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通识课”的教学尝试与育人导向

摘要:国学通识课既有一般人文类通识课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在课程建设中,要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探索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创新路径,把国学通识课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和大思政的思路,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把国学通识课建设成育人阵地,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关键词:国学通识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国学教育;立德树人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22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106-05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完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现代教育共识性的理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越来越多地肯定,人文类通识课的课程体系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以黑龙江大学国学院的国学通识课“中国传统美德概论”课程为例,就国学通识课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就高校国学教育如何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如何开展大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问题展开思考,并就教于同行方家。

2014年,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通知》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要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要使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教育部的精神,2015年黑龙江大学成立国学院,并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国学通识课”,这是全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率先之举。
众所周知,中国现有的学科划分是在西方学术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按照目前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分类,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分散在文、史、哲、艺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课程中,呈现条块化、碎片化、单一化的特点,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没有学科壁垒,文史哲艺不分家,是中国文化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和通才培养。近年来,许多学者一直在呼吁设立“国学”一级学科,给“国学”颁发“户口”,解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归属和壁垒问题。目前,在国学尚未列入国家学科门类之时,如何在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国内一些高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在国学尚无“户口”、国学教育又势在必行的背景之下,开设本科生的国学通识课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可以推广的做法。
黑龙江大学的国学通识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首批入选国学通识课的课程共计28门,该模块名为“国学教育与立德树人”,分为国学概论类、国学经典类、民俗文化类、传统艺术类、礼仪家训类、西方经典类等几大类课程。每门课程18学时,开课学院涉及到哲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艺术学院、满语研究中心等教学单位。国学通识课目前已开课四个学期,学生选课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良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据此,在黑龙江大学的国学通识课模块中,“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被列为核心课程之一。该门课程旨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中华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采取专题授课的方式,教学内容设计为九个专题,包括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精神以及传统诚信观、传统爱情观、君子修养论、传统礼仪文化、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周易与人生、道家智慧等。每一专题的题目均以中国传统道德的一句箴言金句名之,如“无信不立——传统诚信美德与当代社会”、“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大学生礼仪修养”、“君子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所谓伊人——中国古典爱情观的唯美与神圣”、“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群经之首——《周易》中有哪些道德智慧”等等。通过专题授课,教育目标清晰,知识点突出,深入浅出,符合国学通识课的课程特点,旨在加强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亲近感,提升教学效果,实现育人目标。

