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管理新模式研究
阿音嘎 陈灏 高燕
摘要:本文通过背景分析,应用价值探求及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等对我国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就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管理提出新模式构建。文章从模式构建内容、模式构建方法和模式构建的突出优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新模式的研究及构建为我国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運体系管理提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管理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6)06—0011—04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6.06.003
1模式构建背景
生活垃圾处理正在逐步成为村镇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成为全社会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着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后,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重点不仅向垃圾处理的前端延伸,更将工作范围扩展到小城镇和乡村。针对农村生活、生产垃圾治理,国家提出提出到2020年全国90%以上村镇的生活垃圾将得到有效处理,并配有完备的设施设备、形成成熟的处理技术、稳定的保洁队伍、完善的监管制度、长效的资金保障。“十三五”规划也明确了要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城镇区域,针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尚属空白。我国西北部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具有垃圾成分复杂、分散度高、管理难度大的特点。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显著改变,许多现代包装产品不断涌入,白色污染随处可见,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也不断增多,这些对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农牧区是农牧产品生产地,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直接威胁着我们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又由于农牧区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将对自然水源和土壤造成长期危害,治理修复难度极大。因此认真研究解决农牧区生活垃圾综合管理问题,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2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及模式的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垃圾基本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废旧塑料、矿泉水瓶、纸质包装、生锈废铁等,所占比重约30%,农村地区的此类垃圾因缺乏近便的回收渠道而堆放家中或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大风季节四处飘散、造成垃圾遍地。其次是有机垃圾,农牧区村民生活较为节俭,食物种类较为单一,有机垃圾产生量较少。三是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蓄)电池、废油漆桶、小型电子垃圾等,此类垃圾在农村地区基本不做无害化处理,多数随意丢弃。农村地区属食品生产区域,距离食物链最近,极易造成扩散性污染,急需进行回收并交由专业危废处理厂处理。最后是可填埋垃圾,主要包括炉灰、陶瓷瓦罐、渣土等,总体数量较少,多为惰性物质,可采取填沟铺路等方式就地处置。
根据以上垃圾类型的分析得出,当前亟待解决的是对农牧区居民生活影响最大、对生态环境污染最严重、问题最突出、隐患最大的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的管理问题。要实现对农牧区生活垃圾的有效管理,因其地域广阔、地势偏远,行政手段或在农牧区硬性推广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纳入城镇环卫系统)基本不可操作,否则将承受很高的经济代价。因此,创建在“经济可接受”条件下的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的定量经济学模型,创新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3我国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我国在生活垃圾全过程综合管理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刘竞提出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应将源头减量及资源再利用相结合,郝莉等人提出全过程管理应注重目标、对象、方法和体制上的综合性。袁兆华提出,要实现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处置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完善,一是要提高目前的生活垃圾收费标准以缓解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二是针对不同分区的不同基础条件,应制定有适应性的收集方案。三是改进现有的以拾荒为主体的非正规废品回收体系,不仅要提高分类和资源再生的效率,还应该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保护拾荒人员的健康和社会保障。四是改进末端综合处理系统,分选出厨余和可回收垃圾,可提高焚烧热值、降低水分,更有利于末端减量化。
从以上国内的研究及实践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对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较多,缺乏对村镇尤其是农牧区的研究和实践;对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定性研究较多,缺乏定量化的理论研究,未提升为经济学模型,导致进行复制推广的理论指导性不够。本课题将专注于农牧区生活垃圾定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及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创建,为解决我国广大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公共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4模式构建内容
4.1调查方法与评估体系
4.1.1开展实地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现场问卷及入户调查,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选取若干典型农户,收集其全部生活垃圾,详细考察垃圾的来源、种类和数量,季节性变化特性,调查村民的环保意识、对垃圾分类认识及垃圾分类收集意愿等,为提出适宜西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模式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
4.1.2建立农牧区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评估技术体系
