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研究

李庆华 贾凯丽
摘要:新媒体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定影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形成政治价值观认同对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四个”自信,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关键要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理性认识、问题意识为导向。不仅要运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认同度,还要提高教育者的新媒体运用能力,强化政治价值观认同的保障,优化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的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16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75-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还包括数字技术、移动技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30.3%[2]。大学生年龄段处于18-22岁,新媒体使用率很高,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载体的依赖性较强,成为大学生获取最新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具有海量性、交互性、复杂性等特点,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认同不同程度上也受到其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认同总体来说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但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认知呈现对深层次的问题认识模糊,在政治价值观认同的固化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政治价值观的认同能使大学生形成理性客观的政治态度,端正政治立场,掌握分析、认识政治现象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感。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内容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3]。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认同非常必要。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是指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与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产生互动,经过心理暗示、心理从众、行为模仿、效应放大的过程形成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是大学生个体对政治生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具体表现为对国家、政党、政治制度等政治客体的认同。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政治认知。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指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及前途命运的理解认知、判断和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报告中,根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要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对中国发展新历史方位的深刻认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认识、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二是政治情感。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是其获得感、国家自豪感和荣誉感的总体表现。大学生的政治情感,认同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对祖国的深情热爱、对中华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情感。三是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大学生不断督促自己提升政治價值观认同的行动指南。作为有理想有目标的有为青年,大学生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四是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的最终归宿,需将其认同转化到行为中,大学生更要树立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新理念,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多种学习资源,及时关注并学习最新时政信息,掌握国内外新闻动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真正将政治价值观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从简单认同到深层次的认同都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表现出其过程的矛盾性。大学生通过浏览新媒体信息,第一时间准确地掌握一手资料,或通过新媒体互动吸收、采纳与自己契合的观点,有利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的形成,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认同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被无数次重新编辑转发,呈现块状、零散的形式,信息来源和内容不完整,致使多种信息交叉重合,大学生容易在政治价值观认同过程中产生疑惑,出现认识反复,无疑延长了政治价值观认同过程;其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表现出价值判断、选择上难度增加。新媒体是一个自由的虚拟空间,大众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中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建议,成为大众倾诉的便捷平台,这些发表的观点、阐释的见解及寻求的支持增加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难度;最后,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使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大学生对新事物有着饱满的热情,容易接纳新事物,在其政治价值观认同发展变化过程中,更愿意不断汲取各种观念和理论,极易受新媒体负面信息和西方价值观误导在政治价值观认同上出现偏颇。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的主要环节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即使面临着海量政治信息的影响和冲击,其形成过程仍然遵循着内在的发展规律,其过程主要表现为共情、接受、内化和外化四个环节。
1.共情是政治价值观认同的前提
政治价值观认同的共情就是大学生对国家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决策等政治生活的初步认识所作出的直观情感反应,这种初步认识一部分来源于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另一部分来源于新媒体,共情的心理基础是大学生对政治生活的价值识别、价值判断,只有符合自身的价值标准才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达到认同,否则会产生心理排斥。在新媒体中,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共情一方面表现在当大学生接触到传播信息和他人的观点后,产生同样的感受,理解并信任此观点看法。另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在新媒体中与他人互动,能够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政治生活的真实想法,寻求心灵的契合。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