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速成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唐志雄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步伐在逐渐加快,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各企业必须加强对数控加工技术人才的培训。将市场需求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结合毕业生特点来为其安排岗位,主要对重岗位技能操作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 键 词] 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俗称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17-01
一、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速成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一)调研模式
调研主要分为企业调研和院校调研,其中企业调研对象主要是针对国内各类型机械制造企业、国外引进企业和国内外合资企业以及小型企业。在调研内容的选择上通常会选择机械制造业技术的发展、企业对哪类人才最需求、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能力要求、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而调研地域则是毕业生就业范围广的经济发达地区。就院校调研来讲,其调研对象与企业调研有很大的不同,院校调研对象是数控加工技术职业院校,主要调研内容是数控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
(二)调研结果分析
1.企业调研
(1)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企业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诸如CAD这类软件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业的主要设计技术,而数控加工技术则是企业中重要的一项加工制造技术。加工机械的数控化以及加工过程的自动化都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不断推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2)人才需求情况
目前,我国数控加工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目前已经掌握的人才都不具备先进的数控加工制造技术,无法跟上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适应先进设备发展速度,因此,当前企业都在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并且已经引进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人才,这些应用人才是都是经过调研人员认可的,其中在数控加工技术人才方面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主要有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CAM等数控加工软件,对各种数控设备都能够做到熟练操控;当数控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自行对其进行检修,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3)目前劳动力状况
在各企业中,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技术的职员中,进行过真正专业系统训练的人数占有极少部分,多数都是由其他职业转行过来的,严重缺乏系统的知识,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当前企业的重点要放在职员系统能力培训方面,只有使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2.院校调研
一直以来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各职业院校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在专业技术上得不到改进,职业教育没有突出的特色,培养方式始终得不到创新。
(三)调研结论
所有调研的企业对学生的快速化专业培训感兴趣,但对学院短期培养能力及實践培养能力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怀疑。因此,企业对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我们的培养方向要正确,定位要准确,专业教学计划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要紧跟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沿,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两年制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必修课环节
公共必修课部分包括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知识,为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人认为,数控专业的学生只要会操作数控机床就可以,这种观点存在较大的偏颇,经过企业调研发现,现代企业不仅需要数控机床熟练操作工,更需要具备现场工艺编制、数控机床调试及维修等能力的毕业生,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加工、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组合,只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是远远满足不了高级数控人才岗位需求的。
课程拓展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及各行业间的相互渗透,知识结构单一的毕业生较之复合型人才在就业中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人是社会人,专业突出、知识全面才最受企业和社会欢迎,因此,适当地拓展课程不是多余的,而是必要的。
(二)技能集中实训环节
职业教育着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安排了大量的专业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专业基础类实训:机械零件的测绘。(2)CAD/CAM软件实训:AUTOCAD实训、MASTERCAM软件编程实训。现代数控机床已经实现了CAD/CAM一体化,掌握这些技术是今后数控加工的前提条件之一。(3)机床操作及工艺编制实训:普通机床的操作及工艺编制实训、数控机床操作及工艺编制。我们把工艺的编制与加工结合起来,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工艺编制能力。(4)毕业作业:毕业设计、零件工艺的编制、设计零件的加工。毕业作业是一个综合项目,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又是对今后所从事工作的一个体验。
参考文献:
钱爱萍,傅强.紧密型校企合作的高职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6):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