建立可定量描述农牧区环境卫生及垃圾现状、垃圾分类、回收渠道等的成套评估指标体系,对垃圾全过程管理进行定量化描述,对垃圾管理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化评估。
4.2建立适宜农牧区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管理模式
首先根据不同种类可回收垃圾回收渠道及有害垃圾处理渠道,制定更为精细、完善的农牧区生活垃圾“户分类”方法,并制作实际操作指南。其次研究实施在人口密集村落“定时定点”收集(一般每周一次,确定时间),对储存大户预约“入户收运”,实施并评估按照垃圾产生量调整收运频次,确定收运周期(对单个牧户最长可达每年一次)的方法。此外采取垃圾不落地的清洁直运模式,收集后直接运往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或危废处理中心。最后研究建立专用app平台和公众号,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进行垃圾分类指导;公布回收价格,预约回收服务;与村民互动,了解村民需求、意愿等,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回收”的优势,搭建典型农牧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平台。
4.3探索回收价格对收运的影响机制
建立“环保宣传”和“经济回报”双轮驱动模式,实行“零差价回收”制度,让利于民,提高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率。建立回收价格随市场波动调整机制,确定村民、拾荒人员或垃圾收集者随回收价格的收集意愿关系圖,建立典型农牧区生活垃圾回收需求、供给价格决定模型及成本管控模型,评价回收价格对收运的影响机制及风险预防机制,构建适合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的定量经济学模型。
4.4政府与社会力量协调配合机制
探讨政府通过PPP模式购买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的途径,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协调市容环卫、环保、卫生、爱卫会、城乡统筹办、文化广播新闻等部门及工青妇等政府团体及乡村基层组织,NGO及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宣传和动员工作,探讨共建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的共治模式。
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国家提倡的是“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市)处理”的处理模式。这个模式明确了社会各级组织在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定位及作用,但在农牧区地广人稀的条件下不能生搬硬套。已在农牧区开展的“环保勒勒车”流动收集可回收垃圾的实践活动,根据村落人口、总体垃圾产生量和农户个人收集量等情况,采取定时定点集中收集和预约人户收运等方式,根据垃圾产生速率合理安排收集频次等措施,结合环保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在“社会可接受”条件下政府及基层组织的支持与参与问题,基于再生资源回收要求的精细垃圾“户分类”问题、废品暂存转运、收购废品种类拓展及高值化利用、收运效率及村民互动问题等,尚有待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化运行机制。结合当前我国农牧区垃圾问题现状,探索可切实实现有害垃圾零污染和可回收垃圾再生利用的新途径,创建适合农牧区实际情况的农牧区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模式,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广大农牧区的垃圾污染问题,搞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效益和重大的应用价值。
5模式构建方法
5.1数据调查方法及评估技术体系建立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文献调研、基础调查总结国内外现有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收集各种管理模式的内部属性和外部属性数据。通过文献及实地调研汇总生活垃圾管理评估技术指标集,从中筛选关注度高、指示性强和数据获得性好的指标,建立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评估技术体系。
5.2博弈机理分析与管理过程模拟分析
设定不同利益主体收益分享等不同的经济激励措施情景,通过典型农牧区的调查访谈,获得其特征信息(目标、动机、行为和利益),根据博弈分析的不同目标,建立博弈矩阵。以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总体经济成本和收益等内容作为系统综合目标。建立分析管理过程变量(组织结构、奖励政策、公共宣传教育方式和时长等)对系统内外环境变量(生活习惯、环境素养、技术条件、成本限制)的权变矩阵,研究其响应规律,并通过典型农牧区研究进行校验。建立典型农牧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平台及信息对称模型,通过典型农牧区研究校验关键环节的模型参数。
5.3农牧区生活垃圾适应性管理调控的实证研究
选择西北地区典型农牧区开展生活垃圾适应性管理的实证研究。建立由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村委会、非盈利组织和农牧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共同开展管理实践,采用包括多主体博弈模型、管理过程系统动力学模型和适应性管理系统调控模型在内的辅助决策系统研究作为制定实施方案的技术支撑。定期开展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成分、分类收集率、资源化率及对外排放量等的实测试验和问卷调查,对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管理方案和管理目标的优化调整。通过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对模型和参数进行校验和修正。
6模式构建的突出优点
6.1模式构建对垃圾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
模式创建后农牧区垃圾管理成本将大幅度较低,政府在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层面的投入将得到有效控制。首先是人力成本的控制,现在农牧区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主流是城镇化,但是农牧区与发达地区农村有着本质区别就是地广人稀,城市环卫体系并不适合农牧区,而本模式将环卫工人从垃圾管理体系中完全解放,人力成本大幅减少。其次,因为“勒勒车”的直运模式,垃圾配套设施的投入随之大幅度减少。最后,因为“勒勒车”的回收模式,将农牧区的生活垃圾大幅减量化,政府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将大大降低。
6.2模式构建对农牧区垃圾管理的市场化推广
本模式在构建伊始需要人力、财力的不断投入,但是在模式确立、经济模型建立、数据库完备后,可复制推广全面市场化却相对容易,相关企业进入门槛较低,模式在我国农牧区的全面推广的可操作性较强。
6.3模式构建有利于农牧民增收及就业岗位增加
本模式的构建在浅层次是解决农牧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但是深层次确可以为农牧民提供一条增收渠道,可回收垃圾的就地处理增加其附加值的工厂化运行的工作机会,可以为当地农牧民提供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
