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历史机遇 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
侯光明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在国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电影强国的形势下,北京电影学院紧抓历史机遇,发动全校上下围绕“什么是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怎样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根本性问题开展了近两年的广泛调研,经过反复论证研讨, 主动寻找差距、自觉找准定位、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根本目标和任务,适时提出了“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盖大楼、养大气”的办学思路,研究实施了“5+1”战略,集全校之力,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
廓清认识,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在世纪之交,学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宏伟蓝图。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世界一流,世界一流的标准是什么?经过讨论,学校的共识是:一是能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二是能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这是大学最直接的价值体现;三是在国际可比的关键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这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四是要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这是大学软实力的要求。针对“现在距离世界一流有多远”的问题,学校梳理了“八方面差距”,即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研究、电影艺术创作、电影情报信息服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国际影响力等,每个方面下又进行量化设计,明确二级、三级指标,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目的是使学校在以上八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
其次,要搞清楚北京电影学院有无可能建设成世界一流。结论是能!作为国内唯一的电影专业高等艺术院校并且在2011年、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全球最佳电影院校排名中位列三甲,办学实力稳定保持在世界电影专业院校的第一方阵,北京电影学院有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底气。而且这种世界一流也必然具有中国特色,就是我们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教育体系,现在条件已然具备,并且恰逢其时。原因有四:一是近一个世纪的电影教育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国内唯一、世界知名的良好基础;三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电影强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四是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电影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后盾。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迈入了黄金发展期,中国电影教育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走向世界。
最后,要廓清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校党委针对关系学校发展顶层设计的重大问题—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发展道路和发展保障等方面作了深入调研,提出了要处理好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教学、科研和创作,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党群工作与文化建设等八方面关系,从而使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进一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校7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到2050年建校10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的世界顶尖电影专业院校。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学校紧抓历史机遇、自觉找准定位、主动寻找差距,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适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盖大楼、养大气”(简称“五大”),构建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电影,服务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电影发展,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影艺术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端复合型人才,成为单科指向的多科性大学、成为教学研究创作型大学。而“5+1”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目标,清晰战略构想,引领学校发展。“5+1”战略包括: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校区拓展战略,以及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具体来说,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主要是解决“育大师”的问题;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主要是解决“著大作”“拍大片”的问题;校区拓展战略是解决“盖大楼”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是解决“养大气”的问题;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是引入外部资源、提升办学平台、支撑建设的问题。
按照“五大”的办学思路,以深化实施“5+1”战略为工作重点,学校辨证处理着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各方面关系,全力解决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向内涵和外延发展辩证统一的转变、单一学科向单科指向的多学科的转变、以专业建设为主向以学科建设为主的转变、以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转变、以教学为主体向教研创三位一体的转变、从开放式办学向国际化办学方向的转变,千方百计推进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
实施战略,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1.深入实施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培养高质量人才
着眼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保持自身的学科专业传统和特色,进一步扩大电影学和电影人才培养的领先优势,巩固“中国电影人才摇篮”的地位,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坚持“围绕内涵提升、扩大传统优势、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围绕“一个重点,两条主线”的思路,认真实施学科建设五年规划和专业建设计划。与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制定电影专业院校的专业质量标准,在已有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申报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专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大力加强新办专业建设,形成更加科学、开放的电影专业体系。充分发挥“三家共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掘北京电影学院与国内外电影制作企业和电影科研机构的合作潜力,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势,培养适应国家电影事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电影专业人才。实施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计划。探索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质量相互验证、相互促进的考核评价模式。
2.实施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建设名师队伍
以全面贯彻党管人才为根本原则,以适应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贯彻落实“育大师”的办学思路,确立人才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基本要求,以汇聚高端人才、建设创新团队、扶持青年教师为重点,实施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干部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人才机制改革计划,打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和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技能、作风好的教辅人才队伍,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3.实施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促进协同发展
按照教学研究创作型大学的定位和“育大师”“著大作”和“拍大片”等办学思路,以实施“三家共建”和申报“2011计划”为契机,认真制定和实施科研发展规划,切实提升科研创作能力。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鼓励跨学科研究,提高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使科研立项、成果、获奖数量和科研经费稳步增长,逐步实现对省部级(含)以上科研项目给予1:1配套经费支持;成立电影创作指导委员会,并建立电影创作基金,积极支持以学校或青年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展的电影艺术创作,提升学校艺术创新能力。努力搭建研创平台,集全校之力牵头申报建设“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积极推进中关村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和大学科技园、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等园区中心的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电影技术与艺术重点实验室、数字电影技术研发中心等;建设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创新产学研运行机制;鼓励教职工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创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
