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方发展 服务社会需求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业于燕山,发展于大兴。建校32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相结合,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校。
作为大兴的驻区高校,学校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开拓思路,大胆实践,逐渐摸索出了“学校统筹、院系实施、学科支撑、教师参与”的社会服务新模式,将“融入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熔铸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回顾近几年学校在校地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得益于做好了以下几点:
明确服务思想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主力军,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处理好服务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进而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一流大学,是地方大学面临的重大课题。牢固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学校党政充分认识到,地方大学应当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充分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肩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转变传统服务观念,明确了在服务中提高质量、在服务中实现战略发展的思路。
为此,学校党政高度重视服务社会工作,并把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当成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来抓。学校将“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推动校地合作的深入发展”这一课题列入了年度工作要点中,并在全校开展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中引导师生积极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和思考,激发出师生投身社会服务的热情。
在这一发展思路指导下,学校结合紧紧抓住大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主动提出了“贴近地方、服务地方、融入地方”的服务思想。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落实《规划纲要》以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指示精神,积极实施《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与地方合作的工作意见。通过在服务中提高质量、在服务中实现战略发展,学校克服了地方高校同质化倾向,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融入服务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找准服务方向
服务思想确定后,找准服务方向至关重要,这是校地合作实施的关键一环。找准服务方向不能“等、靠、要”,让地方上门找服务。要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走向,走出书斋、走出校园,并积极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发展社会。近年来,学校主动深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通过了解地方、融入地方、研究地方,并通过调研和分析等方式来找准地方的创新需求,以此来明确自己的服务方向。
“彩虹工程”就是学校在上述服务思想的指导下,与大兴区开展合作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一载体,学校紧扣大兴发展实际需要,先后与地方合作开展桑叶高附加利用项目等。2009年,学校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在大兴新材料基地合作成立北京菲宝丽华环保塑胶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回收塑料等废旧资源的“绿色化”再利用。通过深度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社会服务,逐步摸索出“以效益促科研、以科研带生产、以生产助教学”的产学研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运作,使学校在实现自身办学价值的同时,既赢得了办学资源、开拓了办学空间,又增强了办学能力、激发了办学活力,实现了地方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十二五”期间,大兴将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形成“一区六园”产业布局。学校充分结合自身的人才优势、理论优势、地理优势,动员经管人文科学研究力量,以“智囊团”的身份,面向大兴区政府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为大兴开展各类咨询服务,提供决策建议。
随着地方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如何应付新的社会管理工作,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实际问题。对此,学校人文科学院在与大兴区开展合作的过程中,敏锐地把社会工作作为合作的切入点,把研究的目标放到新兴的社会工作领域,并与大兴区社会工作委员会达成建设双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人文社科学院作为大兴区社会工作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储备基地和培训基地,为大兴区社会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持;大兴区社会工作部门作为人文社科学院教师社会实践、学生实习的实训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实践支持。两者的合作内容全面,模式新颖。
为开展地方“十一五”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的20余名研究生在教师带领下组成调研团队,走访了大兴区13个镇78个村,发放调查问卷1,200多份,广泛调研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能情况。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合理规划。为了解企业耗能情况,学校师生深入大兴工业企业,先后走访包括石油加工、食品制造、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在内的26家企业,了解它们的能耗状况和节能改造意愿,为地方政府制定“节能降耗实施方案”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实践检验和社会资源,巩固了自身的优势,突出了办学特色,通过不断探索、追求,实现了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培育服务力量
地方高校的服务社会能力有限,因此在服务社会方面,要注意发挥特色优势,培育服务力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学校大力提倡实践育人,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根据地方经济的需求,重视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教育工作,努力探索合作教育,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不断赋予合作教育新的内涵。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协调发展,注重各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学科的整合与交叉促进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以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依托,侧重化学制药技术与工程,面向现代制药领域和相关经济领域,重点培养交叉学科的应用人才。对接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并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签约企业接受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给予实践基地支持;学校聘请签约公司总工程师等担任相应专业兼职教师。双方合作对学生开展“3+1”培养模式,形成了一种新颖的学校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就业、单位储备人才的合作模式,为学校人才梯队的建设增添了活力与动力,带动了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实现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培养观。
