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芮忠 高忠芳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建立在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基础之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握时代主旋律, 积极更新观念, 因时而变、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路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弘扬时代主旋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应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握教育活动的方向性和思想性。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赋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的内涵和时代阐释。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方面,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对中国历代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内容、价值追求前后相承性、相融性的理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并深刻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地位,赞同并自觉拥护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为指导,既要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文化需求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相一致,着眼于解决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赋予传统文化教育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帮助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和批判继承,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自身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道德修养,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正义感和奉献精神的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思想道德基础。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突出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髓,把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融入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始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3]荣辱观明确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向,依据其精神和内涵,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措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以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为主渠道拓展路径,弘扬传统文化
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着力点的教学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设置上,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 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一是要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必修课程中挖掘体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最基本的素材,而且也是当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发展精华之结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想范本。二是要依据专业开设与之有关的传统文化方面的概论性必修课,并结合实际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专业教育资源和文化教育资源,如在体育课中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针对建筑、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开设“中国建筑史”“中国园林艺术史”“中国绘画史”等课程,学生在加深理解专业知识内涵的同时,也能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三是要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包含“文化概论”“经典名著”“民族乐器”“戏曲书法艺术欣赏”等,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兴趣、性格、思想、信仰等的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积淀,并规定学生任选课应达到的最低学分。可以邀请名师、专家开展国学经典导读,将“四书五经”和古代经典名篇等优秀读物作为德育读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及经典文化渗透,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用传统美德来熔铸自己的精神和品格。
在教学方法上,要避免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呆板的说教,应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眼于大学生道德成长要求和价值诉求。除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所展现的魅力外,传统文化教育也要重视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通过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段来诠释文化精髓,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参与其中,既满足了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又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氛围营造路径,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园地和摇篮。根据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特点,可以通过校园环境渲染、校园活动彰显等渠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对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一是以传统文化之精髓提炼校园精神文化,如校歌、校训,这些校园精神虽然抽象,但又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能内化于行动、作用于实践。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这样的校训充分体现和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与校园文化结合后,“润物无声”的效果深入人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之气息构造校园景观文化,包括校园内的楼、桥、路、馆等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建筑物以及植物、山水等自然条件,赋予校园内这些物质性的形体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发挥其育人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校园布局的景观文化色彩看得非常重要,他在论及校园文化设施时指出,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些精辟见解,让我们领悟到校园文化体系融于校园景观外壳的重要意义 。[4]
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上,注重举办特色主题教育活动。一是通过开发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抓住各种传统节日和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日的有利时机,开展生动、具体、形象的教育活动。以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为例,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众多的节日礼俗,其核心内容总体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神,注重伦理道德,重视亲情和孝道,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和民族情感能够凝聚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鼓励学生团体自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举办诗词诵读活动,在欣赏历代文化经典与名篇诗文的过程中升华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认识,开展各类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刺绣、剪纸等民族手工艺比赛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潮流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此外,还可以开展身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评选活动,如“校园十大道德之星”“自强之星”“十大先进事迹”,用这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直接体现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来传递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锻炼路径,培育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教育的成效需要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和升华,通过实践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培育和养成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实现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高校要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相结合,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优良特质。古老的中华大地遍布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这些在社会发展中沉淀下的文化精髓涵盖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知识,记载了许多意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件, 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学生在这样氛围下的社会实践中能受到优秀文化的陶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从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中提炼出鲜活的时代特征, 并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关于专业课程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活动、历史古迹考察、文化艺术参观等活动,通过切身融入让青年大学生自觉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实践中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用自己的亲历亲为、耳闻目睹,联系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把思想追求、行动表现融入传承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行动上。可以依托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区域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探究文化源地、考察文化遗址、走访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等,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认知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民族优秀文化发掘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以新媒介为传播路径,开展网络传统文化活动
在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利用的资源,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阵地。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5]网络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不但继承了传统教育载体可保存与查阅的特点,而且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具有新鲜性、及时性和互动性。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和教育功能,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首先,可以向大学生推荐一些当前互联网上有关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孔子网、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帮助;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建设弘扬和培养民族传统精神的特色网站,开辟各种传统文化教育专栏,如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介绍、传统节日的溯源和演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档案等,开设网络教学频道,设立经典著作宣读栏目,既创新和拓展了教育途径,又可以利用互联网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又能进行主题讨论、互动交流和解疑答惑等活动。其次,引导大学生开展网上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中积淀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对健全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网页设计竞赛、网络小游戏开发竞赛,开展中国历史典故和重要历史人物的Flash动画制作竞赛等,这些网上文化活动既培养了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专业网络技术人才,又施教于乐地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了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有有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在网络中更具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特殊优势生成了网络文化教育,但要把握好宣传导向和信息来源的关口,帮助学生在网络中捍卫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网络传播的多元文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富有活力、创造力和求知欲的青年群体,其头脑中传统文化的精粹积累得越多,他们的现代化眼光将会越加深邃,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会更加强烈,[6]由此才能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第2版.
[2][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第1版.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郝建功.高校校园建筑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2):17-20.
