稍有变化,减少了一道考查虚词用法的题目,增加了一道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减少了一道选择题,增加了翻译题的分数。2006年和2007年题型基本稳定。平时的复习,我们就要在具体考点的指导下,洞察考试意图——“应该考什么”,揣摩出题方式——“可能怎么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2.强化文言文课文的复习,培养语感。
虽然目前高考不使用课本中的语言材料命题,但是对教材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高考文言文中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教材中的直接或间接迁移。同时,文言文复习,我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文言短文提高能力。课本文言知识这个根本如果掌握不牢,做再多的文言文训练也不会有大的效果。因此,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要精读,背诵,培养语感,在平时的语段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将训练题中的考查点与学过的课文中的知识联系起来,逐步形成“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在晨读,将1—6册课文及读本中重要文言篇目,比如出自《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左传》《汉书》《后汉书》等的经典名篇复习诵读,每篇必读两遍,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重点读注释,解义;第二遍,诵读全篇,如有背诵,复习背诵。这一步,是以学生个体的活动为主,教师仅指导而已,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增强语感。
3.演练高考,精心挑选模拟练习。
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该做一定量的模拟练习,但要严加选择。选择练习有三条标准:一是近年高考试卷上文言文阅读的考题,它们无疑具有权威性;二是已经修订数版的资料,因为几经修订,一般错误较少;三是地级市以上的模拟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因为这些题目质量一般较好。根据高考文言文选段的特点,建议教师不仅选做人物传记方面的模拟练习,也要适当选做散文小品、议论性散文的阅读练习。
以上是我就文言部分复习的一点粗浅想法,归纳起来是四句话:考试说明是方向,试题探究是基础,积累归纳很重要,模拟训练增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