6.4模式构建从根本上解决农牧区生活垃圾的就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通过模式构建、运营及过程中对农牧民的宣教从经济驱动和环保驱动从而以本模式实现农牧区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摘要:本文通过背景分析,应用价值探求及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等对我国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就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管理提出新模式构建。文章从模式构建内容、模式构建方法和模式构建的突出优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新模式的研究及构建为我国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運体系管理提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管理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6)06—0011—04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6.06.003
1模式构建背景
生活垃圾处理正在逐步成为村镇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成为全社会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着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后,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重点不仅向垃圾处理的前端延伸,更将工作范围扩展到小城镇和乡村。针对农村生活、生产垃圾治理,国家提出提出到2020年全国90%以上村镇的生活垃圾将得到有效处理,并配有完备的设施设备、形成成熟的处理技术、稳定的保洁队伍、完善的监管制度、长效的资金保障。“十三五”规划也明确了要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城镇区域,针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尚属空白。我国西北部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具有垃圾成分复杂、分散度高、管理难度大的特点。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显著改变,许多现代包装产品不断涌入,白色污染随处可见,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也不断增多,这些对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农牧区是农牧产品生产地,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直接威胁着我们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又由于农牧区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将对自然水源和土壤造成长期危害,治理修复难度极大。因此认真研究解决农牧区生活垃圾综合管理问题,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2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及模式的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垃圾基本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废旧塑料、矿泉水瓶、纸质包装、生锈废铁等,所占比重约30%,农村地区的此类垃圾因缺乏近便的回收渠道而堆放家中或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大风季节四处飘散、造成垃圾遍地。其次是有机垃圾,农牧区村民生活较为节俭,食物种类较为单一,有机垃圾产生量较少。三是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蓄)电池、废油漆桶、小型电子垃圾等,此类垃圾在农村地区基本不做无害化处理,多数随意丢弃。农村地区属食品生产区域,距离食物链最近,极易造成扩散性污染,急需进行回收并交由专业危废处理厂处理。最后是可填埋垃圾,主要包括炉灰、陶瓷瓦罐、渣土等,总体数量较少,多为惰性物质,可采取填沟铺路等方式就地处置。
根据以上垃圾类型的分析得出,当前亟待解决的是对农牧区居民生活影响最大、对生态环境污染最严重、问题最突出、隐患最大的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的管理问题。要实现对农牧区生活垃圾的有效管理,因其地域广阔、地势偏远,行政手段或在农牧区硬性推广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纳入城镇环卫系统)基本不可操作,否则将承受很高的经济代价。因此,创建在“经济可接受”条件下的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的定量经济学模型,创新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3我国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我国在生活垃圾全过程综合管理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刘竞提出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应将源头减量及资源再利用相结合,郝莉等人提出全过程管理应注重目标、对象、方法和体制上的综合性。袁兆华提出,要实现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处置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完善,一是要提高目前的生活垃圾收费标准以缓解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二是针对不同分区的不同基础条件,应制定有适应性的收集方案。三是改进现有的以拾荒为主体的非正规废品回收体系,不仅要提高分类和资源再生的效率,还应该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保护拾荒人员的健康和社会保障。四是改进末端综合处理系统,分选出厨余和可回收垃圾,可提高焚烧热值、降低水分,更有利于末端减量化。
从以上国内的研究及实践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对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较多,缺乏对村镇尤其是农牧区的研究和实践;对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定性研究较多,缺乏定量化的理论研究,未提升为经济学模型,导致进行复制推广的理论指导性不够。本课题将专注于农牧区生活垃圾定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及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创建,为解决我国广大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公共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4模式构建内容
4.1调查方法与评估体系
4.1.1开展实地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现场问卷及入户调查,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选取若干典型农户,收集其全部生活垃圾,详细考察垃圾的来源、种类和数量,季节性变化特性,调查村民的环保意识、对垃圾分类认识及垃圾分类收集意愿等,为提出适宜西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模式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
4.1.2建立农牧区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评估技术体系
