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中阅读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就能冲破现有的知识经验的局限。为问题的解决找到有效的途径。听上去,想象力似乎是科学领域的大人物所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与语文学科关系不大。而不管是从我国《课标》上看,还是语文学科与生俱来的性质来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始终是老师在潜心钻研的课题。
想象是在灵活运用原有的表象(来自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经过心得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语文阅读是一项感知活动,感知活动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学生通过想象去补充和完善文中需填补的“意义”,完成学生自己知识的构建。
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想象,学生就会进入文本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作者创设的情境,不仅可加快理解作品的内容,还可以进行艺术再创造。下面,从文本阅读进程的角度,结合具体课堂案例,想象力活动设计来分析。
一、变换文本课题进行想象活动的设计
譬如《秋天的怀念》,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就将“怀念的秋天”和“秋天的怀念”品读后进行想象活动的设计。先请学生品读想象“怀念的秋天”会是怎样的情形,学生会想到秋天里飘落着黄叶的小路、从北向南的雁阵、秋高气爽的蓝天、金黄的稻田等等景色。非常美的生活表象,既检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对原课文题的理解做出了区别的暗示,为更好理解题目埋下暗线。将秋天的怀念预设想象,水到渠成地想到秋天的景物、人和事都成了深深的怀念。再将怀念的感情读出来,浓浓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带着不同体验进行的朗读正是通过想象培养得到的。可见,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品味语言的韵味和推进预设场景。
再譬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课文题目。看完内容后,了解这个题目的来历后,试让学生换换课文题目,并展开想象,许多学生会想到这样的题目还可以改为《父爱》《父亲的声音》《父亲的鼓励》《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等等,随后再次展开想象,针对自己要表现的主题,展开想象,删减内容,续编故事,课上,由于时间有限,由学生讲述内容,老师补充。如《父爱》,可以将笔墨放在对父亲描写上,体现父亲面对儿子的困境,那种强制压抑着的焦虑、冷静、镇定的心情,父爱的深沉、理性、潜移默化对儿子进行男子汉塑成教育等等。《父亲的声音》中将父亲一次又一次的鼓励在儿子心中产生的涟漪描写出来,以此打动读者,明白父亲的出现、父亲熟悉、亲切或冷静的声音给儿子的变化。《父亲的鼓励》可以详细描绘出父亲的为人,并将平时儿子对父亲的印象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在儿子真正遇到困境时,父亲的鼓励给儿子带来的所有心理的变化,可设计为一篇励志作文。《我终于战胜了自己》中就要强调“我”的变化,经过反复思索,心中想回家的愿望战胜了心中的恐惧,终于鼓起勇气往上爬,最终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回到家。父亲这个人物就完全没有出场的必要了。可见,想象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深入文本自主说话训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还可以明确文章内容是要扣住题目的,题目可以决定材料的详略重点。
二、换位作品人物进行想象活动的设计
还是用窦桂梅老师亲授的《秋天的怀念》为例,在给学生分析史铁生“我”活着还有什么劲儿!原来活蹦乱跳的,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发这么大的脾气,此时的他的确很痛苦。要是他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哥哥,妹妹,面对他这副样子,你会怎么做?在这个想象活动设计的环节中有四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示了他们的想象,都集中在劝与安慰上,在劝与安慰中,细节各有不同,有的从对方的身体健康出发、有的从激励对方的志向出发、有的从心理感受出发等等,学生在劝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关注他人从而反思自我成长的思想历程。但窦老师的这个想象活动的设计的效果并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母亲,将自己的“劝”与母亲的劝进行比较,面对儿子,母亲的做法是什么?怎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形象?可见,在换位作品人物进行的想象活动并不是独立的、可有可无的,而是为后面的课堂教学——进一步体会母亲毫不张扬的爱埋下伏笔。
人物說话时的不同情态,常常折射出人物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这个想象活动设计的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点评不同的“说”,把握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窦桂梅老师的换位想象意在自然引导和体现母爱这个形象的伟大。事实上,想象力的培养不止于此,还将激发出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的提升。
再如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中,在重点阅读22—47段,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时,读出人物特定情态下的语气、心理之后请学生找出相关语气,通过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说一说人物的性格形象。此时此刻,学生非要换位思考不可,边用自己的体会朗读,边说如果自己这样说的心理会是什么,从这里来看出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既可以归纳出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又能明确他们不能摆脱社会阶层的特征的可怜、无奈。可以让学生思考深刻起来,从而推出他们的社会原因是“穷”导致的。
三、置换细节描写展开想象活动设计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细节置换是如何也回避不了的。
譬如,在对林莉写的《小巷深处》的教学中,许多同学都发现文中多次出现了“竹棒”。对于这个看似信手拈来,无关紧要。但实质上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个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在设计想象活动环节时,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出现了七次的竹棒,并进行朗读比较,发现表述上的差异,其实,作者用的修饰词并不多,但频率却高。那么,让学生展开想象,有没有更好的替代物,是不是对“竹棒”的描写可以删掉。有些好奇的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可以写头发,比如头发由墨如黑到白如雪,从而体现母亲的劳累和无私;有的说可以写衣服,比如母亲一年到头的几件打着补丁,颜色已经分不太清楚的衣服;有的说可以写母亲由温柔、平滑到坚硬、粗糙的双手等等,孩子们的想象在翱翔,教室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声音。这样看来,这个竹棒的确是可以用其他细节描写来替代置换的。此时,老师再提醒学生,为什么作者要选择用竹棒?是不是有什么隐含的内容在背后?大家冷静思考一下,如果你们的作文是为了表现母爱,你会选择什么?是“竹棒”吗?通过比较,有同学想到竹棒是用来帮助养母探路用的,别的母亲不用的,但却符合养母身份,很重要;有同学认为这表明是养母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的竹棒,但在有段时间养母有我就不用竹棒了,这说明竹棒也代表了我;当“我”爱“我”的家时,“我”帮助妈妈,于是妈妈不需要竹棒;当“我”嫌弃“我”的盲母时,养母只能从新拿起了竹棒——因为没有“我”为她指路了。尤其是结尾还有一处描写,当“我”最终发现母亲就在学校外时,“我”看到母亲只能那孤苦伶仃的,用“不知冷热”的竹棒,这是“我”对自己良心的拷问:我是个人,但为何我却也不知冷热?等等。通过置换这个细节描写,可见,学生从想象活动出发进行的比较,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良苦用意,同时为自己写作也提供了一定指导。
事实上,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想象的课堂,语文阅读应该是插上想象翅膀的阅读。学生在想象中体会情感、健全思想、弥补阅历,在想象中感受人物品质道德、比较优劣、写作用心。在想象中提升分析品味语文阅读的能力,在教学范围内培养奇思妙想的孩子正是我们这个变革时代的需求。这更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的匠心独运,埋头钻研,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案例,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艺术的氛围。
李辉,上海市惠民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