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思政在线课程的思考
陈希
摘 ?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思政在线课程担负着为广大学生讲好中国战“疫”故事与推进教学改革等多重使命。因此,应深入挖掘战“疫”过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建立一种结合思政大课、常规在线课程与思政微课的多层次立体式高校思政在线课程。同时,应继续引入与普及新技术和新基建以解决在线教学痛点,并通过建立新制度与发展新理念继续推动“后疫情时代”我国高校思政在线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11-0022-02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思政在线课程具有特殊意义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质保量地在线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高校都推迟了学生返校时间。在此特殊形势下,果断开展线上教育便成了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的最佳办法。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其他所有课程一样,高校思政课也同样被转移到线上。及时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线上思政课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教学活动的展开,避免疫情对教学进度的干扰,为后续课程的衔接提供便利。
其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而这也意味着,与以往相比此时的在线思政课程担负着更多的重任。自2020年1月以来,全国在校大学生度过了“史上最长的寒假”,但这难得的寒假绝非一段美好而悠闲的假日。对新冠肺炎疫情新闻的过度关注导致许多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对新出现的社会焦点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希望能够得到合理的疏导和指引。面对这样的情况,思想政理论课可以积极地回应学生的诉求,将新冠肺炎疫情教育与常规理论教育相结合,讲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中国故事”。用榜样育人,用事实说话,用理论阐发,激发学生心中的正能量,引领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快速且大规模开展的线上教学无疑是对全国思政课教师的一次“大练兵”。换言之,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都积极地抓住了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这一契机,进一步推进了思政课的改革[1]。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更适合青年学生的教学方式,尝试在新媒体时代打造思政“金课”,并努力继而在网络舆论阵地上赢得学生的信赖与支持。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以往的思考与探索大多停留在调研与理论探讨上。此次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师直接“全员上线”,客观上促使教师队伍迅速掌握最新的远程办公与教学技术,深入理解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直接获取大量一手在线教学经验,快速积累完整而系统的在线教学素材,为今后高校思政课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战“疫”壮举蕴含高校思政在线课程教学素材
如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高校思政在线课程担负着为广大学生讲好中国战“疫”故事与抢抓网络舆论阵地的双重重要使命,因此深入挖掘战“疫”过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是思政课教师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将新冠肺炎疫情教育引入课堂并不等于在课堂上简单、随机地重复零散的新闻事实。与之相反,思政课教师应向学生展示经过挖掘、提取、整理、反思和阐释后的新冠肺炎疫情教学素材,并使得这些素材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课的核心宗旨,即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认识危机,有所成长。
具体而言,应以一定的层次、主题或线索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蕴藏的思政教育素材加以挖掘和整理。例如,可以从国家宏观层面与个体微观层面的对比与联系入手挖掘和总结教学素材。就宏观层面而言,抗疫过程中的种种成就无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就个体层面而言,在无数勇于“逆行”者身上都有值得讲述的抗疫故事。尤其是本校师生的真实事迹更是值得格外关注。通过这样的案例收集与讲解,可以使学生既能够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整体过程及其取得伟大成就产生整体性的认识,又能从摸得着、接地气的榜样事迹中获得触动,汲取力量。可以从具体主题入手对各类素材加以分门别类的整理,以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信仰教育、科学教育等具体的主题教育活动,多方面扩展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和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大背景,在爱国主义教育之外,高校思政课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意义和本质进而开展生命教育;通过歌颂抗疫榜样开展信仰教育;通过普及知识、击破谣言来开展科学教育。可以以中外对比为线索,总结和整理中国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与其他国家的鲜明反差,以此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科学理性看待疫情及其所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辨识谣言,理性爱国。
总而言之,新冠肺炎疫情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课教育素材,无论以何种角度对其进行整理,其核心目的都是豐富和充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思政课在线教学,进而在青年学生心中引发共鸣。
三、建立多层次立体式高校思政在线课程
尽管战“疫”过程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思政课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教学素材,但还需要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来安排思政课教学活动使其发挥最大效用。通常情况下,高校师生需要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和即时通信软件完成在线教学活动,此类教学形式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在线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授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意味着在线教学取消了传统课堂的实体性空间,使得更多的教师、更多的学生可以自由地进入到一个虚拟教室中。换言之,在线课程的教师不再仅是任课教师本身,还包括了录制教学视频中的其他名师。同样,参与在线课程的学生也不一定来自单一学校、单一班级,因此课堂组织方法也需要随之改变。