建立可定量描述农牧区环境卫生及垃圾现状、垃圾分类、回收渠道等的成套评估指标体系,对垃圾全过程管理进行定量化描述,对垃圾管理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化评估。
4.2建立适宜农牧区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管理模式
首先根据不同种类可回收垃圾回收渠道及有害垃圾处理渠道,制定更为精细、完善的农牧区生活垃圾“户分类”方法,并制作实际操作指南。其次研究实施在人口密集村落“定时定点”收集(一般每周一次,确定时间),对储存大户预约“入户收运”,实施并评估按照垃圾产生量调整收运频次,确定收运周期(对单个牧户最长可达每年一次)的方法。此外采取垃圾不落地的清洁直运模式,收集后直接运往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或危废处理中心。最后研究建立专用app平台和公众号,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进行垃圾分类指导;公布回收价格,预约回收服务;与村民互动,了解村民需求、意愿等,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回收”的优势,搭建典型农牧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平台。
4.3探索回收价格对收运的影响机制
建立“环保宣传”和“经济回报”双轮驱动模式,实行“零差价回收”制度,让利于民,提高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率。建立回收价格随市场波动调整机制,确定村民、拾荒人员或垃圾收集者随回收价格的收集意愿关系圖,建立典型农牧区生活垃圾回收需求、供给价格决定模型及成本管控模型,评价回收价格对收运的影响机制及风险预防机制,构建适合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的定量经济学模型。
4.4政府与社会力量协调配合机制
探讨政府通过PPP模式购买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的途径,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协调市容环卫、环保、卫生、爱卫会、城乡统筹办、文化广播新闻等部门及工青妇等政府团体及乡村基层组织,NGO及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宣传和动员工作,探讨共建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的共治模式。
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国家提倡的是“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市)处理”的处理模式。这个模式明确了社会各级组织在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定位及作用,但在农牧区地广人稀的条件下不能生搬硬套。已在农牧区开展的“环保勒勒车”流动收集可回收垃圾的实践活动,根据村落人口、总体垃圾产生量和农户个人收集量等情况,采取定时定点集中收集和预约人户收运等方式,根据垃圾产生速率合理安排收集频次等措施,结合环保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在“社会可接受”条件下政府及基层组织的支持与参与问题,基于再生资源回收要求的精细垃圾“户分类”问题、废品暂存转运、收购废品种类拓展及高值化利用、收运效率及村民互动问题等,尚有待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化运行机制。结合当前我国农牧区垃圾问题现状,探索可切实实现有害垃圾零污染和可回收垃圾再生利用的新途径,创建适合农牧区实际情况的农牧区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模式,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广大农牧区的垃圾污染问题,搞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效益和重大的应用价值。
5模式构建方法
5.1数据调查方法及评估技术体系建立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文献调研、基础调查总结国内外现有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收集各种管理模式的内部属性和外部属性数据。通过文献及实地调研汇总生活垃圾管理评估技术指标集,从中筛选关注度高、指示性强和数据获得性好的指标,建立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评估技术体系。
5.2博弈机理分析与管理过程模拟分析
设定不同利益主体收益分享等不同的经济激励措施情景,通过典型农牧区的调查访谈,获得其特征信息(目标、动机、行为和利益),根据博弈分析的不同目标,建立博弈矩阵。以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总体经济成本和收益等内容作为系统综合目标。建立分析管理过程变量(组织结构、奖励政策、公共宣传教育方式和时长等)对系统内外环境变量(生活习惯、环境素养、技术条件、成本限制)的权变矩阵,研究其响应规律,并通过典型农牧区研究进行校验。建立典型农牧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平台及信息对称模型,通过典型农牧区研究校验关键环节的模型参数。
5.3农牧区生活垃圾适应性管理调控的实证研究
选择西北地区典型农牧区开展生活垃圾适应性管理的实证研究。建立由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村委会、非盈利组织和农牧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共同开展管理实践,采用包括多主体博弈模型、管理过程系统动力学模型和适应性管理系统调控模型在内的辅助决策系统研究作为制定实施方案的技术支撑。定期开展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成分、分类收集率、资源化率及对外排放量等的实测试验和问卷调查,对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管理方案和管理目标的优化调整。通过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对模型和参数进行校验和修正。
6模式构建的突出优点
6.1模式构建对垃圾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
模式创建后农牧区垃圾管理成本将大幅度较低,政府在农牧区生活垃圾管理层面的投入将得到有效控制。首先是人力成本的控制,现在农牧区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主流是城镇化,但是农牧区与发达地区农村有着本质区别就是地广人稀,城市环卫体系并不适合农牧区,而本模式将环卫工人从垃圾管理体系中完全解放,人力成本大幅减少。其次,因为“勒勒车”的直运模式,垃圾配套设施的投入随之大幅度减少。最后,因为“勒勒车”的回收模式,将农牧区的生活垃圾大幅减量化,政府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将大大降低。
6.2模式构建对农牧区垃圾管理的市场化推广
本模式在构建伊始需要人力、财力的不断投入,但是在模式确立、经济模型建立、数据库完备后,可复制推广全面市场化却相对容易,相关企业进入门槛较低,模式在我国农牧区的全面推广的可操作性较强。
6.3模式构建有利于农牧民增收及就业岗位增加
本模式的构建在浅层次是解决农牧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但是深层次确可以为农牧民提供一条增收渠道,可回收垃圾的就地处理增加其附加值的工厂化运行的工作机会,可以为当地农牧民提供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
6.4模式构建从根本上解决农牧区生活垃圾的就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通过模式构建、运营及过程中对农牧民的宣教从经济驱动和环保驱动从而以本模式实现农牧区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