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育活动课中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反馈

    高达维

    

    〔关键词〕课堂反馈;心育活动课;实效性

    在心育活动课上,学生的活动和讨论环节占据课堂的很大一部分,而在此时,教师的课堂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育活动课的本质是大团体辅导,它与普通的班会课、品生课的最大区别在于“辅导”二字,因此它需要教师尽可能运用“辅导”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专业化技术,而这些专业化技术就表现在心理教师平时的课堂行为中。教师的课堂行为包括教师的课堂动作与语言,课堂反馈便是教师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分享的实效性、辅导的有效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的课堂反馈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验与感悟的深度。

    一、教师反馈的概念

    反馈本来是控制论的概念。它指的是操作不只依靠中央操纵台的指令运行,它本身的状态又作为一种新的信号“返回传入”,使操纵台对操作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这个概念后来被引入心理学中,具体是指神经冲动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到效应器官,引起效应活动;效应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对有机体的刺激物,引起传入神经冲动。心理学把这种效应活动所引起的“传入冲动”也称为反馈。在教学环境中,反馈通常指为了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而对其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发回的信息。综上,我们可以将教学中的反馈定义为“学习者得到来自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关于某一学习任务完成得是否成功的评论和信息”(Richards J.C.,2002)。

    在心育活动课中,“反馈”又称“回应”“回馈”,是最常见的反应技术。它是指辅导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后,以轻微点头、关切地注视、轻声应答以及简短的语言来表达对发言学生所说内容的关注、理解、引导、拓展。理论上,“反馈”应该是适时的,避免过度介入和喧宾夺主,只需要起到鼓励学生进一步分享、互动的效果即可。但纵观现在的心育活动课,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何让教师的“反馈”真正起到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不良”课堂反馈及解析

    与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角色相比,心育课堂中教师已经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扮演着更多不同的角色,如引导者、示范者、辅导者、促进者等。但目前的心育活动课堂上,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利用反馈将学生的“课堂生成”引回自己原先的“预设”。这样的反馈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笔者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自身的实践,对目前心育活动课上的“不良”课堂反馈作了以下思考。

    1.课堂上教师单独控制反馈,使反馈流于形式

    课堂中的反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学生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心育活动课中的游戏体验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分享,决定是否就一个问题继续讨论或是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问题。同时教师给予学生的分享一定的引导,启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主动、积极地利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教和学。而在当前的心育活动课中,教师往往单独控制课堂反馈,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如一个游戏体验之后,教师提问,学生分享,教师再根据之前的“预设”进行总结。“预设”是教师的辅导目标、设计思路、活动安排等,“生成”并不是答案,而是学生现场的感受、争论的观点、生动的案例等,并不是所有“预设”都要“生成”或是“生成”一定要一板一眼符合之前的“预设”。我曾经在上“集中注意力”一课时,让学生总结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当一名学生说出“要慢慢看”的时候,我给出的反馈是“他的意思是眼睛看仔细”,课后我觉得这样的反馈过于牵强,只是我单方面的控制反馈,把学生的“生成”带入我课前的“预设”,这样的反馈过于形式化。

    2.对学生的课堂“生成”,反馈过于简单,学生不能根据反馈感受活动的内涵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处理学生的回答时,做法往往过于简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二是不置可否;三是不适当地打断学生的发言。但在心育课中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应给予学生有效反馈,否则学生将无法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我曾听过一节关于“男生女生大不同”的课,教师让学生就“如何开展班级大扫除”进行人员安排。教师预设的原意是:男孩子力气大可以提水、女孩子细心可以扫地。但有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刚好是相反的,教师给出的反馈是“这样安排不合理”。这样的反馈其实是一种主观判断,不仅不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且没有把握好这一次的课堂“生成”,来探究学生这么安排到底有什么原因。类似这样的课堂提问与回答只是流于形式,一味跟着教师的预设走,不能真正发挥反馈的作用,学生的真实想法不能得到体现。

    正如钟志农老师提到的,在心育课上,“有分寸的言语参与”是教师必须要把握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三、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活动进行反馈

    心育课上从不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这种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也是一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过程。在实践中,有效的“反馈”应该起到以下作用。

    1.教师的反馈是一种内容及情感反应

    为了表达教师对某个学生发言的理解,教师往往会在听完该学生的发言之后,以更为清晰、准确、妥贴的语句重新描述对方传递的信息,将其反馈给对方。刚入职时,在课堂上我总会不自觉地重复学生的发言,而后发现这样的反馈没有效果且浪费时间。真正的反馈应该经过教师自己的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加工之后再表述,反馈的内容应该比原来学生给出的信息更精炼、浓缩、清晰,让其他学生明白之前这个同学表达了什么,也让发言的学生感受到被教师所理解。

    教师选择学生回答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言语将其表达出来,最好是引用回答者言谈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

    例如,在“当友谊之舟起颠簸”一课中,有位学生在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时,说道:“我和A同学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学习玩闹一年多了,但这时候A同学又和B、C同学也成为了朋友,B同学喜欢和我成为朋友,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但C同学不喜欢我,和我有矛盾,还影响到我和A同学的友谊。所以我们四个人之间的友谊很奇怪,我觉得这样的友谊很烦,甚至还影响到我的学习。”当时学生说了一系列话,大家都听蒙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当时选择利用板书,将他们几个人的关系用线形图一一呈现,作为一种清晰化、明朗化的内容反应,再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反馈,如:“你认为你和A、B同学是好朋友,和C有矛盾,而这个矛盾会影响到你和A、B同学的友谊。”一句话让课堂上的学生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以简明的方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让其他学生明白该学生回答的主要内容。

