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上石油作业人员现场急救培训思考

    高薇薇 刘成杰

    

    

    摘 要:海上石油设施环境的特殊性,当作业人员突遇各种意外伤害或突发事件时,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否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存亡。针对海上石油作业过程中的常见伤害,文章调查分析了急救培训对现场施救执行情况的影响和第一时间自救或互救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培训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以提高现场急救培训效果。

    关键词:海上石油设施;现场急救;培训;思考

    海上石油设施远离大陆、作业环境复杂、风险高、救援困难、作业空间狭小[1],因此高空墜落、中毒、触电、火灾、机械创伤以及常见急症等各种意外伤害、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若受伤或发病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短时间内即会危及生命。尤其,呼吸心跳骤停人员,抢救“黄金时间”4~6分钟,每拖延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7%~10%[2]。而海上石油设施布局的特殊性,设施上配备的医务人员很难短时间内出现在事故现场,此时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否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3]。因此,海上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伤害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当面对突发急症或伤害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进行互救或自救。

    1 海上石油设施常见伤害

    (1)急性有毒气体中毒事故。海上石油作业过程中在石油开采生产过程中有毒气体来自于油气本身或者作业过程中的添加剂,如硫化氢、多环芳烃类、硫醇、烃类以及少量芳香烃,其中最严重的为硫化氢,钻井、采油、修井、集输、注水等过程中作业人员都可能接触到硫化氢气体[4]。硫化氢含量一旦超标,将引发灾难性的悲剧。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液体的神经毒物,空气中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伤害不同[5],如表1所示。因此,所有可能遇到硫化氢的作业人员都应了解硫化氢的中毒机理以及对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第一时间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或杜绝硫化氢中毒事故。

    (2)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分两类:电击和电伤。电击事故发生时,电流直接伤害人体内部组织,属于最危险伤害之一,据统计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导致。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机械效应或者化学效应间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虽然电伤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较小,但属于主要触电事故类型,占触电事故的75%以上。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即会危机生命,可能导致心脏室颤而诱发死亡;当超过100mA时可导致立即死亡[6]。电气设备作业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出现人员触电事故,首先应确保其已脱离带电体,然后检查呼吸循环,如果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切忌在无任何救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往陆地送。

    (3)创伤事故。创伤是由各种致伤因素造成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仅造成体表损伤,并引起疼痛或者出血;重者则将引起功能障碍、残疾乃至死亡。在美国,创伤是导致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第一要因。当严重创伤发生时,约50%伤员发生即刻死亡(数秒至数分钟之内),约30%死亡人员发生在受伤后2~3小时内,后期死亡的只有20%。创伤死亡人员多数因救助不及时而死于现场或运输过程中,因此对于创伤人员的现场救护非常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抓住伤员抢救的“黄金时间”,减少创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7]。

    (4)眼睛酸碱灼伤。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突发的酸碱泄露,一旦进入眼睛可能灼伤眼球、眼睑、引起角膜炎、结膜炎等。酸溶液可导致内部组织凝固坏死,不容易向更深的组织渗透;而碱溶液易渗透眼组织,引起眼内部组织坏死,渗透速度快,即便清洗之后,渗入组织内部的碱溶液依旧能继续渗透损坏组织。所以,眼睛酸碱灼伤发生时要用大量流动的水冲洗,从灼伤眼睛的内眼角向外眼睑冲洗,而且碱灼伤时冲洗时间更长[8]。

    2 海上设施作业人员急救意识现状

    海洋石油作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中海油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努力保持健康环保安全业绩齐发展[9]。为促进现场安全管理,中海油严格规定所有出海作业人员必须取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证书和《硫化氢防护培训》证书,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培训中包含常用的现场急救技术,硫化氢防护培训包含心肺复苏技术,因此所有的海上设施作业人员都要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海洋石油培训中心一直担负着出海人员培训的主要任务,2019年的人员培训情况如表2所示。年初培训开始,对所有培训人员进行随堂急救培训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培训人员的急救态度,如表3所示。

    调查显示,初次接触急救培训的人员,仅1.3%的人员觉得呼吸心跳骤停的人员能在院外被救活,0.4%的人员对需要急救的人员能立即采取措施,而受过急救培训的学员明显比未接触的学员知晓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在事故现场对伤病员第一时间施救的可能性更大,但能够第一时间施救的概率也并不理想。因此,针对海上作业的特殊性,所有作业人员需进一步加强现场急救培训,并应提高他们对急救技术的掌握和实施能力。

    3 加强现场急救培训建议

    据调查统计,即便接受急救培训的学员对“呼吸心跳骤停在院外能否救活?”问题的肯定回答已达到73.6%,但第一时间能够对现场伤病员立即采取措施的人员比例却很低,仅17.8%。据分析,主要原因有两点:(1)对自己的急救技能不自信,(2)担心被讹诈或招惹官司,因此当遇到需要急救的人员时不敢或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国家已经出台“好人法”,以保护第一时间急救人员的利益。另外,对于培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培训实施,以提高学员对于急救实操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1 改进培训方式,以学员为主导

    海上石油设施作业人员的培训均为成年人,他们在接受培训时具有目的性强、基于需求、自我意识强、参考经验、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等明显特质。针对成人培训以及现场急救课程的特点,将急救课程设定为以实操演示、学员练习、考核为主,理论讲授为辅,通过更多的互动带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能保证学员对急救技能的掌握。

    另外,优秀的培训师也是培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负责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编、导、演”,加强培训师素质提升。首先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在培训过程中要善于观察,第一时间抓住学员反馈,尤其是在培训过程中有意无意展示出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随时根据学员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以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以学员为主导,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3.2 因材施教,立足不同层次人群需求

    目前,现场急救培训的课程大纲已逐渐成熟,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以及常见急症的处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严格按照成熟的课程大纲执行,学员很難体会到现场急救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培训师要走进工作一线,了解不同作业现场的工作特点,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可能导致的人员伤害。在培训过程中,教学案例应与培训学员所从事的工作相关并且真实,既包括正面案例,又包括反面案例,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针对登高作业人群,首先展示登高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伤害图片或录像,然后组织学员讨论工作中自己或同事遇到的意外伤害事故及现场的处理情况,最后针对常见的现场事故讲解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并对学员讨论进行点评。

    3.3 强化考核测评,提升学员知用能力

    (1)建立详细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制度,对所有学员进行严格的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对学员采取随机抽考方式,严禁出现蒙混过关情况。(2)协同不同培训单位,将培训考核成绩纳入学员年度绩效考核因素,促使学员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3)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学习平台,定期推送现场急救培训课程,每年全员素质学习时进行一次理论知识考核。

    参考文献:

    [1]刘鑫.海洋石油作业现场不安全行为管理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038(014):57-58.

    [2]王一镗.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4):341-342.

    [3]Gec T H.Establishment of a community widc EMS first-respond-er program[J].J Healthc Manag,2007,52(3):206-210.

    [4]王璇,李忠涛.海洋石油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03):19-21.

    [5]杨延美,林波,潘积鹏.硫化氢防护培训教材[M].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

    [6]邵之祺,包启卫.现场触电急救和创伤急救[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7]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治疗新模式[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2006.

    [8]孙建.浅谈石油化工企业的现场急救[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04):38-40.

    [9]胡伟卿,徐连芳.浅析中海油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08,000(008):76.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