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析
胡绪明 刘鹏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一是要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等教育主体之间实现协同配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二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时代元素等方面教育内容的协同整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学生成长需求的协同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教育、学科专业、校园文化以及新兴媒介等教育载体的协同联动效应,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1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91-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融入教育”)是近年來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融入教育”对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在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和《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15]4号)等相关重要文件中,就新形势下通过建立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优势,突破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深层瓶颈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则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由此可见,在“融入教育”过程中如何坚持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是当前高校坚持在改进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对“融入教育”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梳理分析,从教育主体的协同配合、教育内容的协同整合和教育载体的协同联动三个层面,就“融入教育”过程中的协同育人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旨在与学界同仁将这一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一、“融入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在此基础上,中央又进一步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融入教育”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融入教育”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和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呈现较明显的不均衡态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但近年来的相关调研数据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认同度呈现为较明显的不均衡态势。有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度最高,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最低。
2.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
调查显示,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倾向,并且呈现为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一方面,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注度情况来看,博士生最高,专科生最低,大体呈现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由高到低的排列态势;另一方面,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情况来看,硕士生最高,而博士生却最低,总体上呈现为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博士生由高到低的排列态势。
3.汉族与非汉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化现象
研究表明,不同民族中“非汉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相对较高而认同度却相对较低。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维度的关注层面,“非汉族”学生较“汉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要高;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个维度的关注度,“汉族”学生与“非汉族”学生关注度大体相当。
笔者以为,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融入教育”过程中缺乏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具体表现在:一是“融入教育”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知识传授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脱节现象;二是“融入教育”内容缺乏有机的协同整合,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与认同度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大学生群体中的民族、宗教、学历层次等差异性因素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分层次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三是“融入教育”载体缺乏有效的协同联动,导致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与学科专业的价值传递、校园文化的价值涵养、新兴媒介的价值渗透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效应,这也是掣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育主体的协同配合:实现“融入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有机结合
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思政课教师主要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辅导员则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因此,通过实现教育主体的协同配合,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解决“融入教育”的实效性不强问题。既要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优势互补作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同时,也要注重建立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1.建立思政課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各自优势,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整体水平。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协同机制,是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践教育活动,归根到底都由教育主体来完成。因此,通过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协同机制,切实改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两支队伍的二元结构,实现通过教育主体的有机融合推进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此外,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工作统领,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评价指标,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切实改变现行单一的评价机制,也是一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协同融合行之有效的途径。
2.建立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协同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共鸣。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将理想信仰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社会价值规范与个人多样化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生活化。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所具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不断绽放出来,大学生才能自觉地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外化为实际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外部牵引作用方能真正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要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关切,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产生了诸如贫富差距、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发展等息息相关而深受关切。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关切,将国家核心利益、社会核心价值和个人利益诉求三者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内在驱动作用。
三、教育内容的协同整合:实现“融入教育”的价值认同、文化涵养与时代气息有机统一
在“融入教育”过程中坚持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不仅需要在教育主体之间实现协同配合,更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协同整合。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主要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维度之间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时代元素之间进行有效的协同整合,实现“融入教育”过程中价值认同、文化涵养和时代气息的有机统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维度之间的协同整合
一项《关于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维度的认同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方面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维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予以科学设计和统筹安排;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一个集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道德规范为一体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根据对象需求的层次性作分类引导。不同的对象,诠释的重点、深度也应各有所异”。[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之所以出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关注度和认同度的错位现象,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要有区别地进行教学设计,增强教学针对性。相较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方面的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属于宏观层面的理想信仰,而不是一种具体的道德规范。因此,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关键在于坚持用“思想的方法”解决“思想的事情”,即在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的现实语境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彰显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力、解释力和话语权。调查还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民族、政治面貌和学历层次等差异性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具有不同程度影响。首先,相较于汉族学生而言,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相对较低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教学案例的设计要能够体现民族特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感;其次,相较于党员大学生来说,针对非党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相对较低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更加注重渐进式的情感教育,而对于学生党员,则应注重体验式的实践教育,积极促进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再次,相较于本专科大学生而言,针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较低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突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努力实现以价值观教育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在教学方式上要更加注重专题式、沙龙式的研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同整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重要性。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正是这个意义上,“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传统文化 ”。[4]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孕育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思想文化基因;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在较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坚持“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特质;中国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淀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坚持以“八荣八耻”重塑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思想基础。此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这个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诸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许多突出的难题,而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则蕴含着化解这些难题的丰富智慧。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则为当代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生态文明理念,化解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祛除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等提供了深刻的思想智慧;中国人自古就推崇“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和平思想则为当前人类根除霸权主义,化解武装冲突,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智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代元素有机融合
