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视角下的写意雕塑创作
周亚磊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今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雕塑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本文章通过对当前红色文化雕塑潮中的作品从原型表现、文化展示、个性塑造三个方面的展开分析,发现写意雕塑作为当代的、本土的雕塑方式,突破一般红色文化雕塑的单一化、脸谱化的局限性,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着中国文化的发散力和穿透力,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故而亟需关注和认知。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写意雕塑 原型 文化 个性
一、红色文化本身及传承的意义
1.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发扬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也是在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特定文化形态,蕴含着渊远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丰富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丰富与发展,是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根本路径是群众路线,其精神动力是崇高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形成、发扬、丰富和创新的一种先进的无产阶级政治文化,是引领中华民族完成伟大复兴事业的文化标杆。广义上来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整个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人类文明进步的总和。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红色文化彰显了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奋斗历程。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红色文化视角下写意雕塑的创作
1.原型表现
“原型”一词是瑞士心理学家Carl Gustav Jung所创,用来描述人类的—种“集体潜意识”,属于心理世界最为深层的东西。而在艺术创作上,“原型”起着更为丰富、深层的启迪作用。一般包含三层意思:一为原始的纯真、朴素、平淡。二为原始的激情和生命涌动。三为原始的智慧模型。他们分别为“两极同体”式、“两极消长”式和“两极对话”式。
很明显,在这三层含义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比较单纯,容易理解和把握。第三种比较深奥。其实这种比较深奥的智慧模式,在人类原始时代就已经存在了。比如道家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中国艺术特有的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都属于这种智慧模式。
在这三种智慧模式中,第三种对艺术创作尤为重要。与西方雕塑“以对立的方式保持平衡”不同,中国的写意雕塑讲究包容、超越、导引分裂对立的和谐,是中国哲学的大智慧。何为写意雕塑?概括地说,“就是在广泛吸收西方和中国这两个雕塑体系的观念和语言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以中国传统的尚意的美学思想为核心,以西方浪漫主义、人文美学思想为补充,面向当代精神现实,具有独特新面貌的雕塑风格”。写意雕塑从“意”出发,在三维空间雕塑创作中,固化、物化中国文化精神。借助“以意逆志”、“言不尽意”、“立象尽意”、“逮意”等一系列理论的学习思考,形成关于“意”的主观自觉追求。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首次提出中国“写意雕塑”并且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深化写意雕塑的精神内质和文化价值。我们从他创作的许多红色文化题材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以上所说的“原型”及其三层含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大型组雕中,第一部分《家破人亡》(12米高)(图一),该雕塑采用写意的创作手法,母亲赤脚立于大地,身体极力后倾,手中抱着死去的儿子。,整体造型像是一笔苍劲有力的书法,悲痛、不屈跃跃然。母亲化为岩石,儿子化作山川,永久矗立,定格。这既是一个女人的躯体,又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二者的撞击与融合,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主旋律:高起-低落-回转-上浮-升腾。当我们注意到她那极力后倾但又昂扬挺立的头颅,不仅展现出无力拖着死去儿子向苍天呼嚎的悲痛,更展现出内心的绝不屈服。这样的“仰天长啸”、“昂扬挺立”,分明来源于人的内心与现实、写实与写意、精神与物质的相互对话和交融,两极碰撞后产生的是一种超越、包容、上升的状态。“巧妙的写实和概括的写意,准确的塑造和夸张变形,结构和比例的所有标准只有服从于‘表现”。写意雕塑不同于为政治服务的脸谱化、单一化、极端化的无的放矢,而是以对生命的敬畏、对尊严的珍视作为出发点去深刻表现,使雕塑具备了高级的精神与灵气。
2.文化展示