    同时,教师在反馈中还要准确把握学生发言背后隐含的情绪、观点的本质信息。“情感反应”指教师用心去关注和理解团体中某个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并通过教师自己的语言、表情、姿态、语气语调、动作等来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的情绪情感状态。一般而言,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如在反馈中,教师可以多用“你感觉……”或者“我感觉……”这样的句式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情感。例如:“你认为C同学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很愤怒、无奈,是这样吗?”情绪反应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将无法清晰表达出来的情感,通过教师的反馈,变成自己能更清晰识别和觉察到的一种情感线索和情绪体验,有助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自我探索。

    2.教师的反馈是一种澄清(问题具体化)

    具体化(concretenes)在心理咨询中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而在心育课堂上,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有些高年级学生在活动分享时,出现内心矛盾,混乱、冲突、茫然而导致言语不清、辞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这时候教师就要以合适的“反馈”来加以澄清,澄清学生所表达的模糊不清的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以帮助发言学生整理出准确想法,聚焦核心问题。

    如课堂上在对“班级里谁的朋友多”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时,有个学生说道:“班上的同学都对我不好,我没有朋友也不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若是在其他课堂上,想必教师对他的反馈只能起到一种安慰效果。当时,我对他的反馈是:“你说班上同学对你不好,是谁对你不好?在哪些事情上对你不好?你能举一些例子吗?”该学生一开始讲不出话来,后来经过引导举了两个例子,原来是有几个学生喜欢和他开玩笑,弄得他有些难堪;他想交一两个知心朋友却又屡次失败。

    经过分析,我发现其根源在于过分概括化的思维,一是把个别人扩大到全班同学,二是把开玩笑当作是对自己不好。这样一来就会影响他对同学、对集体的看法,对人际关系产生不良评价,并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因此接下来我给出的反馈是:“只是部分同学对待你的方式让你不能接受,而不是全部吧?”该学生当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情绪上有些平复,课后他主动和我谈及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将个别的、特殊的经验上升为一般的结论(泛化)后,就会强化原有的经验,用这样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使矛盾扩大化,问题复杂化。若当下教师给出的“反馈”是批评、安慰等,并不利于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反而会激发更多的人际矛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利用“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澄清自己真正的想法。但毕竟是在课堂上,我们无法对一个案例作过多的探究,只能通过适当的“反馈”引导学生思考,课后再进一步辅导。

    此外,低年级学生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时,容易出现过于笼统、模糊、概括化的表达。此时,教师要通过开放式的反馈语句进行发问,将模糊的问题具体化,将过于概括的问题形象化,尽可能澄清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等信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或经验作进一步探索,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有意义的信息,促成学生的自我了解。

    3.教师的反馈是一种抛砖引玉

    在心育课上,教师通常会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提问与回答、小组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而在活动分享中,教师的反馈应该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引导”是为了鼓励学生进一步开放自己,深入探讨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也为了聚焦问题和纠正偏颇。常用的方法有“追问”。学生在分享时经常有一些现场生成的答案是无法预设的,而追问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自我,或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更具体的事实,或是为了协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新资源、新策略,调整负向认识,建立改变自己的新目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追问?首先,要认识追问要达到什么目的。

    如在“帮助他人”一课中,我提出问题:“帮助他人,你收获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收获了他人的夸奖。”我继续追问:“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回忆当时帮助他人的情景,激发心中的快乐感受,同时把这份感受传递给其他学生,让其他学生通过共情有所体验。这样追问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帮助他人的欲望,从而达到课程预设的目的。同样,在这个问题中,有学生回答:“帮助他人可以给别人带来光明。”这个回答很笼统,学生很难解释什么是“光明”。这时候教师就应该继续追问:“你的意思是你的帮助带给他人希望吗?你还记得当时你帮助他人后,他人脸上的表情或行动是怎样的吗?”从而引导学生继续分享,将自己的回答具体化。这样追问的目的在于:阐释一些过于空泛的答案,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事实。但在追问时要注意方式,如不要过分着急,不要连续追问,这会让学生感到压力而无法回答。

    教师的反馈有时还要起到“聚焦”和“纠偏”的作用。因为学生参与活动的投入程度不一样,在讨论分享的时候有时会出现跑题、偏题的情况。有时学生发表的观点会出现偏颇或者负向认知,带来消极影响。这时教师就要利用反馈,将学生的话题引入“正轨”。如在“生气了怎么办”一课中,我提问:“生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有一个学生回答:“打人。”第一次出现这种回答的时候,我没有及时反馈,因此接下来的答案都是和打架、骂人、吵架之类的有关,不利于课堂的继续进行。所以,我在第二次出现这种回答时进行了引导,问“除了打人,你还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法吗?”“打人的时候可能当下觉得很痛快,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呢?”“你说的打人,打的是什么人呢?是不是像沙包一样的假人?”这样的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话题朝向课程预设的目标发展。

    四、总结与思考

    雅各布斯在谈到心理辅导团体中领导者的功能时指出:“领导者有时是作为教育者,有时是作为讨论的推动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些知识,还要作为整个课堂的推动者,引导学生分享,让问题深入,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悟。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应该着眼于从情感、内容等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的意义。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人民小学,厦门,361004)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