一些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既需要从传统文化中萃取深厚的民族文化滋养,同时也需要赋予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色,以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接受度。比如,韩国一方面注重将儒家文化中的“忠”、“孝”、“礼”等思想作为社会共同的道德标准以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庭伦理与韩国现代影视剧中的时装、美容、美食等时尚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在现代的时尚元素中演绎了孝顺父母、珍惜家庭、宽容体谅和诚信为本等传统价值观念的良好效果。因此,我们要既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滋养,同时也要注重将其有机地融合到时代元素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感,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前文有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情况的调研分析表明,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在较大程度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增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关键之点在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等最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元素有机融合起来,以鲜活的生活实践演绎抽象的思想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何等程度的解释力、生命力和话语权。此外,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和深刻发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时代元素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价值观念,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民族气质和时代气息。
四、教育载体的协同联动:实现“融入教育”的价值引领、价值传递与实践养成有机贯穿
实践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网络媒介等方面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积极作用。在笔者看来,如何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与学科专业的价值传递、校园文化的价值涵养与实践养成以及新兴媒介等重要载体的协同联动作用,对于提高“融入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努力实现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与学科专业的价值传递相结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两个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為生动的教学语言,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三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明确要求“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首先,教师对专业教育的价值传递功能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觉。长期以来,专业课程主要是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的载体,其价值传递功能尚未得以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掘。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改变把专业课程当作单一的知识性传授的教育理念,对专业课程内在的价值传递功能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这是专业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的思想认识前提。其次,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5]这也是体现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方法的重要载体。最后,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为实现专业教育的价值传递功能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专业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者和践行者,对专业教育的价值传递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更需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为其提供必要的体制机制保障。例如,通过建立专业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积极引导教师基于“授业—传道”教育理念注重发掘专业课程教学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同时也能改变学生单纯知识性的学习思维和心智模式,在专业学习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同,在科学研究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共鸣。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涵养与实践养成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包括空间载体、制度载体和文化载体等多方面要素,其中,精神文化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统领作用。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是对环境育人功能的经典阐释。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陶冶情操、砥砺人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明确提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利用文化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坚持大学精神的价值涵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弘扬大学精神结合起来。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蕴含着大学的历史传承、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凝结着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为校训、校歌、校徽等一系列的符号系统。深刻发掘校训、校歌、校徽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充分发挥校训、校徽、校歌的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功能,是实现校园文化价值涵养功能的主要体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要的方面就在于大学精神的价值涵养,弘扬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把弘扬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把大学的人才培养优势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优势,把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转化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坚持校园文化的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为大学精神的价值涵养功能,还体现为文化的实践养成作用,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文化的实践养成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对此也提出了“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的明确要求。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实践养成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纲”的理想效果。
3.发挥新兴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并且新兴媒介因其传播迅捷、覆盖面广、交互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而深受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喜爱。因此,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作为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性课题。充分发挥新兴媒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一要建立以校园网为主要平台,以微博、微信、QQ群、手机短信、楼宇电视等为载体的校园信息化网络传播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刊物等纸质媒体而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是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通过建立以校园网为主要平台,以校园官方微博、微信、QQ群、手机短信、楼宇电视等为载体的校园信息化网络传播系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搭建多元、快捷的传播载体,实现与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的协同联动效应。二要准确把握新兴媒介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载体。新兴媒介的特点不仅体现在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承载量大,还具有强大的交互性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介制作和传播的方式,使网络成为兼具信息发布、舆论传播和社会动员等功能为一体的“聚合器”。[6] 因此,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兴媒介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制作微视频、动漫短片、手机彩信等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将理论化、政治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符号化、直观化的传播方式,在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深处激起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此外,新兴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各种海量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快速通道,同时也滋生了诸如网络色情、暴力、谣言等負面影响。西方敌对势力正在把新兴媒介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阵地并对我国大肆展开舆论攻势,不断制造、散布各种虚假错误言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高校既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介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通过净化和优化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在各种信息流交互、多元价值观激荡的网络虚拟空间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3]汪永安,贺善侃.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层次性及语言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51.
[4]丁宏.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98.
[5]高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1.
[6]杨垚.新兴媒体背景下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31.
