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有效阅读实现有效习作

    段丽荣

    综观统编教材的习作编排特点,三年级开始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都建立了比较明朗的关联。在每个单元导读和课文阅读的相关提示中,都有了明确的习作板块训练的要求。或者为习作提供了情感基础和内容启发,或者为习作指明了表达方法和策略的运用。如何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实效,从而解决阅读与习作的有效结合,更好地实现用教材教作文,解决习作这个老大难问题,成为我在日常教学中深究、思考、总结的方向。下面我就结合执教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来阐述。

    一、开展铺垫训练——发散思维多角度写结局

    本单元习作《过生日》的任务是:了解插图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故事写完。意在引导学生依据插图和“泡泡”提示语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对故事的发展做出合理的推想,把故事编写完。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这类类似于看图写话的习作,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入手,有话可写,有情可表,结局也会预测出来。但这似乎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每一次习作都应该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让学生的习作能力真正得到發展。统编教材这样解读:单元教学要有整体意识,教师要用系统思维来观照和分析,落实语文要素与写作要素之间的联系。本单元有三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前面两篇进行阅读策略的展示与指导,后面的《小狗学叫》具有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实践的性质。这些课文虽然重在教学生阅读方法,其实也是对写作的启发。如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把续写故事结局训练得扎实有效,在进行单元习作练习时,就会容易许多。

    在对《小狗学叫》这篇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还有课文内容的一些线索,让他们大胆预测自己构想的结局。有了前两篇课文预测方法的提示,孩子们的思维基本能拓展开来:有的预测小狗通过各种巧合遇到了真的狗,教会了它“汪汪汪”地叫,再也没有人嘲笑它了;有的预测小狗又跟别的动物学会了多种叫法,包括狗叫,因此被狗狗们推上了狗王的宝座或是去马戏团当了演员,或是成了大师,教别的动物各种叫法;有的是按课本结局进行预测:遇到了农夫,后来扬长避短不学狗叫了,只要能咬住坏人看家护院就行,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还有的是预测仍然找不到老师,又向别的动物学叫,遭遇了各种危机……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感受着预测的乐趣。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我又借助《三阶作文》中《打碎花瓶后的N种猜想》,让学生写《 ? ? ? 的N种猜想》。例如玩手机、作业未完成、吵架等犯错之后的猜想,还有会收到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做好事后老师会如何表扬,未来是什么样的等多种猜想,孩子们进行了奔放自如的畅想,真是思接千载。写作热情被空前激发出来。光看题目就知道孩子们的思维有多广:《衣物捐出后的N中猜想》《未来枪的N中猜想》《朋友发生矛盾后的N中猜想》《打碎手机的N中猜想》《鱼撑死的N中猜想》《爷爷没来接我的N中猜想》《城市道路的N中猜想》《在被子上涂鸦后的N中猜想》……里面的猜想更是引人入胜,非成人能想象到的。孩子们真不缺想象力,对生活观察也很细致,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激发。这在后来写好单元习作《过生日》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庆祝生日的地点五花八门,有的在李晓明家,有的在教室里,有的在大酒店,有的在公园等。庆祝方式异彩纷呈:开生日派对,自己动手做生日蛋糕、装饰房间,玩戴面具游戏等。孩子设计了给李晓明爸妈打电话,让他们回来了;有的孩子则比较现实,只写了给李晓明爸妈打了个电话。送给李晓明的礼物也多种多样,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还有玩具。

    正是教材这种开放性的习作要求,只是对内容上进行预测设想,没有在方法上具体要求,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才会将结局写得生动有趣。

    二、进行模仿训练——提示语位置巧安排写好对话

    单元习作出示了三幅插图,讲述了故事的前半部分。插图一,有好多同学在一起交流如何过生日,这个片段相当于低段时的看图写话,学生们应该有话可写,知道写的要点是什么。但如何把众多的人物对话写清楚,写条理,写精彩,让人读起来一目了然。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们来说,还是需要训练的。

    在本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就提到了提示语的位置: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这是很好的训练写人物对话的例子。再仔细研究《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中有许多人物对话的范例。于是我对单元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把写好本单元习作中的人物对话放在学习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一起探讨研究。

    “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他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再站一会儿。”

    ……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把教材中的提示语与园地中的提示语的位置结合起来教,学生很快会掌握这种表达方式。因为新鲜,所以跃跃欲试。请看孩子写好的对话:

