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略话

    黄大瀚

    【摘 要】楹联是一种地道的文学形式,最早起源于诗词中的对偶句,楹联的写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

    【关键词】楹联;写作要求;技法

    楹联,即对联的雅称,俗话叫对子,是一种地道的文学形式。如果说,诗词是长江大河,那么对联便是清泉小溪。但愿大家在咏叹长江大河之时,也来赞美一下那清泉的柔姿和小溪的温情。请您看下面的对子: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锦;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这是明大学士顾鼎臣编撰的联句。其中描绘了两幅多姿而富于神韵的风景画:阳春三月,绿柳丝丝,莺飞燕舞;金秋九时,浮云飘飘,大雁南归。细品之,上下联分别以“线”、“梭”和“笺”、“字”作喻,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而且在形式上又能做到对仗工整,音律和谐。可见,一副好的对联绝不逊色于一诗、一词或一曲。遗憾的是,对联却向来被看作文人的雕虫小技、笔墨游戏,从不入正宗,不用说是定入学史了,就是编某某文集的时候,也不会收入对联,这种情况太多了。

    可是,对联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反而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它实用性强,而且雅俗共赏,是一种较普遍的艺术。它只字片语即可写景抒情,评人论事,又能信手拈来,随处可用。比方定一个作文题目、写一则标语、出一期黑板报、过春节、逢喜事等等,都可能派上用场。最近,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在人教版的高一语文教材中,就有一部分名为“奇妙的对联”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对联,学习创作对联。

    一、楹联之起源与发展

    对联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这要让我们追溯到远古的对偶了。应当说,诗词当中的对偶句就是对联的源头。

    对偶是古已有之的,比如在最古老的诗歌之一《弹歌》中,是这样描述古人狩猎的:

    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

    这已是十分工整的对偶句了。像这样的对偶句,在《诗经》当中更是屡见不鲜。如“山有扶苏,隰有荷花”,又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但对偶并不等于对联。直到盛唐时期,诗体发生变化,出现了格律诗,诗中的对偶句才完全具备了对联的特点。大家都清楚,在律诗当中,中间两联的对偶句要求异常的严格,不仅字、词、句要做到对仗,就是平仄也要对仗。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等等。从此,对偶句便诗律化了,这为对联的诞生创造了最坚实的基础,只待人们把它应用到门上或柱子上,便成了对联了。

    那么,到底第一个举此雅兴之人是谁呢?这要从原始宗教的桃符讲起。桃符是古人于元旦时,悬挂在门侧画了神荼、郁垒的画像或写字的桃木板。古人以为这东西可以避邪、驱怪。汉应邵《风俗通·礼典》里有记载:“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月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但是,画画雕木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后来人们多半只是在桃板上写字了,有些写避邪的神的名字,有些写一些吉利的话。这种迷信活动,沿习既久便成了风俗。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据说,五代后蜀主孟昶,在每年除夕都会令大臣在寝门桃板上撰写吉利的话。有一年,他觉得他的臣官撰词不合他意,便自己在桃板上题上两句:“千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显然是一音律严整的对偶句,于是,他便成了古今第一个把对偶句写到门上去的人,对联也就由此诞生了。后来宋灭蜀,宋太祖正是因为这副对联而派吕余庆掌管蜀国,同时把自己的生日定为“长春节”,这成了后人熟悉的典故。

    对联问世后,发展到明清时代达到繁荣鼎盛。据说,至今人们估计写了十万副左右,但在《楹联宝库》中仅收了一万三千副之多。

    二、楹联之写作要求

    1.上下联句法结构、词性要相对。如明徐青藤自题联:

    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联中“几间”与“一个”同是数量词,“东倒西歪”与“南腔北调”都是并列结构的词组,“屋”与“人”则都是名词。

    2.字数不定。最常见的是七言联和五言联,七言以上的也不少,其他的较为少见;也有一言的,如:

    死;

    生。

    (其意为:宁愿站着死,也决不倒下生。)

    3.注意音律对仗。音律对仗指上下联平仄相对。这里要说明的是,古时有平、上、去、入四声,后来,入声并入平、上、去三声当中,平声又分为阴平、阳平,这就演变为今天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古时的“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今天的“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声、去声。当然,现代人作对子往往采用现代的声调。不过,现代人对此要求已逐渐淡化。

    (1)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末尾一字须是仄声;下联的末尾一字须是平声。如: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门迎春夏秋冬福(古时为仄声);

     户纳东西南北财。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同时不能“下三连”。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上下联中第一、三、五个字平仄可不论,而第二、四、六个字则要论平仄,不可随意更改;不能“下三连”,是指上下联中末尾三字不能同是平声或仄声。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

    4.目的要明确。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恋爱自由无三角;

    人生幸福有几何。

    若是为一位数学教师结婚而作,目的自然很明确,而且语义双关,恰如其分。又如这副:

    今日喜生嫦娥女;

    他年笑配状元郎。

    如果将它送给一对生男孩的夫妇,那可就闹笑话了。

    三、楹联之技法欣赏

    1.正对法和反对法。正对指上下联同褒或同贬,当然意思不能雷同;反对则是上下联意思相反。正对能加强语气,反对对照鲜明,这是最传统的两种技法。如:

    中华辉特色;

    古国振雄风。(正)

    饱暖富豪思风雅;

    饥馑画人重银钱;(反)

    2.藏字法。藏字法指作对子时,为了达到暗示的效果,而把某些字藏起来。如:

    忠孝仁爱礼义廉;

    一二三四五六七。

    乍看此联,并不特别,但其实作者在此是把“耻”字和“八”字隐了去的,它完整的联句应该是“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这不就含有了“无耻忘(王)八”之意了吗?如果拿它来批判那些可恶之人,那是再痛快不过的了。

    3.拆字法。拆字法指把某字拆成若干字来作对子。如: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此联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柴”、“烟”、“出”、“多”四字拆用,上下联对仗工整,其内容亦自然又生动。

    4.嵌字法。嵌字法指把某人名或地名嵌入联句中,以取妙趣。如: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这是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一副对联。试看上联,“捷克”一词在此是战胜的意思,但细细品来,它原是一国名;下联的“重庆”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5.叠字法和重字法。叠字指联句中重叠用某字,使其具有叠音的效果;重字则是在联句中重复用某字。这两种方法往往合用,有时形成排比的气势,让人读起来感到酣畅淋漓。如明末顾宪成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声”、“事”二字,既重复又重叠,真可谓琅琅上口。

    6.多音法和多义法。多音法和多义法指运用一字多音或一字多义的功能作对。如福建白岩寺联:

    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

    斋斋斋,斋斋戒,斋斋斋戒。

    此联是多音法和多义法合用,上联用多音法,加框的“朝”字读cháo,其余读zhāo;下联用多义法,加框的“斋”字是动词(斋戒),其余是名词(每斋)。这样的联句格式严密、意义丰富,且音律富于变化,节奏感强。

    7.谐音法。谐音法指利用两个字的谐音关系作对子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作出的对子,语意不免有些隐晦,但用得好,亦能造出佳言奇句来。如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联中加框的“朝”字与“长”字分别谐“潮”字和“涨”字的读音,同时,又含有了“潮”字和“涨”字的意义。倘若您不仔细琢磨琢磨,还真不知道它是何意,不过,这恰是它的奇妙之处。

    此外,楹联的技法还有很多,这里仅就常见的几种作简要介绍。总之,联要对得巧,技法就要用得好。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