[责任编辑:张俊华]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一是要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等教育主体之间实现协同配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二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时代元素等方面教育内容的协同整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学生成长需求的协同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教育、学科专业、校园文化以及新兴媒介等教育载体的协同联动效应,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1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91-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融入教育”)是近年來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融入教育”对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在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和《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15]4号)等相关重要文件中,就新形势下通过建立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优势,突破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深层瓶颈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则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由此可见,在“融入教育”过程中如何坚持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是当前高校坚持在改进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对“融入教育”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梳理分析,从教育主体的协同配合、教育内容的协同整合和教育载体的协同联动三个层面,就“融入教育”过程中的协同育人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旨在与学界同仁将这一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一、“融入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在此基础上,中央又进一步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融入教育”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融入教育”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和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呈现较明显的不均衡态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但近年来的相关调研数据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认同度呈现为较明显的不均衡态势。有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度最高,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最低。
2.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
调查显示,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倾向,并且呈现为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一方面,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注度情况来看,博士生最高,专科生最低,大体呈现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由高到低的排列态势;另一方面,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情况来看,硕士生最高,而博士生却最低,总体上呈现为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博士生由高到低的排列态势。
3.汉族与非汉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化现象
研究表明,不同民族中“非汉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相对较高而认同度却相对较低。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维度的关注层面,“非汉族”学生较“汉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要高;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个维度的关注度,“汉族”学生与“非汉族”学生关注度大体相当。
笔者以为,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融入教育”过程中缺乏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具体表现在:一是“融入教育”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知识传授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脱节现象;二是“融入教育”内容缺乏有机的协同整合,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注度与认同度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大学生群体中的民族、宗教、学历层次等差异性因素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分层次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三是“融入教育”载体缺乏有效的协同联动,导致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与学科专业的价值传递、校园文化的价值涵养、新兴媒介的价值渗透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效应,这也是掣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育主体的协同配合:实现“融入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有机结合
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思政课教师主要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辅导员则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因此,通过实现教育主体的协同配合,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解决“融入教育”的实效性不强问题。既要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优势互补作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同时,也要注重建立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1.建立思政課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各自优势,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整体水平。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协同机制,是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践教育活动,归根到底都由教育主体来完成。因此,通过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协同机制,切实改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两支队伍的二元结构,实现通过教育主体的有机融合推进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此外,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工作统领,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评价指标,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切实改变现行单一的评价机制,也是一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协同融合行之有效的途径。
2.建立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协同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共鸣。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将理想信仰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社会价值规范与个人多样化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生活化。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所具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不断绽放出来,大学生才能自觉地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外化为实际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外部牵引作用方能真正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要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关切,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产生了诸如贫富差距、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发展等息息相关而深受关切。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关切,将国家核心利益、社会核心价值和个人利益诉求三者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内在驱动作用。
三、教育内容的协同整合:实现“融入教育”的价值认同、文化涵养与时代气息有机统一
在“融入教育”过程中坚持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不仅需要在教育主体之间实现协同配合,更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协同整合。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主要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维度之间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时代元素之间进行有效的协同整合,实现“融入教育”过程中价值认同、文化涵养和时代气息的有机统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维度之间的协同整合
一项《关于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维度的认同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方面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维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予以科学设计和统筹安排;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一个集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道德规范为一体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根据对象需求的层次性作分类引导。不同的对象,诠释的重点、深度也应各有所异”。[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之所以出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关注度和认同度的错位现象,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要有区别地进行教学设计,增强教学针对性。相较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方面的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属于宏观层面的理想信仰,而不是一种具体的道德规范。因此,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关键在于坚持用“思想的方法”解决“思想的事情”,即在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的现实语境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彰显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力、解释力和话语权。调查还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民族、政治面貌和学历层次等差异性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具有不同程度影响。首先,相较于汉族学生而言,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相对较低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教学案例的设计要能够体现民族特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感;其次,相较于党员大学生来说,针对非党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相对较低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更加注重渐进式的情感教育,而对于学生党员,则应注重体验式的实践教育,积极促进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再次,相较于本专科大学生而言,针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较低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突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努力实现以价值观教育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在教学方式上要更加注重专题式、沙龙式的研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同整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重要性。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正是这个意义上,“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传统文化 ”。[4]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孕育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思想文化基因;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在较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坚持“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特质;中国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淀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坚持以“八荣八耻”重塑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思想基础。此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这个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诸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许多突出的难题,而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则蕴含着化解这些难题的丰富智慧。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则为当代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生态文明理念,化解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祛除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等提供了深刻的思想智慧;中国人自古就推崇“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和平思想则为当前人类根除霸权主义,化解武装冲突,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智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代元素有机融合
