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和“脏话”碰撞怎么办
徐志凯
案例1:
沈××真是个王八蛋,我不就是在课上看了一会儿漫画吗?她有必要告诉老师?关他屁事,真是贱人!……
处理: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不禁眉头皱起。作为班主任,这样关乎孩子品质的问题肯定要严肃处理,但是,作文语文老师,看到他字里行間流露的真实和不满,肯定也是一个典型例子。怎样才能在不伤害他写作热情的前提下让他知道知道问题所在?
我把这个球踢给了学生,在课上,我投影了这样的文字。孩子们一下子来劲了,有的在笑,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和我一样皱起眉头。看完了,我问道:“看了这篇素材,你有什么想说的?”孩子们纷纷举手。“我觉得他写得很真实!”给真实点赞。“我觉得不好,脏话太多。”脏话扣分!进入下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说脏话吗?”“不可以,老师教育我们不能说脏话!”几乎所有的孩子异口同声。接下来,我只要做个总结:“说真话老师要表扬,你可以表达你的不满,但不代表你可以用脏话表达!”说完我再看看小作者,他听得很认真。整堂课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讨论,老师隐在幕后,让孩子充分地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们讨论的结果,而不是老师一棒子打死的“圣旨”。这样,孩子乐于接受。孩子用脏话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觉得好玩,老师隐在幕后,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一来,写作热情不会减退;二来,他也知道真话不是脏话。
有时候,“真话”和“脏话”并驾齐驱,我们往往一棒子打死——让孩子闭嘴而忽视了孩子内心最原始的声音。在保护这种声音的同时切割语言文字中的脏话才是一个教育者的初心。
案例2:
社团活动,数学老师坐在我前面,我一动都不敢动,我生怕数学老师用那只巨手拽着我往后拉,他还用恶魔般的眼睛看着我,我的心一直在跳,全身在抖,我真想过去踢他一脚,打得他屁滚尿流。
处理:
我心里又喜又惊,喜的是他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惊的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居然对老师恨到要拳打脚踢。我想私下找他,但是我怕他好不容易燃起来的真话之心扑灭。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用这篇素材讲道理。
学生们学过形形色色的说理文,像这样简短的作文,看一遍并不能产生深刻的记忆。于是我把素材投影出来,让学生们自读,读完后,有的学生在笑,有的学生在窃窃私语……于是,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写这段话的作者是个怎样的同学?”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议论纷纷。看着学生们有了表达欲,我就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回答。有的说这是个没交作业的同学,有的说这是个怕老师、恨老师的同学,也有的说这是个敢怒不敢言的同学……我把他们的回答一一写在黑板上,等学生们说完后,我开始讲道理了。“其实你们遗漏了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蛮不讲理。”从学生们疑惑的眼神中打开切入点,我继续说:“从作文中,你可以看出老师做了什么了?”“坐着,什么也没做。”“既然什么都没做,你就想对老师拳打脚踢这合适吗?”学生们一下子觉得这是不对的,纷纷开始了抨击和指责。我继续说:“说真话固然没问题,语言文字是你宣泄的工具,更是你的朋友,但是不要变成一个蛮不讲理的人。”
课后,学生来找我,低着头,像犯了错的孩子。我告诉他:“这是你的真心话,但是这样的结果我想应该是长期形成的,你应该把前因后果写清楚,这样才是个敢说真话的男子汉。”于是,他跑出去改作文了。
对一个老师的“恨”,孩子们的表达可能局限于拳打脚踢,也许是想夺人眼球,也许是单纯的恶趣味。但是,守住那份对文字的热爱而让它自己发现错误,这是教育高明的地方,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案例3:
妈妈真是只懒猪,每天就知道刷抖音,吃吃喝喝……
处理:
我很震惊,孩子是有口无心的,他们为了写作,会把“尊重”放在一边。为了真话,会把“礼”暂时抛弃。当晚,孩子的妈妈找到我,问我能不能不录用这样的文章。妈妈的理由是这样的作文有失思想品德。考虑了很久,我还是决定发表这篇作文,我内心是万分不想打击孩子好不容易唤起的写作热情的。
但是怎么处理这篇文章带来的负面效应呢?
我把作文放在了家长群,我先说了我的录用理由:一个孩子能勇敢地说真话是不容易的,尽管孩子说这样的话肯定有失尊重。但是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一个孩子的写作热情。家长们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表示理解,有的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一方面,我让家长知道目前我做的作文教学需要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也摆明了立场:尊重学生的真话作文,但是不支持说脏话。
我约了3个班级中作文等级最高的学生,每次录用他们的文章都会得到高票拥戴。我让他们针对这篇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下一期周报我会直接刊登他们的文章,让他们形成一股张力,牢牢地抓住“说脏话”不放。
就像3颗重磅炸弹,班级中3个最有权威的同学抨击自己说脏话,那肯定不好,自己的语言受到这样的压力,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而其他孩子,也会因为“炸弹”的余震受到洗礼。
我们总是在规避孩子在作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有苗头就连根拔起,孩子提及真话瑟瑟发抖,这不利于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应该在快乐中生根发芽,而这个快乐与脏话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