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邂逅”

    陈芳

    【设计理念】

    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点。选择科学实验作为激发孩子习作兴趣的切入点,原因很简单,因为科学的世界里有无数奥秘,而且能极大地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我把充满神秘色彩的科学实验引入到习作教学中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更能激发起他们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能把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详有略地记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我们怎么让气球鼓起来?

    生1:当然是吹喽。

    生2:还可以用打气筒打。

    师: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没办法。

    生2:一时想不出来。

    师:老师这里就有另外一种充气法哦!

    生(睁大眼):真的吗?

    师:当然是真的!既不是吹也不用打气筒,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吹气球是孩子们熟悉又喜欢的活动,但还有大家不知道的吹气球方法,这极大地引起了學生的兴趣。】

    二、介绍两位“嘉宾”

    师:为了完成今天这个任务,我们首先请出两位嘉宾,一位是小苏打,大家看看它长什么样?(把小苏打倒在一个小盘子里)

    生1:像面粉。

    生2:跟淀粉差不多。

    生3:是一种白色的粉末。

    师:对,它是一种白色的粉末状物体。你对它熟悉吗?

    生1:我喝过苏打水。

    师:哦,苏打水是一种很好喝的饮料,里面就含有小苏打。

    生2:我妈妈用小苏打做过馒头。

    师:你是个有心人。是的,食用小苏打可以用来做食物膨松剂,面包或馒头变得松软它功不可没哦!其实小苏打的妙用可多啦!比如可以用来清洁和美容,刷牙时加点小苏打可以让牙齿变白,放鞋子或冰箱里可以去除异味,还可以用小苏打来清洁家具等。看来我们的第一位嘉宾真是宝呀!接下来我们请出第二位嘉宾(拿出白醋,请几位学生闻一下),你来闻一下。

    生1:好酸呀!是醋。

    生2:酸。

    生3:老师,这也太酸了吧!

    生4:哈哈,我感冒了,闻不到。

    师:是的,第二位嘉宾是白醋,提起白醋大家都不陌生吧!

    生1:白醋可以做菜。

    生2:白醋可以用来洗衣服,有一次我看到我妈妈用过。

    师:你妈妈真厉害,用白醋来洗衣服不但能洗得更干净而且可以保持衣服原来的色泽,这是一种科学洗衣方法。我们平常家里用的肥皂是碱性物质,而醋刚好可以中和它,我在家里洗羽绒服就是用这种方法。

    生3:白醋可以用来消炎,我上次手肿了,就涂白醋。

    师:你知道得真多,的确,我们这位白醋嘉宾的功效也很多,美容、养颜、减肥、消炎样样都在行。好,咱们今天的两位厉害的嘉宾已经都请到场了,那么当它们俩相遇,来一次“邂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跟气球又有什么关系呢?请你来猜一猜。

    生1:我猜它们会发生反应。

    生2:我猜它们之间会互相溶解然后产生气体。

    生3:然后气球就鼓起来了。

    师:哇!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事实来说话吧。

    【设计意图:小苏打和白醋是这次约会的主角,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非常必要,利用嘉宾的身份把它们请出场增加趣味性,同时让学生对这次“邂逅”进行猜测,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三、美丽的“邂逅”

    师:为了方便观察,白醋我已经把它灌入透明的塑料瓶,因为白醋容易挥发,所以我们给瓶子盖上盖子,接下来我们要把小苏打灌入气球,然后等一下把气球套到瓶口上,可是气球太软了,小苏打又是粉末,很难灌,谁有妙招?

    生1:老师,用小勺子。

    生2:老师,我有办法,用纸做个小漏斗吧!

    师:真聪明,这办法不错,咱们试一下。哪位同学来做个小漏斗?

    (不一会儿,有两位学生拿来了小漏斗。)

    师:请同学来帮一下忙,嗯,这漏斗不错。(师生共同努力把适量的小苏打灌入气球)

    生:老师,小心。

    师:好,小苏打不乖。我来抖一下漏斗。我们小心谨慎,终于把小苏打灌入了气球,要多灌点,一般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最好是1∶2。接下我们给瓶子戴帽子啦!(把气球套上装有白醋的瓶子上)看一下现在这个戴上气球帽的瓶子像什么?

