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嫁接·勾连:习作例文与习作的突围之路

    姚海东 许虹艳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是剑指学生的习作能力而设的,由“习作例文”和“习作”两个板块组成,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习作例文”是“习作”的前哨和储备站,在方法、构思、篇章结构等方面,为“习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借鉴。在充分理解板块构成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之上,就能依据学情,开展教材的处理。

    一、教材重组:适切“习”情,锦上添花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的编排意图直指习作能力的培养,教材在编排设计上安排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板块,这五个内容核心目标一致,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就“习作例文”与“习作”而言,看似简单,其实为一线老师留足了创新设计,创造教材的空间,用好、用足、用活教材,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裁剪教材,设计符合学生习作需求的教学体系。依据“降低难度”“层级推进”“板块优化”的原则,将“习作例文”与“习作”打通壁垒,整合学习,重新设计学习板块,如图:

    这样的设计立足“一个核心”:指向表达,培养习作能力;“两条线索”:教材学习线:任务驱动素材拓路例文引路提纲挈领习作修改;能力培养线:明确要求拓宽视野方法迁移? ? ? 定格初试表达提升。“两条线索”目标一致,互为一体,融合推进。

    【任务驱动】

    学习“交流平台”,交流、总结说明文的特点,进一步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然后揭示本次习作内容,介绍一种事物,随机出示习作的要求: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主要特点。

    【素材拓路】

    先与学生交流:如果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会介绍什么?

    接着出示“习作”中的表格(如下图),让学生读读、交流:这是一些同学向别人介绍的事物,对你有些什么启示?根据交流小结:本次习作,可以介绍事物的某个部位;可以介绍事物的制作、使用方法;可以模仿事物的口吻介绍;可以是常见事物,也可以是感兴趣的事物等等。

    然后布置下一次习作前准备的任务。根据自己要介绍的事物,开展作前资料的查阅、搜集,为下一次的习作做准备。

    最后,根据上一次布置的任务,交流对所介绍事物的初步了解、查阅的资料、介绍的初步设想等。

    【例文引路】

    充分发挥习作例文的功能,借鉴写法,打开思路,方法迁移。“习作例文”的学习要以学生的发现、感悟、模仿为主,“点”“面”结合,“点”上功夫围绕“介绍事物什么特点”展开,“面”上内容围绕“怎样介绍清楚”开展探究。从而明确例文中哪些好的介绍方法值得你学习、模仿,这样能较好解决怎样介绍这一困境。其次,还可以再次回顾《太阳》《松鼠》,说说这两篇课文也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从多角度、不同风格的视角来丰富习作的经验。

    【提纲挈领】

    这个板块主要是根据确定的习作素材,讨论、交流制定习作提纲,完善习作构思(提纲见下图)。要充分发挥学生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用好作前素材准备资料,在提纲撰写完成后,组织学生根据提纲内容,口头说说整个习作内容,进一步完善习作构思。

    【习作修改】

    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二次优化习作内容,训练习作修改能力,培养用修改符号修改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欣赏与评价的审美素养。

    这五大板块的内容重组尊重教材设计意图,遵循学生习作规律,降低了习作难度,较好地处理了作前、作中、作后三者的关系和侧重,实现了教材利益最大化。

    二、支架嫁接:拓宽视域,好材巧组

    学生的习作活动,各类资源支架的切入是助其成功的关键。资源支架的链接、运用需要考虑学生习作的起点、障碍和切入的时机,所有的资源都是为降低习作难度、不减习作要求运用的。

    【习作素材支架——积好粮】

    作前准备,是学生所有习作活动的前哨,合理规划前哨活动,是后续习作高效的保证。写说明性事物,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而且是具有一定的难度,从习作心理来看,抵触、畏难的情绪是存在的。设计充分的、合理的作前素材准备,能很好地降低这类习作内容的难度。(见下图)

    这样的活动设计,关注了整个习作前后的内容勾连,体现了整体性;关注了习作素材积累的搜集筛选,体现了实践性;关注了习作内容与方法,体现了指导性。

    【习作方法支架——巧积粮】

    习作例文是学生习作前的知识储备和方法迁移,是习作的桥梁和纽带,是再次的习作方法的发现、归纳和迁移。这个学习内容主要是说明方法的模仿,为了深入体会方法,用好习作例文,以“习作例文学习活动导学单”为方式,用好例文资源。

    这个导学单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文章的不同介绍方法,打开习作构思思路,为下一步的定稿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比较学习。

    通过这两个学习支架,使得例文的学习更为集中,指向明确,很好地凸显了它的功能。

    【习作文体支架——广积粮】

    两篇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了两种介绍方法,除此之外,精读课文《松鼠》又是一种,这些都需要在例文文体学习发现的过程中,予以探究。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宽视域,了解一些其他的介绍文体,对于这些内容,无须细细研究,了解即可。可以切入以下两种文体:

    这几种介绍方法的切入,是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域,让他们了解介绍事物的方法是很多的,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既实用又简明的说明文体。这些学习,可以放在习作结束后,作为阅读拓展推广。

    学生的习作是需要支架来进一步减少习作中的各种障碍,这些习作支架的介入,为学生的习作之“粮”提供了储备,打开了思路。

    三、评价勾连:连贯前后,由表及里

    整个习作过程,要发挥评价的功能,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学生来说,写一篇完整的说明性文章还是第一次,因而,评价的设计需要符合学情、习情,这一点尤为重要。

    【作前:考量提升素材积累能力】

    作前准备,是习作的重要环节,在这个基点上,评价既要侧重考量学生材料摄取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还要观察材料的来源是否多元。可以设计这样的评价表:

    这个评价与“作前素材积好粮”结合起来使用,在素材交流之后,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作中:考量培养习作表达能力】

    作中习作,是学生主要习作能力的具体表现,评价要紧扣本次习作的要求而设。

    在评价中,要发挥好团队评价功能,激发学生欣赏与审美的评价情感,导向明确,意见中肯,评价得体。

    【作后:考量习作修改能力】

    习作的修改能力,是习作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修改意识与能力,是促进习作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方法。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窍门,还能获取相关科学知识。

    《介绍一种事物》习作修改抢星榜

    評价三环节的设计,前后勾连,与习作内容的环节紧密相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新的教材体例,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开辟了新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空间,据本而创,依生而编,就可以实现智慧习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