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理论需要,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坚持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各种培训活动。学校各单位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种面向大兴区的培训活动,组织相关学科人员集体参与。此外,学校还与地方单位共建了人才实习培养基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校逐步将原先零散的合作状态规模化、制度化、规范化,着力形成了学校整体服务合作大局的观念,为“人才强校”战略的推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拓宽服务外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各种社会问题深刻演变,地方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有需求,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策理论、人才培训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广泛的社会服务需求。大学必须由单一科技领域的服务模式向多领域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全方位的互动服务体系,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宽广的服务。
为此,学校通过调研分析和与地方交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社会需求,整合学校相关力量开展全面的社会服务,真正步入社会发展的中心,担当引领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使大学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动力场”,成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器”“转化器”,成为创新经济的“催生地”“试验场”,成为文化传播的“辐射源”“助推器”。
近年来,学生工作部门根据学校师生特点,针对地方社会需求,在重大活动、村官就业、社会服务、支教活动、奉献爱心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例如,为大兴区开发警务人员培训考试系统;组织学生在大兴区开展艺术表演下乡活动,把各种文艺节目带到农村,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与大兴区打工子弟小学合作长期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与大兴区妇联联合,为小学生进行体育培训;与大兴区疾控中心联合开展“十进活动”,走进社区、宾馆、商场等,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和甲流预防宣传;开展校园献血活动、急救医疗培训、中华骨髓库捐献活动;开展爱心捐物活动,组织大学生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组织阳光行动,关爱残疾儿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2009年国庆庆祝活动中,学校学生还代表大兴区出色完成了各项服务任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组织新颖的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服务”的内在深意和外延扩展。
此外,学校还与大兴区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交流,在基层党支部共建、村官选拔、“红色1+1”、干部挂职、干部公选等方面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合作交流成果,对促进双方深入合作起到积极作用。10年来,学校坚持与大兴地方开展城乡“手拉手”党支部共建活动,通过项目合作、文化交流、支部学习交流等方式开展共建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2007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与大兴区联合选拔99名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开展对口服务。2009年5月,学校还承办了大兴区选聘大学生“村官”供需见面双选会,承担了14个镇、242个“村官”岗位共1,680名大学生的面试组织工作。
完善服务保障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在高校与区域互动的基础上,需要双方广泛寻求共识,加强合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为此,需要在高校与区域中的政府、企业之间建立总体的组织平台,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以加强统一协调,促进系统整合。
2010年10月,学校与地方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真诚合作、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促发展”的原则,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动大兴经济社会新发展、促进大兴和谐社会共建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等3个层面入手,全面推进校地合作工作,内容涉及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教育培训、社会建设、干部交流等9个方面,并将“融入地方、服务社会”的理念熔铸每一个落地合作项目中。
为完善工作体系,建立校地合作工作模式,学校专门设立机构统一安排部署校地合作工作。相关部门积极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主动对接地方相关委办局和各类产业基地及社会组织,广泛联络和凝聚各方人士,形成推进校地合作的有效格局。教学院系全面负责校地合作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实行社会服务工作一把手工程,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切实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技术转化、项目合作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校地合作。
为创新服务机制,形成校地合作的工作合力,学校将校地合作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单位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中,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考核评价标准,增强了教学院系、学科团队和师生推进校地合作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推进校地合作、共同参与社会服务的整体合力。
为创设服务环境,建立协调机制,保障校地合作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加快了社会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将社会服务理念外化为工作制度,形成推进校地合作的制度保障。通过设立校地合作专项基金,保障公益性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校地合作工作的有效运行;建立校地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决定年度合作计划及重大合作事项;设立校地联席会议常设机构,督促检查合作项目的实施进程和实施效果;建立学校职能部门与大兴区相关委办局的沟通协调机制,研究具体合作方案和项目实施,协调解决合作进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地方政府也将校地合作纳入自己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区校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决定年度合作计划及重大合作事项,检查、监督合作项目的落实情况。设立校地联席会议常设机构,分设办公室,研究具体合作方案和项目实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开展项目合作。