一些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既需要从传统文化中萃取深厚的民族文化滋养,同时也需要赋予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色,以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接受度。比如,韩国一方面注重将儒家文化中的“忠”、“孝”、“礼”等思想作为社会共同的道德标准以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庭伦理与韩国现代影视剧中的时装、美容、美食等时尚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在现代的时尚元素中演绎了孝顺父母、珍惜家庭、宽容体谅和诚信为本等传统价值观念的良好效果。因此,我们要既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滋养,同时也要注重将其有机地融合到时代元素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感,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前文有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情况的调研分析表明,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在较大程度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增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关键之点在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等最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元素有机融合起来,以鲜活的生活实践演绎抽象的思想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何等程度的解释力、生命力和话语权。此外,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和深刻发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时代元素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价值观念,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民族气质和时代气息。
四、教育载体的协同联动:实现“融入教育”的价值引领、价值传递与实践养成有机贯穿
实践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网络媒介等方面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积极作用。在笔者看来,如何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与学科专业的价值传递、校园文化的价值涵养与实践养成以及新兴媒介等重要载体的协同联动作用,对于提高“融入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努力实现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与学科专业的价值传递相结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两个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為生动的教学语言,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三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明确要求“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首先,教师对专业教育的价值传递功能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觉。长期以来,专业课程主要是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的载体,其价值传递功能尚未得以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掘。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改变把专业课程当作单一的知识性传授的教育理念,对专业课程内在的价值传递功能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这是专业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的思想认识前提。其次,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5]这也是体现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方法的重要载体。最后,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为实现专业教育的价值传递功能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专业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者和践行者,对专业教育的价值传递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更需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为其提供必要的体制机制保障。例如,通过建立专业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积极引导教师基于“授业—传道”教育理念注重发掘专业课程教学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同时也能改变学生单纯知识性的学习思维和心智模式,在专业学习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同,在科学研究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共鸣。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涵养与实践养成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包括空间载体、制度载体和文化载体等多方面要素,其中,精神文化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统领作用。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是对环境育人功能的经典阐释。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陶冶情操、砥砺人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明确提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利用文化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坚持大学精神的价值涵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弘扬大学精神结合起来。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蕴含着大学的历史传承、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凝结着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为校训、校歌、校徽等一系列的符号系统。深刻发掘校训、校歌、校徽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充分发挥校训、校徽、校歌的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功能,是实现校园文化价值涵养功能的主要体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要的方面就在于大学精神的价值涵养,弘扬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把弘扬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把大学的人才培养优势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优势,把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转化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坚持校园文化的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为大学精神的价值涵养功能,还体现为文化的实践养成作用,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文化的实践养成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对此也提出了“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的明确要求。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实践养成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纲”的理想效果。
3.发挥新兴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并且新兴媒介因其传播迅捷、覆盖面广、交互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而深受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喜爱。因此,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作为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性课题。充分发挥新兴媒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一要建立以校园网为主要平台,以微博、微信、QQ群、手机短信、楼宇电视等为载体的校园信息化网络传播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刊物等纸质媒体而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是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通过建立以校园网为主要平台,以校园官方微博、微信、QQ群、手机短信、楼宇电视等为载体的校园信息化网络传播系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搭建多元、快捷的传播载体,实现与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的协同联动效应。二要准确把握新兴媒介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载体。新兴媒介的特点不仅体现在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承载量大,还具有强大的交互性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介制作和传播的方式,使网络成为兼具信息发布、舆论传播和社会动员等功能为一体的“聚合器”。[6] 因此,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兴媒介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制作微视频、动漫短片、手机彩信等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将理论化、政治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符号化、直观化的传播方式,在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深处激起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此外,新兴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各种海量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快速通道,同时也滋生了诸如网络色情、暴力、谣言等負面影响。西方敌对势力正在把新兴媒介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阵地并对我国大肆展开舆论攻势,不断制造、散布各种虚假错误言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高校既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介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通过净化和优化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在各种信息流交互、多元价值观激荡的网络虚拟空间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3]汪永安,贺善侃.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层次性及语言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51.
[4]丁宏.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98.
[5]高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1.
[6]杨垚.新兴媒体背景下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31.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