    刘莹辉高兴地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生日蛋糕。”他一边说,一边比画他的大蛋糕。

    “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吴天晓开心地说,“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一起过的。”

    “我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一大箱芭比娃娃。”杨家乐激动地说。

    “我生日那天邀请了很多朋友。”

    “我的生日那天爸爸给了我一个大红包。”(申皓宇)

    你看,不但注意了人物提示语位置的变化,而且注意到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尤其是让插图中的众多人物都说话了。这样写无形中描绘出了热闹的气氛,与后面李晓明的孤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章的结构也条理简洁、清楚美观,真是一举多得,相比较单独孤立地去教、去强化要轻松得多,要愉悦得多。

    三、尝试创新训练——借助人物名字提升文章品味

    在整体浏览了写作部分的图文之后,我开始关注插图中的相关细节。插图中共有六个人物,主人公叫李晓明,其余的显然都是李晓明的同班同学。因为要写人物对话,那就需要给人物取个名字。在以往的作文中,孩子们都是采用小刚、小红、小花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些代号、一些标签。在三年级初学写作的起始阶段,要让学生树立读者意识,帮助学生在写的实践中收获成就感,从每次习作任务完成中体会到写的丰富价值和意义。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正是关于《名字里的故事》。何不把口语交际延伸拉长,既然知道了每个名字都有它的含义、故事。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亲自参与,自己尝试着给习作中的人物起名字呢?这样可以让原本平淡如水的毫无新鲜感的作文具有文学味道,给故事更能增加一些诗意美感。因此我赋予口语交际另一层任务,不仅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还要尝试着给文章中的人物起名字。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我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先讲了几个关于名字的故事。以《明朝那些事儿》为例。讲朱元璋小时候的名字叫朱重八,祖辈的名字叫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朱五四,这是由于当时人们文化水平低,起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自己的出生日期命名。鲁迅作品里的九斤老太,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以出生时的体重来命名。其次,从莫言的文学作品《蛙》讲起,人们用身体器官來给自己的孩子命名,比如陈鼻、赵眼、王大肠、王肝、王胆、李手、万心。这种特殊的命名习惯,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最后谈起生活中吕品品这个名字。家长为了让孩子善于说话,名字中居然有八张口。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对自己的名字产生了好奇之心。回家后纷纷与家长探讨自己名字的由来,写了有关名字来历的日记。从交回来的日记看到,孩子们的每个名字后都有一番深意,都有美好的祝愿,还有许多可爱的故事。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孩子们感受到了起名字的学问。这样的活动打开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为《过生日》中的人物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的学习中,习作被赋予了另一层更加有趣味的意蕴,也充满了挑战。

    在文章中出现了一组组有意义的名字:“李芳、田宇、刘梅”这是把班里现成的名字减了个字,是孩子们在玩“小聪明”;“罗娜、艾琳娜、乔治”,这些名字可看出是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开心果、主意多、讨人厌”,肯定是校园小说读多了;“王爱家,侯小聪,陈国萌”折射出孩子的家国情怀;“王花籽、王依依、诸葛小亮”“王天笑、张百胜、李梦彩、欧阳甜甜”,这两组名字跟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爱好、兴趣可是密不可分,人如其名。这样写过生日的讨论环节时,每一个被赋予鲜活性格特征的人物说的话就更有了生活的味道,也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也使得这次过生日被赋予了庄重的不平凡的意义。总之,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种种愿望都寄托在文章里了,在分享交流作文时,一个个眼睛放光,小嘴不停,欢声笑语在教室里回荡。

    四、综合各个训练点——水到渠成高质量地完成习作

    前面的铺垫做好了,把这三个训练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写起来得心应手,毫不费力,好文章层出不穷。于是我想到:其实,在我们的日常阅读教学中,有许多习作训练的契机。需要我们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善于捕捉,适时训练,长期积累写作的“米”,厚积薄发。这一点,管建刚老师早就做到了,就是把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习作训练的范文来教,把每一节阅读课都指向习作,从中挖掘出习作训练的点,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都在习作训练的序列当中,长此以往,孩子们想不写好作文都难。

    跟着管老师,我这个冒名的学生会继续将“指向写作的阅读”进行下去。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 史铁生 《我在史铁生》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