其次,在线教学一般采用直播授课与录播视频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通常只能面对屏幕授课,不能直接观察到学生的表情等反应,因此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尽管屏幕与网络限制了习惯于线下教学的教师的发挥,但从另一方面,也同时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门槛,使得平时因“害羞”而不敢举手、不敢发言的学生变得大胆和自信。因此,为提升在线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应主动“翻转课堂”,通过组织和引导把学习主导权留给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代的学生。
第三,由于学生参与在线课程时往往需要同时克服多重干扰,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其注意力集中时间相较于线下教学大幅缩短。因此,在线教学通常需要对以往连续讲授的知识进行切分,以小单元的模式进行。同时,网络授课可以引入大量新鲜、生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以弥补在线教学的弱势,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2]。
因此,为了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且规避其劣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思考建设多层次的立体式思政在线课程,即由全國思政大课、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案例的常规在线课程以及 “抗疫”专题微课三部分有机构成。
首先,应将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思政教学的重要一环。之所以将其作为思政在线教学的第一课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一场名家荟萃的高质量专题讲座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就有更深刻的认识。而另一方面,一场高规格的空中课堂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种仪式感,帮助学生快速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假期的倦怠,积极投入到在线课程的学习中。
其次,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授课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在线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没有发生改变,且仍然应该以连续的常规课程为主体,依照教材与课程大纲逐步开展。但是在内容的讲述上,应格外注重将疫情教学素材与常规知识点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除大课、常规课之外,围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热点问题制作的思政微课也应被引入在线课程中来。与名家录制的大课相比,任课教师亲自录制的微课更为亲切,也更能及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同时,相比于常规课程,微课则更为灵活、生动,能以案例为线索同时在多个知识点间进行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在线教学的多方面特点,应建立一种结合思政大课、常规在线课程与思政微课的多层次立体式课程并予以实践。
四、“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政在线课程前景展望
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作为应对一时危机而大规模采用的线上教学将逐渐变成未来教育的常态。但就现状而言,目前绝大多数线上教学大多集中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小学培训、职业培训等细分领域,而高等教育受其自身特点所限,其“上线”之路格外坎坷。其部分原因在这次“疫情大考”之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暴露”。
以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为例,线上教学亟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莫过于如何加强师生在线互动。目前较为常用的师生交流与互动手段从其效果由优到劣主要包括:远程会议平台上直播互动、即时通讯软件上的文字或语音对话、在线教学平台留言以及在线教学视频中预留的客观题等。但在实践中,当一位教师隔着屏幕应对数十位甚至上百位学生时,这些方式的效果和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线上教学亟须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则是如何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即使教师可以不断优化在线课程,但是学生之间因其所使用的网络与接收终端的差异所导致的听课效果的差异仍然客观存在。换言之,仅仅凭借高校及其教师团体的努力仍然难以弥补“数字鸿沟”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而这种教育公平的新困境是以往线下教学所不曾遇到的。
线上教学亟须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则是如何解决实践教学问题。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始终在探索如何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但是在“后疫情时代”这种探索被迫暂时中断了。尽管线上课程可以轻松地引入视频资料以丰富教学,但是实践活动短期内仍然难以上线。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在线课程存在诸多挑战,但这些问题并非全然无解。应对高校在线课程以上诸多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一是通过新技术与新基建的引入和普及来解决师生互动效果差、学生听课效果不同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缺失等问题,二是需要通过新制度和新理念的建立与发展来激发高校在线教育改革的动力,提升高校在线课程的质量,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步入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张志丹,杨富.冲击与创新:整体推进疫情防控中的高校? ? 马院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7).
[2]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 ?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 ? 杂志,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