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民主的内核、结构及其实践张力

    姜丽华

    [摘 要] 课堂教学民主是教育民主在实践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所推崇的重要价值主张。然而,在力图体现多样的民主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课堂教学民主误读、误用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学民主实践流于形式或走向放任。基于此,有必要澄清课堂教学民主的合理内核及其特殊性,并对教学民主在实践中如何保持有效的张力进行剖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民主;内核;结构;张力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3-0096-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3.018

    一、课堂教学民主在中小学实践中的错位

    课堂教学民主在实践中主要有两种错位表现:一种是流于形式的民主。其表现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征求、询问学生的意见,但只关注与自己预想相一致的意见,对于不同的意见会主动搁置;又或者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热烈地讨论,但是教师并不会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来生成教学,仍按照自己的预设继续教学。这种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不真正认同民主或者理解教学民主,他们仍然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另一种是走向放任的民主。其表现是让学生自我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以“群言堂”代替“一言堂”。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称之为“超市式的课型”①;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各种观点、讨论意见不置可否,不加以评判,担心会压制学生的思想自由等等。与之相关,走向放任的教学民主还刻意抬高学生的地位,将学生置于教师之上来尊重和呵护。笔者在1所开展“问题式教学”的小学观摩了由改革引领者上的语文课,在学生习惯性地起立并向教师问好后,教师纠正了学生,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该由教师先向学生问好,然后再由学生向教师问好。课后,征询了同去观摩的校长和其他教师的意见,大家对于这样的主张均没有表示质疑。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式思维来理解教学民主,认为以往教学中教师只从自身出发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民主就应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选择;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教学民主就应让学生“群言堂”;以往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教学民主就应把教师的地位降下来,并抬高学生的地位,甚至于越高越民主;如此等等。

    二、課堂教学民主的合理内核和三维结构

    (一)课堂教学民主的合理内核

    不论是流于形式的民主还是走向放任的民主,其共同特征就是对课堂教学民主的认识囿于表象,多是从政治民主的角度来理解教学民主,没有认识到教学民主的独特性,忽略了课堂教学民主的合理内核。

    课堂教学民主作为民主在教育领域的特殊体现,既具有民主的基本特征,又具有民主的独特内涵。“民主”一词源起于古希腊,意指一定阶级范围内的公民具有遵循平等参与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政治领域中的民主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很多人认为民主就是指政治民主,许多词典中也都将其作为政治制度或政治权利,将其解释为“人民所享有的参与国事或对国事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②③④。曾有研究者对高中教师的民主意识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大多是从政治民主的角度将民主理解为“‘少数服从多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主权‘人人平等‘民主协商等个别关键词”[1] 。其实,“民主”一词在当代已经由政治学领域扩展到了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而且其含义也有所不同。较早地将“民主”一词进行引申并扩展的杜威就认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人们参与一种有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有方向”[2]。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活动领域中运用和体现出民主,而不同领域中的民主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如,在政治组织的活动中,民主的社会生活方式具有平等投票、少数服从多数、分权制衡等特点,而在教育领域,特别是由师生双方共同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不是如此。

    在教育领域,教育民主的第一要义是“教育性”。“教育性”意味着教育者要鼓励、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健康成长,它是学校组织的基本特性,与民主性的原则相比,教育性原则是第一位原则[3]。相应地,课堂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教学而不是民主,民主应服务于教学。这意味着课堂教学民主的内核是通过民主的方式和体现民主精神的教学活动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包括使学生成为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因此,民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虽然也具有平等、交流、协商等特征,但是由教学民主的内核所决定。这些特征具有不同于政治活动中的特殊性。如,民主的课堂教学活动强调师生平等,教师不再是不容质疑的绝对权威,这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但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不是政治民主活动中权利和义务的完全平等者,师生平等不是师生责任和权利的完全等同,教师还具有对学生发展进行引导和帮助的责任。民主的课堂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这有助于学生理性的发展,有助于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但是教学活动中的学生也不是政治活动中具有公民身份的理性主体,而是理性需要培养的未成年人,师生之间不同意见、生生之间不同观点的表达不能与政治民主选举中的投票等同,最后不能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断。总之,民主方式和民主精神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课堂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教学。

    (二)课堂教学民主的三维结构

    由课堂教学民主的内核所决定,课堂教学民主的构成包括3个要素,即平等性、自主性和交往性。这3个要素形成了3个维度,用来衡量教学活动是否民主及民主是否充分。

    1.平等性维度。教学民主的平等性包括师生的平等和学生发展机会的平等。一方面,师生平等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公民权利上的平等,师生之间尊重彼此的人格,尊重彼此拥有的生命权、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思想自由权等。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的不成熟、不正确认识,教师应给予宽容和引导,而不应嘲讽、轻视;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教师应正确评价和帮助,而不是歧视和放弃。另一方面,平等性还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公正,要尽可能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然,这里的教学资源分配也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应因材施教,因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发展状态来进行资源分配。

    2.自主性維度。自主性是自由的体现,是主体不依附于外在力量而独立支配活动的意志和能力。教学民主的自主性既包括教师教的自主性,也包括学生学的自主性,而且教师教的自主性往往制约着学生学的自主性。教师教的自主性要求教师能够不盲从于权威或大众,根据对教学目的的合理分析,理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既是教学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民主的目标指向。民主的活动中,人们要基于理性来分析问题,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协商。因此,教学民主要关注对学生理性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地表达观点,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学生要有思想的自由。民主意味着观点和认识的多样,而多样来自于师生思想的自由,只有思想自由,才会呈现出不同的观点,才有可能出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因此,让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教师要通过提问、讨论、质疑、辩论等方式给予他们自由思考和表达思想的机会,并让其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二是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意味着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心向,所学习的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而且形成了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的学习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他人观点的强加,是学生自主架构知识的过程,是自主性的体现。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是接受性的学习活动,也可以是发现式的学习活动。三是要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思想自由都无法让学生形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无法让学生提高相应的能力,而民主需要人们能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需要有发现学习。