文化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的之一,没有文化、精神的人世生活是黯淡无光的,只有人的生活浸透了人文精神的气息,这种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值得驻足流连的。然而文化的创造者是那些历史文化的精英,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生活的提升。因此,我们在接受他们的文化惠赠的同时,应以我们的方式讴歌文化的精英们。写意雕塑的提出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此生的一大志向,便是以雕塑手法为名人塑像,探索研究文化领域的精神。他说,“为中国历史文化人塑像,为文化巨人写历史,写传记,通过塑他们的魂,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展示中国名人的人格构成。”
在他的影响和号召下,出现了许多青年雕塑家创造历史文化名人的风潮,红色文化题材的写意雕塑创作便是其中一种热门现象。当然要将这种红色文化之魂,用石头、黄土和青铜塑造出来,谈何容易。这需要雕塑家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领悟能力,否则会弄巧成拙。从吴为山教授表现出的一系列文化名人雕塑形象来看,大胆将西方表现手法和东方写意手法结合起来,从“意”出发展开塑造活动,可以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创造。这也正是写意雕塑的精神内核。
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们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讲话精神,中国雕塑院与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共同组织筹划“伟大的胜利-中国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中青年雕塑邀请展”。围绕抗战期间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重大战役等题材,通过艺术加工,用雕塑语言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壮举和钢铁意志,叙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精神。其中吴为山教授的写意雕塑《胜利的号角》(图二)尤为引人驻足,抗日战士昂首挺胸,脚下踩踏倭寇的弃甲和枪械,用力吹起冲锋号,充满了胜利的勇气和昂扬的斗志,仿佛掀起无数抗日战士冲锋的巨浪,爆发出山呼海喻般的气势。这尊雕像在肃静中,在平和中,在不大的人物动作的起伏变化中去强化内在表现,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理解,显示出作者更为注重形体背后的精神性。作者以写意雕塑特有的语汇和表现力,着力描绘了八路军抗日的英雄气概和建立的伟大功勋,力求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无可否认,从“意”出发带给观众强烈的观后反应是显而易见的。
3.个性塑造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在塑造人物时,不仅仅是在塑造其表面的形体,更是着重从人物所正在思考的去表达。快捷地去捕捉他们的思想人格,通过情感辐射,达到高度的气韵生动。这正是中国写意雕塑独特的感染力量。写意雕塑的生动诉诸线之中,线表现在轮廓、体积、精神三个层面,在塑造对象过程中一以贯之自始至终存在着线的连绵与悠长。这种“写意式”雕塑创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或技巧,而是在这种理智的情态下,“笔不周而意周”的精炼,气韵畅达的尽情抒发。写意雕塑在塑造对象的个性时,迅速抓住对象的精神意蕴,但并非必须“急起从之,振笔直遂”,经过长期劳作最终呈现出“气韵流畅的时间感、整体搏动的生命感”亦可。
2015年11月27日下午,吴为山教授创作的铜像《伟大的友人-马克思、恩格斯》(图三)在中央编译局揭幕问世,此铜像是吴为山教授历时两年完成,不仅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艺术形象的塑造,更是对其思想内涵的领悟与探索。造型上,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坐一立,相得益彰,人性的温情与动势的瞬态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他们的神态气韵。在细节刻画上,从人物的脸部、手以及整体的相互关系入手,着力凸显了他们睿智的个性以及突破私人、朋友甚至家庭关系的伟大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跨越了民族、国家和文化精神,更是伟大思想者之间的对话。吴为山教授采用中国写意雕塑的创作方式,从马、恩的思想入手,以泥土为媒介,刻画马克思与恩格斯跨越地域民族文化的友谊,使之形象更为生动,内在情感更为深刻庄重。因此,此铜像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中形象的结晶,更意味着这一结晶将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持续发光。
三、总结
今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红色文化的影响下,雕塑家将自己充沛的创作欲望、思想激情和判断历史是非曲直的科学的价值观、历史观,以及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进行正义斗争的精神融入其中进行创作,雕塑热情空前高涨。而写意雕塑具备富于历史底蕴的强烈创新意识,作为当代的、本土的雕塑方式,充分发挥着中国文化的发散力和穿透力,用“意”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使作品的题材内涵更加深刻,更好地体现以红色文化引领全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5YSC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060),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15YB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