国学通识课既有一般人文类通识课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独特性。以“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为例,为体现国学通识教育的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课程组采取专题授课的形式,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尝试。
第一,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带动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旨在使同学加深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和理解,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中华传统美德概论”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师以当今社会生活中典型的道德现象导入教学,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同学思考。在讲授“无信不立——传统诚信美德与当代社会”专题时,从媒体报道的有关诚信的鲜活案例入手,把知识点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诚信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诚信观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对当今社会的失信现象及如何打造诚信社会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讲授“君子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专题时,着重启发学生思考传统君子之德的内涵及其历史限度,引导学生讨论“在今天还要不要做一个君子”、“如何做一个现代君子”等问题。在讲授“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大学生礼仪修养”专题时,以“说出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为切入点,让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种种“失礼”现象并进行分析点评,进而引出“古人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规定”、“传统礼仪还适合现代社会吗”、“大学生从传统礼仪文化中学什么”等问题。通过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了解,能够认识到一些传统德目的内容虽然已不适用于现代生活,但其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资源,对于提升大学生文明修养,仍然十分有益。
通过以问题带动课堂教学,加深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程中孕育出来的优秀精神遗产,作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而且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今天,仍然持续地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对传统美德有了基本认知的基礎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第二,增加经典文本在教学中的比重,拉近学生对传统美德的亲近感。国学通识课既有通识课的共性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大经典文本在教学中的比重。其一是诵读传统道德的名篇美文、箴言警句,通过课堂诵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韵味,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义理哲思,与古圣先贤对话,与志士仁人同行。其二是对文本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字训诂、白话翻译、义理内蕴等进行介绍和阐释,提升学生基本的国学素养和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其三是通过考试来强化学生对经典文本的了解,把古籍常识、名言名句、概念命题设计成多种题型,通过笔试的考核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推进“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使之成为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重要任务。文本承载着思想,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传统美德最直观的反映。阅读国学经典文本,不是文化复古,更不是把课堂变成大学生读经的场所,而是通过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致敬优秀传统,摒弃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的渣滓糟粕,把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原则,在朗朗书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美德走入年轻人的心灵,成为他们的生命体验。“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把阅读和诵读中华经典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目的在于传承中华文脉,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使他们在中华经典的独特韵味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阅读和诵读愈多,对中华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领悟自然也就愈加深刻,把传统美德化与自身道德修养结合的自觉性就会愈强。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中华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第三,注重课程设计,探索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课程体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掌控着一门课程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因此必须注重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要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是将课程的价值导向目标、知识讲授目标、受众接受目标融合在一起的“顶层设计”。课堂教学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一环节都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设计感”。“中华传统美德概论”注重设计教学环节。在备课中,对用什么问题导入教学、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如何掌控课堂讨论、怎样用点评进行价值导向等环节,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力图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实现价值导向目标、知识讲授目标和受众接受目标的三者统一。
一个好的课堂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教学团队和主讲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在课程设计中,“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注重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时代的众多教学资源,坚持内容主导而非教学方法主导,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内容而不是相反,避免过分追求新、特、奇的教学方法而淹没内容,喧宾夺主,避免课堂看似热闹但知识点单薄,价值导向无力。好的课程要有“设计感”,但呈现给受众的时候则如行云流水,不应有刻板生硬之感,应该是知识、价值与审美的统一。对于国学通识课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重点任务。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领域,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黑龙江大学的国学通识课贯彻《意见》精神,在实践中摸索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建设中,引发了我们关于在高校课程中如何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思考。
第一,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打通文史哲艺,把高校的国学通识课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国学通识课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而是文史哲艺的融通教育。在“中华传统美德概论”教学中,我们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将名篇美文、唐诗宋词、国画书法、国音雅乐结合在一起。如在“君子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专题中,教师在讲解儒家关于“君子”的经典论述时,辅之以有关君子的古诗词诵读、“花中四君子”的国画欣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人对于君子之德与君子之风的推崇,将知识接受转化为心灵体验。用学生的话说,“这样的混搭,毫无违和感”。通过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体验,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美感、韵味和魅力,把单一的教师讲授变成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提高课堂的“抬头率”,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感、亲近感和热爱之情。
第二,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把高校的国学通识课建设成育人阵地。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此话虽不尽然,但确实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今天的教育理念中,人们越来越趋向认为,仅仅致力于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是失败的,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合格人才,使之拥有完善的德性、独立的思想、批判的精神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注重人的德性及其培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古人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1],把品德养成和境界提高看作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不朽”之事。《大学》更是把“修身为本”作为所有社会成员的第一要务。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成人成德,这是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利用国学通识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相契合,也符合国学通识课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和育人目标。黑龙江大学增设传统文化通识课、公开课和公益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确立了“大思政”的育人思路。[2]与高校开设的四门政治理论课一样,国学通识课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自觉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贯穿在、渗透在每一个专题中,强化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他们做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增强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教育学生热爱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以“大思政”的理念全方位立德树人。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固有的根本,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所有这些,作为一种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在今天仍然有其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之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指导思想。2017年,黑龙江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部,将国学院纳入其中,以“大思政”的理念进行全方位育人。在国学通识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澄清一个思想误区,并非如某些人所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了,才代之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揣度的那样,提倡中国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要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要通过讲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使学生懂得,中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非但不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恰恰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之根,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土壤”。[3]
第四,培养学生广泛学习人类文化各种优秀成果的能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流对话中,养成包容开放的文化胸襟和气度,既知晓自己从何处来,也知道自己向何处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4]文明是多样的,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发端于古希腊和两河流域的两希文化,生长于欧洲文艺复兴背景下的近代启蒙文化,都是人類文化优秀的精神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一道,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之林中多样性的文化景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每一种文化都无法置身其外。国学通识课要教育学生不能数典忘祖,要向自己的文化传统致敬。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又不是培养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孤芳自赏,而是要面向世界敞开胸襟,在不同文化系统的对话、碰撞和交流中,汲取人类文化的一切先进成果。在黑龙江大学“国学通识课”28门课程中,不仅有中国文化经典类课程,也有西方哲学经典以及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在文化对比中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生命力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五,国学通识课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成长的引路者。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课堂的主导者,比之专业类课程,国学通识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加综合的要求。传统国学不同于西方的学科体系,其教授内容是经、史、子、集四部之学,而现代教育按照学科分类进行专业培养,传统国学的内容分别被纳入文、史、哲、艺诸专业教育中。古典教育体制之下培养出来的教师,辞章、义理和考据的学术训练寝馈既深,文史哲艺融通,综合素养较好,而在现代教育体系之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更偏重于专业性。比如,古代文学专业教师有可能缺乏史学素养,中国哲学专业教师可能偏重义理之学而欠缺文史功底,国艺教师又较少文史哲的综合知识储备。因此,对承担国学通识课的教师来说,更需具有广博而融通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背景。只有教师本身兼具文、史、哲、艺的学养,才可能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界限,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素养的通才。除了专业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而外,国学通识课教师更要具有政治素养,做知行合一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首先要求育人者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大局意识,摒弃价值中立,坚持立德树人。既传道受业,更解惑明理,自觉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学全过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左传·襄公二十四年[EB/OL].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
[2]刘德权.开展主题教育推进教学改革黑大以“大思政”格局全方位育人[N].黑龙江日报,2017-2-24(2).
[3]关健英.如何正确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人民日报,2017-2-16(12).
[4]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J].求是,2017(8):6-10.
[责任编辑:庞达]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