    3.交往性维度。教学民主的交往性包括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民主不是在个体私人领域活动内表现出的精神,而是在社会组织中、在人与人共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民主的活动离不开彼此间的彼此交流、协商,离不开彼此间的沟通、合作。教学民主也是如此,通过交往要体现出民主,也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能力。教学民主中,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前提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师生在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开放、包容、合作的交往文化。开放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真诚地表达和交流,教师不刻意维护权威和师道尊严,而是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倾听和理解学生的过程中达到彼此观点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包容意味着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交往中理性地对待他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他人的错误能够耐心指正;合作意味着师生、生生之间彼此协作,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和促进的活动。

    教学民主的3个维度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个维度的充分达成都离不开其他维度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相比较而言,3个维度中“自主性”是教学民主的前提,没有教师和学生的自由权,也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平等性”是教学民主的根本,对彼此自由的尊重是教学民主的根本保证,学生发展的平等性是教学民主根本目的的重要体现;“交往性”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体现着民主活动必不可少的“共同性”。

    三、课堂教学民主在实践过程中的张力

    与专制型教学实践不同,课堂教学民主的实施需要各方面形成合理的张力,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和具体情境,在教师自身权利和学生权利、学生群体和个体、教师权威和学生自主等关系之间形成动态、平衡的牵引力;否则,教学民主的实践就极易滑向一端,或是成为流于形式的民主,或是成为走向放任的民主。

    (一)教学民主的平等性在实践中的张力

    师生平等在实践中的张力要求教师增强权利意识,正确处理教师权利和学生权利之间的关系。教师要认识到自身权利和学生权利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师教学权的合理运用离不开对学生学习权的尊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能力等因素,在学生能够理性分析和合理选择的情况下尊重他们相应的权利,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但是,如果像主张“超市式课型”的教师那样,根据学生的非理性选择来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师只是统计学生意见的计票员,那么就是既放弃了自身的权利,也误读了学生的权利,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生生平等在实践中的张力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处理好学生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由于现有的班级规模和教学组织形式所限,面对集体开展的教学活动,要保证学生发展机会的平等,就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选择性,将教学活动的共性化和个性化有机结合。教师如果只关注学生群体的共同性需要,就会忽略不同层次、不同经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没有体现民主应有的平等性,但是如果只关注个体性,就难免以点代面,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不同。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只关注个体而忽视群体,根据学生的整体状况设计教学是必要的,不能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根据几个、十几个学生的不成熟认识来临时确定教学内容、方法,那样就成了走向放任的教学。

    (二)教学民主的自主性在实践中的张力

    自主性在实践中的张力需要处理好教师权威与学生自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自主性要求学生要有思想自由,但是这不意味着学生的多样认识和观点都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学生的观点没有优劣之别。因此,在学生讨论、质疑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主持人,不能对各种观点不置可否,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教师的这种引导不是简单的、专制性的直接批评,而是要让学生对自己现有的经验和思维有所反思和澄清,可以通过检验、评价、比较、追问、质疑等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自主性要求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开展发现学习,但是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在杜威所倡导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中,为了充分培养符合民主社会要求的新生一代,他极力推崇活动课程和做中学的发现学习,其实验学校中的学生是从自身的经验中提炼出一个真实的问题,然后加以解决。这样的教学确实有利于学生的理性发展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也存在着教学效率低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不同。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不能放弃,而要重视接受学习,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置适合学生的发现学习任务,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民主的交往性在实践中的张力

    交往性在实践中的张力需要教师实施尊重教育,并且关注学生合作共同体的构建。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师生交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把握尊重的真正内涵,尊重学生,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尊重是最基础的道德和道德的基础”[4]。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作为一般社会公民应有的美德,也是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地位。因此,尊重学生不是教师必须要先向学生问好,二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也不是要对学生一味地极加赞誉,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更不是教师要谦卑地低下头与学生“平起平坐”,不计较学生是否尊重教師,这是不重视尊重教育的失职表现。尊重学生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之间、在教师权威和学生思想自由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弹性空间,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主发展机会。同时,教学民主的交往性要求教师应注意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合作学习机会。杜威实验学校的教师在《杜威学校》一书中曾强调:“必须以合作代替竞争,在寻求一个共同的目的上,每个人必须彼此协作努力,而不是相互竞争”[5]。因此,在生生交往的实践中要保持合理的张力,需要关注学生是否形成了真正的合作关系。只有学生形成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并且有更多自由交流与协商的可能,才能学会彼此协商、相互宽容,才能体现民主,并学习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态度和能力。

    注释:

    ①张悦群.建立超市式课型 加大新课改力度[J].语文教学通讯,2005(1):18-20.笔者在文中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说明如何让学生像顾客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方法、过程等。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04.

    ③李剑华.社会学简明辞典[K].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129-130.

    ④高海清.文史哲百科词典[K].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216.

    参考文献:

    [1]陈阳.高中生学校教育活动中民主意识的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50).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7.

    [3]石中英.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65-77.

    [4]许启贤.尊重: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1-15.

    [5][美]凯瑟琳·坎普·梅休.杜威学校[M].王承绪,赵祥麟,赵瑞英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11.

    (责任编辑:申寅子)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democracy i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education democracy in practic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value proposition advocated by the curr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However, in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at advocate democracy, there is more or less a phenomenon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use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mocracy, which leads to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democracy flowing in form or laissezfaire. Based on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rational core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mocracy and its particularity, and to analyze how the teaching democracy maintains an effective tension in practice.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democracy; core; structure; tension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