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思辨”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开展德育的主要课程,采用思辨教学的模式,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辨是非、敢于质疑,并树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首先分析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思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然后在阐述其应遵守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關键词:道德与法治;思辨;教学模式
思辨能力是学生学习时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要通过思考与分析来掌握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采用思辨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帮助教师走出说教的困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1.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迫切需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展开思考与辨析。学生要意识到事物发展具有两面性,从而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小学生学会明白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正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迫切需要。
2.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优秀品质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其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将教材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虽然在学习活动中有教师的引导与辅助,但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使学生对善恶美丑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并意识到作为学生的职责所在,进而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对所学内容展开辨别与筛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3.有助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思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考与辨析,其中以思考为基础,而辨析则是经过思考之后的反馈。对于学生而言,思辨能力是其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之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进入情景并在其中学会思考与辨析。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可以意识到不能被眼前的情景所迷惑,要通过认真思考挖掘出背后的东西。这些对提高学生自己的认识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而思辨则是学习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通过思辨,学生才能意识到事物的两面性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让学生可以正确地辨别是非,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也才能对社会中、生活中的内容进行辨别与筛选,学习到优秀的品质。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思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采用思辨教学模式,应当遵循趣味性的原则,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先要了解学生对哪些事物感兴趣,然后才能“投其所好”。例如,大部分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将故事作为教学导入,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就可将继续开展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与质疑,并通过分析与探讨掌握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获得增长。
2.体验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用思辨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当遵循体验性的原则。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对其而言并没有吸引力。如果教师采用传统说教的方式来教学,势必会让学生厌烦,久而久之失去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个仿真情景,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验。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就知识点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与辨析,也就提升了课堂的活跃度与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校方面申请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际体验,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生活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采用思辨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遵循生活性的原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有很多都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例如,爱护自然环境、遵守活动秩序、热爱祖国与家乡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要求。
三、道德与法治课中思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
第一,教师要在详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安排,提升自身的教学驾驭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认真思考与辨析。第二,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准备好趣味性较强的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就教学主题展开思辨。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一单元的教学时,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形成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可以是著名风景区的图片,也可是学校附近的美景画面。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一些被污染之后的大自然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会对爱护环境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树立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2.多种方式教学
教学方式关系着教学效果,教师要总结自身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识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如此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新鲜感,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与辨析中,进而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在思辨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或分析某一行为是否正确,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探讨,在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与辨析。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教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在超市购物结算时的场景:周末超市促销,有很多人前来购物,在最终结算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同学甲和同学A排在队伍的最后,同学乙则在队伍的前端,当同学乙发现同学甲和同学A时就让他们排在自己的前面。同学甲很开心地向前走去,同学A则提醒同学甲不要去。同学甲走向前时踩到了老奶奶的脚,碰掉了小妹妹的棒棒糖,大家都向同学甲投来了异样的目光。虽然同学甲很快结算完走出了拥挤的人群,但是其发现收银员对他没有之前的热情,大家也都在小声地议论。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对甲、乙同学的做法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思考来辨别哪些学生的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又应当如何改正。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遵守社会秩序有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也可以让他們意识到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应当如何做。
3.创设思辨情景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辨的情景,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而关于思辨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情景的创设要与学生的生活有紧密的关联,这样才能降低学生的陌生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辨析。第二,教学情景的创设要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关知识。
以“不做马小虎”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游戏情景,组织学生开展传声筒的游戏。每10个学生为一组,教师会悄悄告知第一名学生一小段话,并要求其用悄悄话的方式传递给第二个同学,依此类推,最后一名同学则要大声地回答出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这一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气氛。自然在游戏的最后有的学生回答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不认真、马虎)。然后再请学生思考怎样才可以做好这个游戏(认真听、仔细传),最后再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是否也存在马虎的毛病,想一想如何改正。
4.做好教学总结与反思
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应当做好教学总结与反思的工作。第一,在每节课开始之前制订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程讲解完成之后,根据学生思辨的积极性以及发表的观点等,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师通过评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将此作为下节课优化课堂的主要依据。第二,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就教学活动展开交流、互动,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作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讲解“做最好的自己”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认真思考与辨析,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两人一组,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这样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使学生意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采用思辨教学的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思辨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来讲,在实施思辨教学模式时,教师首先要积极备课,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最后通过思辨情景的创设,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俊华.构建简约、思辨、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J]. 名师在线,2018(29):21-22.
[2]孙邑.创设思辨情境培养思辨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践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8(18):23-24.
作者简介:沈燕燕(1982—),女,江苏海门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