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千年的生命思索
李冬元
【摘 要】苏轼的《赤壁赋》紧扣月夜泛舟的特定情景,借景抒情,因景喻理,把作者忧患于人生的巨大苦闷和超然于时空的人生喟叹,和盘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我们看到他在儒家与道家双重思想的影响下难以抉择的心灵的挣扎,从而了解他对生命的思索。
【关键词】解读;《赤壁赋》;生命思索;乐观豁达的胸襟
有人说,苏轼是一位“无往而不乐”的天仙才子。他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身处逆境,依然胸襟豁达,“豁达乐观”是他的灵魂。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游览黄州赤壁,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文中表现出作者身处贫困仍显乐观的人生态度。尺幅之间一波三折,写出了作者一段不凡的心路历程,这段心路实则揭示出苏轼达观的人生形态的三次转变,更指明了中国诗人想要超越自我的人生哲学之路。
文章开篇主要描写作者与客人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月白风清、雾气缭绕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澄碧境界,这也是主客悠闲自乐心境的真实写照。当然,文中“窈窕之章”的歌唱,“冯虚御风”与“羽化登仙”的幻想,也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苦闷。第二段开头“饮酒乐甚”句,紧承上文的“举酒属客”,继续描写主客泛舟时的欢快。但是,短暂的欢快终究掩饰不了内心的痛苦。接下来的“扣舷而歌”,显异于先前的民歌轻唱,折射出作者屡遭贬谪后知音难觅、身无所属的悲慨。况且“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音,更催化了这种情绪,使他原只依稀的困惑变得格外明晰。第三段,作者借客人之口尽情宣泄自己心中的苦闷,首先是人事沧桑的感慨,然后是壮志未酬的悲怆。
文章的重心在第四段。作者写景衬托悲凉心境,而写悲凉心境,正是为下文写乐观、旷达、对生命的思索、对人生的感悟作铺垫。这是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思索层面,也是文章主旨所在。身陷困厄的苏轼之所以能够积极地继续自己的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倦地跋涉,其原因是复杂的。这里有他所受文化教育的浸润,有他宏大抱负的支撑,……但最主要的是他在同自然对峙的过程中产生的顿悟。正是赤壁的江山风物触发了作者的慧根,敦促他不断同自己、同宇宙对话,引领他完成精神还乡的壮举。首先,作者从潮涨潮落、月盈月虚的角度立论,体悟到世间万物的变与不变都系永恒:“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从而呼吁人们不要因时空永恒而感喟自身渺小,而应将人生投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体系中进行全维的考察和观照,从而发现自身的力量与伟大。其次,作者认为在“物各有主”无法改变的制约下,人们必须正视现实,不纠缠于现实给自己带来的苦闷,抛弃虚妄与焦虑,让自己的思想休假,精神散步,真正落实“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未取”,才能倍感“造物者之无尽藏”的美好,人世的荣辱得失、忧愁快乐就构不成对人生的挤迫与催逼。
文章最后一段是写主体因为超脱而获得的一种感悟宇宙、人生真谛的“至乐”之境,是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思索的最高境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真正的极致状态的内心平和,这是躁动的心灵归复安静后于大自然中寻找到的永恒寄托。
苏轼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诗人的灵魂就像飞鸿,它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印,它惟一的使命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生命的国度里。他的诗文,既是文学的,同时也是哲学的,充满对人生、对生命的思索。
总之,苏轼在《赤壁赋》中假借主客问答的方式,表现出开朗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传达出作者超脱的俯察人生与宇宙之后的哲理参悟,他也因此而真正做到了无往而不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