[6] 张岂之. 中国传统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SJB88007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
[责任编辑:于洋]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建立在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基础之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握时代主旋律, 积极更新观念, 因时而变、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路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弘扬时代主旋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应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握教育活动的方向性和思想性。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赋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的内涵和时代阐释。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方面,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对中国历代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内容、价值追求前后相承性、相融性的理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并深刻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地位,赞同并自觉拥护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为指导,既要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文化需求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相一致,着眼于解决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赋予传统文化教育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帮助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和批判继承,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自身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道德修养,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正义感和奉献精神的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思想道德基础。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突出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髓,把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融入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始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3]荣辱观明确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向,依据其精神和内涵,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措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以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为主渠道拓展路径,弘扬传统文化
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着力点的教学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设置上,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 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一是要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必修课程中挖掘体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最基本的素材,而且也是当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发展精华之结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想范本。二是要依据专业开设与之有关的传统文化方面的概论性必修课,并结合实际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专业教育资源和文化教育资源,如在体育课中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针对建筑、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开设“中国建筑史”“中国园林艺术史”“中国绘画史”等课程,学生在加深理解专业知识内涵的同时,也能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三是要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包含“文化概论”“经典名著”“民族乐器”“戏曲书法艺术欣赏”等,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兴趣、性格、思想、信仰等的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积淀,并规定学生任选课应达到的最低学分。可以邀请名师、专家开展国学经典导读,将“四书五经”和古代经典名篇等优秀读物作为德育读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及经典文化渗透,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用传统美德来熔铸自己的精神和品格。
在教学方法上,要避免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呆板的说教,应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眼于大学生道德成长要求和价值诉求。除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所展现的魅力外,传统文化教育也要重视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通过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段来诠释文化精髓,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参与其中,既满足了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又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氛围营造路径,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园地和摇篮。根据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特点,可以通过校园环境渲染、校园活动彰显等渠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对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一是以传统文化之精髓提炼校园精神文化,如校歌、校训,这些校园精神虽然抽象,但又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能内化于行动、作用于实践。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这样的校训充分体现和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与校园文化结合后,“润物无声”的效果深入人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之气息构造校园景观文化,包括校园内的楼、桥、路、馆等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建筑物以及植物、山水等自然条件,赋予校园内这些物质性的形体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发挥其育人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校园布局的景观文化色彩看得非常重要,他在论及校园文化设施时指出,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些精辟见解,让我们领悟到校园文化体系融于校园景观外壳的重要意义 。[4]
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上,注重举办特色主题教育活动。一是通过开发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抓住各种传统节日和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日的有利时机,开展生动、具体、形象的教育活动。以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为例,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众多的节日礼俗,其核心内容总体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神,注重伦理道德,重视亲情和孝道,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和民族情感能够凝聚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鼓励学生团体自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举办诗词诵读活动,在欣赏历代文化经典与名篇诗文的过程中升华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认识,开展各类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刺绣、剪纸等民族手工艺比赛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潮流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此外,还可以开展身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评选活动,如“校园十大道德之星”“自强之星”“十大先进事迹”,用这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直接体现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来传递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锻炼路径,培育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教育的成效需要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和升华,通过实践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培育和养成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实现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高校要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相结合,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优良特质。古老的中华大地遍布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这些在社会发展中沉淀下的文化精髓涵盖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知识,记载了许多意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件, 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学生在这样氛围下的社会实践中能受到优秀文化的陶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从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中提炼出鲜活的时代特征, 并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关于专业课程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活动、历史古迹考察、文化艺术参观等活动,通过切身融入让青年大学生自觉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实践中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用自己的亲历亲为、耳闻目睹,联系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把思想追求、行动表现融入传承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行动上。可以依托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区域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探究文化源地、考察文化遗址、走访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等,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认知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民族优秀文化发掘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以新媒介为传播路径,开展网络传统文化活动
在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利用的资源,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阵地。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5]网络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不但继承了传统教育载体可保存与查阅的特点,而且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具有新鲜性、及时性和互动性。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和教育功能,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首先,可以向大学生推荐一些当前互联网上有关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孔子网、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帮助;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建设弘扬和培养民族传统精神的特色网站,开辟各种传统文化教育专栏,如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介绍、传统节日的溯源和演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档案等,开设网络教学频道,设立经典著作宣读栏目,既创新和拓展了教育途径,又可以利用互联网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又能进行主题讨论、互动交流和解疑答惑等活动。其次,引导大学生开展网上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中积淀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对健全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网页设计竞赛、网络小游戏开发竞赛,开展中国历史典故和重要历史人物的Flash动画制作竞赛等,这些网上文化活动既培养了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专业网络技术人才,又施教于乐地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了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有有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在网络中更具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特殊优势生成了网络文化教育,但要把握好宣传导向和信息来源的关口,帮助学生在网络中捍卫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网络传播的多元文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富有活力、创造力和求知欲的青年群体,其头脑中传统文化的精粹积累得越多,他们的现代化眼光将会越加深邃,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会更加强烈,[6]由此才能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第2版.
[2][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第1版.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郝建功.高校校园建筑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2):17-20.
[6] 张岂之. 中国传统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SJB88007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
[责任编辑: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