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地方的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蔡桂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业于燕山,发展于大兴。建校32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相结合,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校。
作为大兴的驻区高校,学校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开拓思路,大胆实践,逐渐摸索出了“学校统筹、院系实施、学科支撑、教师参与”的社会服务新模式,将“融入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熔铸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回顾近几年学校在校地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得益于做好了以下几点:
明确服务思想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主力军,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处理好服务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进而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一流大学,是地方大学面临的重大课题。牢固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学校党政充分认识到,地方大学应当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充分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肩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转变传统服务观念,明确了在服务中提高质量、在服务中实现战略发展的思路。
为此,学校党政高度重视服务社会工作,并把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当成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来抓。学校将“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推动校地合作的深入发展”这一课题列入了年度工作要点中,并在全校开展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中引导师生积极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和思考,激发出师生投身社会服务的热情。
在这一发展思路指导下,学校结合紧紧抓住大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主动提出了“贴近地方、服务地方、融入地方”的服务思想。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落实《规划纲要》以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指示精神,积极实施《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与地方合作的工作意见。通过在服务中提高质量、在服务中实现战略发展,学校克服了地方高校同质化倾向,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融入服务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找准服务方向
服务思想确定后,找准服务方向至关重要,这是校地合作实施的关键一环。找准服务方向不能“等、靠、要”,让地方上门找服务。要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走向,走出书斋、走出校园,并积极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发展社会。近年来,学校主动深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通过了解地方、融入地方、研究地方,并通过调研和分析等方式来找准地方的创新需求,以此来明确自己的服务方向。
“彩虹工程”就是学校在上述服务思想的指导下,与大兴区开展合作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一载体,学校紧扣大兴发展实际需要,先后与地方合作开展桑叶高附加利用项目等。2009年,学校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在大兴新材料基地合作成立北京菲宝丽华环保塑胶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回收塑料等废旧资源的“绿色化”再利用。通过深度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社会服务,逐步摸索出“以效益促科研、以科研带生产、以生产助教学”的产学研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运作,使学校在实现自身办学价值的同时,既赢得了办学资源、开拓了办学空间,又增强了办学能力、激发了办学活力,实现了地方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十二五”期间,大兴将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形成“一区六园”产业布局。学校充分结合自身的人才优势、理论优势、地理优势,动员经管人文科学研究力量,以“智囊团”的身份,面向大兴区政府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为大兴开展各类咨询服务,提供决策建议。
随着地方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如何应付新的社会管理工作,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实际问题。对此,学校人文科学院在与大兴区开展合作的过程中,敏锐地把社会工作作为合作的切入点,把研究的目标放到新兴的社会工作领域,并与大兴区社会工作委员会达成建设双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人文社科学院作为大兴区社会工作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储备基地和培训基地,为大兴区社会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持;大兴区社会工作部门作为人文社科学院教师社会实践、学生实习的实训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实践支持。两者的合作内容全面,模式新颖。
为开展地方“十一五”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的20余名研究生在教师带领下组成调研团队,走访了大兴区13个镇78个村,发放调查问卷1,200多份,广泛调研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能情况。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合理规划。为了解企业耗能情况,学校师生深入大兴工业企业,先后走访包括石油加工、食品制造、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在内的26家企业,了解它们的能耗状况和节能改造意愿,为地方政府制定“节能降耗实施方案”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实践检验和社会资源,巩固了自身的优势,突出了办学特色,通过不断探索、追求,实现了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培育服务力量
地方高校的服务社会能力有限,因此在服务社会方面,要注意发挥特色优势,培育服务力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学校大力提倡实践育人,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根据地方经济的需求,重视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教育工作,努力探索合作教育,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不断赋予合作教育新的内涵。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协调发展,注重各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学科的整合与交叉促进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以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依托,侧重化学制药技术与工程,面向现代制药领域和相关经济领域,重点培养交叉学科的应用人才。对接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并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签约企业接受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给予实践基地支持;学校聘请签约公司总工程师等担任相应专业兼职教师。双方合作对学生开展“3+1”培养模式,形成了一种新颖的学校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就业、单位储备人才的合作模式,为学校人才梯队的建设增添了活力与动力,带动了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实现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培养观。