    生:像个圣诞老人。(全班哄堂大笑)

    师:真的很像!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哦!下面大家眼睛要睁大了,见证奇迹的时刻要来了,小苏打和白醋就要开始约会了。(示意学生安静下来,然后举高瓶子,正面朝学生)

    生1:哇哇,冒泡了。

    生2:看瓶子里,气泡快满瓶了。

    生3:大家看气球鼓起来了。

    (示意学生再次安静下来,把瓶子拿到一个个学生耳边。)

    师:有发现吗?

    生1:听到声音了。

    生2:嗯,我也听到了。

    生3:对,有“吱吱吱”的声音。

    师:大家来看圣诞老人的帽子。

    生:鼓起来了。

    师:老师没骗你们吧!谁来摸一下这个瓶子?

    生1:老师,我来!好冰呀!

    师:你再摸摸,瓶子上半部分。

    生1:下面比上面要凉。(然后让更多学生感受一下)

    师:孩子们,这次约会终于结束了。现在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小苏打和白醋的这次美丽“邂逅”擦出了哪些爱的火花?

    生1:它们发生反应,冒出大量气泡,吹鼓了气球。

    师:还有呢?

    生2:冒泡时发出“嗤嗤嗤”的声音,而且瓶子变凉了。

    师:嗯,不错,大家观察得挺仔细的,发现了这么多,没想到两位嘉宾的这次约会擦出了那么多爱的“火花”,我们要恭喜它们哦!(学生们开心地笑了)

    【设计意图:把小苏打灌入气球,再进行实验操作,使实验的过程更完整,同时让学生目睹实验的过程以及发现实验所产生的几种现象,以此作为这次“约会”擦出的“火花”,增加趣味性。】

    四、探明真相

    师: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苏打和白醋的这次约会会擦出这么多的火花?谁来分析一下原因。(没人举手)看来得老师来揭秘了,其实大家知道白醋是酸性物质,而小苏打是碱性物质,酸和碱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而且会产生大量气体,气球鼓起来全靠它哦!

    生1:老师,我知道这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你怎么知道?

    生1:我好像在哪一本书里看到过。

    师:是个有心人。据目前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这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大家不信可以回家去做一下这个实验,然后把这个气体收集起来,用点燃的火柴去验证一下,火柴如果灭了,就说明这个气体里有二氧化碳。人们利用二氧化碳能灭火的特性制造了灭火器,当然,这是题外话。

    【设计意图:科学很神秘,但當揭开秘密之后就会真相大白,所以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奥秘特别重要。】

    五、自主习作

    师:这次约会是多么与众不同呀!咱们要把这次美丽的“邂逅”记录下来。那该怎么记更好呢?谁有妙招?

    生:老师,我们还用你教我们的老方法,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次约会的过程写详细。

    师:学得不错嘛!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可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作文。

    师:是的,两位嘉宾、约会、美丽的邂逅、擦出爱的火花等等,其实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留心到咱们一直在用修辞手法上课。刚才两位同学给了我们友情提示,非常感谢,当然咱们班高手如云,老师相信还有许多妙招,那就拿出你的实力,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作,让习作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

    附:学生习作

    美丽的“邂逅”

    季涵阳

    说起气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吹气球是我们的一大乐事。吹气球的方法呢,大家想到的想必只有用嘴吹或用打气筒了吧!其实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第三种吹气球的方法。

    首先我要请上四位嘉宾:气球、白醋、小苏打、一个空瓶子。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物质却能组成一个“新型打气筒”哦!这是一个浪漫的故事:一天,白醋王子邀请小苏打公主去自己的宫殿做客,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白醋王子早早地来到约会地点等候。而小苏打公主坐着“豪车”——气球姗姗来迟。公主从天而降与王子相遇了,擦出爱的“火花”,在王子的宫殿里冒出了许多美丽的泡泡,差不多大半个宫殿都沉浸在玄幻的泡泡之中,接着传来了阵阵“吱吱吱”的美妙声音,似乎在为这次“约会”喝彩。最神奇的是不一会儿公主的粉色“豪车”竟然鼓了起来!当一切归于平静时,整个宫殿一片凉爽。

    好了,故事讲完了,咱们言归正传,白醋和小苏打这次相遇真的造就了一种新型“打气筒”,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就让我来为大家揭开这次“邂逅”神秘的面纱吧!原来白醋是酸性物质,而小苏打属于碱性物质,当他俩相遇就会发生激烈的反应,而这次反应能产生一种新的物质,据实验证明,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当气球里充满了二氧化碳,气球自然就鼓起来了。怎么样?如果你也想见识一下这样的“奇观”,就去动手试一试吧!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