4.实施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提升发展水平
按照国际化战略,认真落实提升国际影响力计划、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把扩大开放和加强合作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瞄准世界教育发展改革前沿,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深入研究与北京市高校加强校际合作的模式,为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成立学校理事会,积极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学校建设。注重发挥北京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和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等协会的平台作用。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的校友资源开发战略,形成“母校关心自己的校友、校友支持母校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新闻媒介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5.实施校园拓展战略,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新、老校区建设并举,构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环境和后勤保障条件。加强资源使用成本核算,激发各类办学资源的投资效益。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投入,多方筹措教育基金,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推进校办产业发展,增加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建设节约型校园。
6.实施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规划,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党委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试行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协同工作机制(A、B角制度),深入研究教育规律、管理规律、艺术创作规律、党建工作规律,完善决策制度、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和决策执行能力。
二是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倡导“不进则退”“无功便是过”的思想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各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党建创新,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积极探索艺术院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规律,着力创建党建品牌,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在以廉政建设为重点的同时向勤政建设延伸,在以廉政监察为重点的同时向效能监察延伸;加大办案查案工作力度,对违法违纪行为坚决处理,决不姑息。
五是继续探索艺术院校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继续探索艺术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经史并重、经实共举、经人相倚”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确立“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艺术家”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健全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师德建设为主线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探索符合艺术院校特点和学校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六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大力实施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方案,建设以开拓创新、尊才重教、学术相长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实施学校精神文化体系构筑工程、文化建设平台系统工程、大电影艺术文化生态园工程等,构筑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组成的内在一致、相互补充的大学文化体系,做到特色校园文化在“校园景点内有、宣传媒介里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凝聚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谋学校发展。认真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关怀困难职工和困难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关心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关工委的工作,重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的作用,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凝聚校友,关心校友、注重发挥校友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电影学院几代人的光荣梦想,是师生员工的共同期盼。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步伐,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应有贡献。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在国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电影强国的形势下,北京电影学院紧抓历史机遇,发动全校上下围绕“什么是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怎样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根本性问题开展了近两年的广泛调研,经过反复论证研讨, 主动寻找差距、自觉找准定位、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根本目标和任务,适时提出了“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盖大楼、养大气”的办学思路,研究实施了“5+1”战略,集全校之力,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
廓清认识,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在世纪之交,学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宏伟蓝图。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世界一流,世界一流的标准是什么?经过讨论,学校的共识是:一是能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二是能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这是大学最直接的价值体现;三是在国际可比的关键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这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四是要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这是大学软实力的要求。针对“现在距离世界一流有多远”的问题,学校梳理了“八方面差距”,即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研究、电影艺术创作、电影情报信息服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国际影响力等,每个方面下又进行量化设计,明确二级、三级指标,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目的是使学校在以上八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
其次,要搞清楚北京电影学院有无可能建设成世界一流。结论是能!作为国内唯一的电影专业高等艺术院校并且在2011年、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全球最佳电影院校排名中位列三甲,办学实力稳定保持在世界电影专业院校的第一方阵,北京电影学院有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底气。而且这种世界一流也必然具有中国特色,就是我们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教育体系,现在条件已然具备,并且恰逢其时。原因有四:一是近一个世纪的电影教育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国内唯一、世界知名的良好基础;三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电影强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四是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电影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后盾。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迈入了黄金发展期,中国电影教育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走向世界。
最后,要廓清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校党委针对关系学校发展顶层设计的重大问题—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发展道路和发展保障等方面作了深入调研,提出了要处理好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教学、科研和创作,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党群工作与文化建设等八方面关系,从而使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进一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校7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到2050年建校10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的世界顶尖电影专业院校。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学校紧抓历史机遇、自觉找准定位、主动寻找差距,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适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盖大楼、养大气”(简称“五大”),构建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电影,服务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电影发展,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影艺术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端复合型人才,成为单科指向的多科性大学、成为教学研究创作型大学。而“5+1”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目标,清晰战略构想,引领学校发展。“5+1”战略包括: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校区拓展战略,以及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具体来说,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主要是解决“育大师”的问题;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主要是解决“著大作”“拍大片”的问题;校区拓展战略是解决“盖大楼”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是解决“养大气”的问题;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是引入外部资源、提升办学平台、支撑建设的问题。