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理论需要,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坚持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各种培训活动。学校各单位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种面向大兴区的培训活动,组织相关学科人员集体参与。此外,学校还与地方单位共建了人才实习培养基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校逐步将原先零散的合作状态规模化、制度化、规范化,着力形成了学校整体服务合作大局的观念,为“人才强校”战略的推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拓宽服务外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各种社会问题深刻演变,地方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有需求,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策理论、人才培训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广泛的社会服务需求。大学必须由单一科技领域的服务模式向多领域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全方位的互动服务体系,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宽广的服务。
为此,学校通过调研分析和与地方交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社会需求,整合学校相关力量开展全面的社会服务,真正步入社会发展的中心,担当引领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使大学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动力场”,成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器”“转化器”,成为创新经济的“催生地”“试验场”,成为文化传播的“辐射源”“助推器”。
近年来,学生工作部门根据学校师生特点,针对地方社会需求,在重大活动、村官就业、社会服务、支教活动、奉献爱心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例如,为大兴区开发警务人员培训考试系统;组织学生在大兴区开展艺术表演下乡活动,把各种文艺节目带到农村,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与大兴区打工子弟小学合作长期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与大兴区妇联联合,为小学生进行体育培训;与大兴区疾控中心联合开展“十进活动”,走进社区、宾馆、商场等,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和甲流预防宣传;开展校园献血活动、急救医疗培训、中华骨髓库捐献活动;开展爱心捐物活动,组织大学生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组织阳光行动,关爱残疾儿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2009年国庆庆祝活动中,学校学生还代表大兴区出色完成了各项服务任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组织新颖的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服务”的内在深意和外延扩展。
此外,学校还与大兴区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交流,在基层党支部共建、村官选拔、“红色1+1”、干部挂职、干部公选等方面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合作交流成果,对促进双方深入合作起到积极作用。10年来,学校坚持与大兴地方开展城乡“手拉手”党支部共建活动,通过项目合作、文化交流、支部学习交流等方式开展共建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2007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与大兴区联合选拔99名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开展对口服务。2009年5月,学校还承办了大兴区选聘大学生“村官”供需见面双选会,承担了14个镇、242个“村官”岗位共1,680名大学生的面试组织工作。
完善服务保障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在高校与区域互动的基础上,需要双方广泛寻求共识,加强合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为此,需要在高校与区域中的政府、企业之间建立总体的组织平台,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以加强统一协调,促进系统整合。
2010年10月,学校与地方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真诚合作、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促发展”的原则,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动大兴经济社会新发展、促进大兴和谐社会共建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等3个层面入手,全面推进校地合作工作,内容涉及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教育培训、社会建设、干部交流等9个方面,并将“融入地方、服务社会”的理念熔铸每一个落地合作项目中。
为完善工作体系,建立校地合作工作模式,学校专门设立机构统一安排部署校地合作工作。相关部门积极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主动对接地方相关委办局和各类产业基地及社会组织,广泛联络和凝聚各方人士,形成推进校地合作的有效格局。教学院系全面负责校地合作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实行社会服务工作一把手工程,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切实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技术转化、项目合作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校地合作。
为创新服务机制,形成校地合作的工作合力,学校将校地合作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单位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中,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考核评价标准,增强了教学院系、学科团队和师生推进校地合作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推进校地合作、共同参与社会服务的整体合力。
为创设服务环境,建立协调机制,保障校地合作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加快了社会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将社会服务理念外化为工作制度,形成推进校地合作的制度保障。通过设立校地合作专项基金,保障公益性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校地合作工作的有效运行;建立校地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决定年度合作计划及重大合作事项;设立校地联席会议常设机构,督促检查合作项目的实施进程和实施效果;建立学校职能部门与大兴区相关委办局的沟通协调机制,研究具体合作方案和项目实施,协调解决合作进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地方政府也将校地合作纳入自己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区校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决定年度合作计划及重大合作事项,检查、监督合作项目的落实情况。设立校地联席会议常设机构,分设办公室,研究具体合作方案和项目实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开展项目合作。
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地方的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