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李陵

    金方山

    【摘 要】教参中对李陵形象的认定和评价是前后矛盾的。“死亡”非即等于爱国,爱国也非以牺牲为前提。李陵,乃是悲情的英雄。

    【关键词】爱国主义;李陵;苏武;形象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四)入选了《苏武传》(节选),传记通过卫律招降而不应、单于逼降而不屈、李陵说降而不动三个典型片段,塑造了一个忠心赤胆、坚贞守节的爱国者苏武的光辉形象,苏武北海穷厄、杖节牧羊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历来受到人们普遍称颂。但我们不能因此离开具体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具体实际空谈爱国,或者为了高扬爱国主义而去刻意贬损他人甚至抹杀客观实际,以为这样就更能衬托出主人公的崇高。所以,我对现行教材删去李陵送别苏武一段以及教参中对李陵形象的认定不敢苟同。

    删去的文字是: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志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我看这段文字借李陵的行为和语言,揭示出他在苏武归国时的真实内心:既有对故友羡慕式的而又是诚心的祝贺,也有对汉帝表忠、对他薄情的怨恨,更有对故友的期望与感激,还有对有家难回的痛心悲伤。可以说这是很人性的文字、真情的文字,因而读来同样令人感动。

    作为名将之后,李陵曾以“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而“甚得名誉”,也曾率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里,将五百轻骑出敦煌,至盐水,漂亮地完成接应任务。难怪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遗风而看重他了。

    李陵兵败投降是天汉二年的事,本来他奉命负责辎重,拥兵五千,而路博德负责接应,然路惧有伏兵,不动,使得李陵孤军深入;即便如此,李率兵与敌周旋并有效地杀伤大批的敌兵,令匈奴欲去。就在此时,军中的军候管敢叛逃投敌,并将汉军矢尽粮绝的实情告知敌方,又帮敌方部署对付汉军的方案。结果,敌兵居高临下,四面围住,矢如雨下,李与韩延年率十余人突围,无奈众寡悬殊,兵败而降。

    从史书记载可见,这次失利,李陵固然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但路博德的违令滞兵,管敢的叛逃投敌,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甚至关键的原因。但武帝不念实情,诛杀李陵全家,囚禁李陵的老母,甚至司马迁为李辩白而遭腐刑,不能不说是昏聩绝情之极。

    李陵与卫律不同,后者以耻为荣,是一条奉行“有奶便是娘”哲学的癞皮狗;前者以降为耻,尽管他怨恨天子的薄情寡恩,但爱国的良知并未泯灭,试想,身为名将之后的他何尝不懂叛国投敌的后果!作为“为君兮奋匈奴”而“径万里兮度沙幕”的他,有报国之心、报国之举且有报国之功者,怎么可能摇身一变而为叛贼呢?所以,他得知苏武出使匈奴,羞耻之心使他“不敢求武”,面对单于的指令,他迟迟才去劝说苏武投降,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身份和前来的动机,而整个说辞推心置腹,句句有据,这哪像是真正的说客呢?在劝武无果的情况下,他又喟然而叹:“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流下了沾襟的热泪。他的赞词,又哪像是叛贼之词呢?他男儿的热泪又说明了什么?

    假令汉室能念及实情,照顾好他的家人,自觉有负于大汉的李陵“奋大志几乎曹柯之盟”的心愿未必不能实现,人人皆有感恩之心,何况他是飞将军之后呢?可如今,他无颜见江东父老,朝廷又斩断了他的一切眷念,回国后定是以叛国者的罪名被枭首,与其如此戴罪受刑而死,不如老死于异域他乡,让人们把他永远地忘却吧!在讲究封建礼仪的时代,这种选择是多么的痛苦,又是何其的无奈!

    古代君国一家,爱国与忠君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我们却不能反过来说。怨昏庸残暴的天子不等于不爱亲人,不爱家乡,不爱故土。

    我还想追问:当年司马迁力排众议为李陵辩护而获罪;苏武归国后不忘旧情,因念及李陵的爱国之心尚存而致信,希望他能改邪归正,那我们能否认为他们俩也不够爱国呢?

    “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是为信史,班固在《汉书》中这样翔实地记载是否将李陵当作民族的败类来对待的呢?

    参考书上对苏武两次自杀不果、后想方设法活着的事都以“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论之,而把李陵与张胜、卫律并提,说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与苏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恐怕太主观化、概念化、脸谱化了,使我们从中似乎看到了“高、大、全”的影子。李陵固然不是堂堂的爱国者,但也绝非十足的民族罪人哪!一个悲情形象为什么被图解成一个丑恶的形象呢?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的丰富情感变得如此单调冰冷、不近人情呢?

    值得注意的是,教参上在“整体把握”中有这样一段解读:

    他(指李陵)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

    教参中的文字是否存在前后矛盾呢?

    新一轮教改在三个维度的设定上就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和途径之一。有血有肉的英雄才更令人崇敬,有血有肉的文字才更能浸润人的心灵。我们一向推崇危难面前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人物,却对能屈能伸者颇有芥蒂,说话底气很是不足,多半因为把爱国主义抽象化、神话化了。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思维认识就会偏狭以至抵牾,对问题的探究和思考就会僵化,从而丧失了创新意识。

    “死亡”非即等于爱国,爱国也非以牺牲为前提。否则,我们就会对个体生命不尊重以至漠视生命。今天,我们提倡将爱国与爱亲人、爱家乡结合起来,这是对传统的爱国价值观的拨乱反正。希望我们教育者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把教学目标真正体现到实处!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