按照“五大”的办学思路,以深化实施“5+1”战略为工作重点,学校辨证处理着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各方面关系,全力解决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向内涵和外延发展辩证统一的转变、单一学科向单科指向的多学科的转变、以专业建设为主向以学科建设为主的转变、以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转变、以教学为主体向教研创三位一体的转变、从开放式办学向国际化办学方向的转变,千方百计推进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
实施战略,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1.深入实施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培养高质量人才
着眼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保持自身的学科专业传统和特色,进一步扩大电影学和电影人才培养的领先优势,巩固“中国电影人才摇篮”的地位,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坚持“围绕内涵提升、扩大传统优势、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围绕“一个重点,两条主线”的思路,认真实施学科建设五年规划和专业建设计划。与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制定电影专业院校的专业质量标准,在已有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申报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专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大力加强新办专业建设,形成更加科学、开放的电影专业体系。充分发挥“三家共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掘北京电影学院与国内外电影制作企业和电影科研机构的合作潜力,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势,培养适应国家电影事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电影专业人才。实施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计划。探索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质量相互验证、相互促进的考核评价模式。
2.实施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建设名师队伍
以全面贯彻党管人才为根本原则,以适应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贯彻落实“育大师”的办学思路,确立人才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基本要求,以汇聚高端人才、建设创新团队、扶持青年教师为重点,实施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干部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人才机制改革计划,打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和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技能、作风好的教辅人才队伍,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3.实施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促进协同发展
按照教学研究创作型大学的定位和“育大师”“著大作”和“拍大片”等办学思路,以实施“三家共建”和申报“2011计划”为契机,认真制定和实施科研发展规划,切实提升科研创作能力。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鼓励跨学科研究,提高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使科研立项、成果、获奖数量和科研经费稳步增长,逐步实现对省部级(含)以上科研项目给予1:1配套经费支持;成立电影创作指导委员会,并建立电影创作基金,积极支持以学校或青年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展的电影艺术创作,提升学校艺术创新能力。努力搭建研创平台,集全校之力牵头申报建设“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积极推进中关村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和大学科技园、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等园区中心的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电影技术与艺术重点实验室、数字电影技术研发中心等;建设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创新产学研运行机制;鼓励教职工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创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
4.实施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提升发展水平
按照国际化战略,认真落实提升国际影响力计划、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把扩大开放和加强合作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瞄准世界教育发展改革前沿,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深入研究与北京市高校加强校际合作的模式,为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成立学校理事会,积极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学校建设。注重发挥北京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和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等协会的平台作用。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的校友资源开发战略,形成“母校关心自己的校友、校友支持母校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新闻媒介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5.实施校园拓展战略,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新、老校区建设并举,构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环境和后勤保障条件。加强资源使用成本核算,激发各类办学资源的投资效益。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投入,多方筹措教育基金,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推进校办产业发展,增加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建设节约型校园。
6.实施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规划,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党委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试行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协同工作机制(A、B角制度),深入研究教育规律、管理规律、艺术创作规律、党建工作规律,完善决策制度、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和决策执行能力。
二是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倡导“不进则退”“无功便是过”的思想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各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党建创新,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积极探索艺术院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规律,着力创建党建品牌,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在以廉政建设为重点的同时向勤政建设延伸,在以廉政监察为重点的同时向效能监察延伸;加大办案查案工作力度,对违法违纪行为坚决处理,决不姑息。
五是继续探索艺术院校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继续探索艺术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经史并重、经实共举、经人相倚”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确立“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艺术家”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健全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师德建设为主线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探索符合艺术院校特点和学校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六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大力实施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方案,建设以开拓创新、尊才重教、学术相长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实施学校精神文化体系构筑工程、文化建设平台系统工程、大电影艺术文化生态园工程等,构筑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组成的内在一致、相互补充的大学文化体系,做到特色校园文化在“校园景点内有、宣传媒介里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凝聚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谋学校发展。认真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关怀困难职工和困难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关心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关工委的工作,重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的作用,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凝聚校友,关心校友、注重发挥校友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电影学院几代人的光荣梦想,是师生员工的共同期盼。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步伐,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应有贡献。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