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毁灭”的美学倾向

    王冰洋 章琦

    内容摘要:作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对象征派和现代主义诗歌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巨大,与其相关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近现代文学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波德莱尔“忧郁”的研究已有很多,关于其“毁灭”的研究则有限,本文从这一方向出发,对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与美学论著进行研究,分析其美学倾向以及对后世影响。

    关键词:波德莱尔 现代主义 诗歌 美学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开展,使整个法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从政治圈到文化圈,社会运动的影响波及之广、后续之绵长都是空前的。阶级斗争带来的新旧精英交替与文化冲突产生了冲击了当时法国文化阶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思想潮流彼此冲击、融合,作用在当时那一代人,诞生了诸如雨果、福楼拜、左拉等优秀作家与他们惊曜一时的作品,而在这群人之中,波德莱尔无疑是一朵惊艳的“奇葩”。他的美学思想和诗歌创作,虽都受当时的社会潮流与社会思想所影响,却呈现出超前于当时众多作家的理念和修辞,这既是他个人性格影响,也是其个人经历所致,他的个人生活与社会交际对他的观念产生了诸多影响,关于波德莱尔的“忧郁”已有较多的论著,本文则从“毁灭”的这一倾向来探讨他的美学观点及这种观点与后世的联系。

    一.波德莱尔的经历对其美学观点的影响

    波德莱尔生于1821年,那一年也是拿破仑逝世的一年,他的少年时代成长于大革命后期,正是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后期,他于四十年代在文坛崭露头角,那正是一个“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而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时代。他的家庭环境也正体现了那种社会潮流亦生亦死的时代特色,他生于一个旧贵族家庭,他的老父亲与母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年龄差距,6岁丧父,7岁母亲改嫁于当时的军官,他的家庭变化本身就是当时社会变化的缩影。旧文化与新文化他都能够在年少时便接触到,这既造就了他过人的文化素养,也造成了他个人强烈的内在冲突与对当时文化阶层的不耐和不屑。畸形的家庭环境與家庭结构的急剧变化也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这些共同造就了他超凡的艺术素质也造成了他忧郁的个人性格。在四十年代凭借着生父留下的巨额遗产,他过着奢侈且放荡的生活,而后由于过于浪费被家人限制了财源又陷入了贫穷,过起了波西米亚式的生活。大悲大喜的经历、不规律也不检点的生活使他的情绪波动巨大,身体也每况愈下,1867年便离世。激荡的情绪、对时代价值的迷茫使得他也成了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也曾多次尝试过自杀,他的颓废并不只是消极的失望,更多的是激荡的鄙夷与批判,而当这种情绪激烈化之后,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就呈现出了强烈的对于自我与世界的否定、对阴暗、潮湿、死亡意象的追求以及美学上对美的毁灭的追逐,也就是他的“寻求恶中之美”,成就了他的《恶之花》,他的诗歌并未“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而是呈现出一种深刻的悲观主义。人类行为的认知与情感,理性与感性都存在着众多的联系,在他所处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众多文化精英不但是时代的经历者和记录者,往往还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众多作家都受到了当时政治的影响,往往都有过对政治及意识形态的见解和相关言论,虽然波德莱尔所成长的时代已不是法国大革命最为暴虐和血腥的时代然而政治环境中仍然充斥着阴谋、多疑和诡谲,大众中充满着愤怒、恐惧和缺乏信任,政府与民众仍有激烈的摩擦,而新兴资产阶级此时并未建立起如旧贵族那般坚实的文化传统,却意图建立类似的社会等级分层,这无疑加剧了当时仍然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使得刚刚从血雾中走出的法兰西仍然充满着火药味和破灭气氛,即便是充满着理想与乐观情绪的雨果也在自己的创作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怨怼,这种情绪以及对法国大革命多思考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再到《九三年》是愈来愈激烈和深刻的,何况本就忧郁的波德莱尔,虽然他并不像雨果或者左拉那般热衷于时事政治,但他也并非是一个政治冷漠者,他从前期到后期对诗歌的实用性和道德性越来越轻视乃至于敌视,这既是对“形式大于内容”的艺术性思考,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一种鄙夷乃至于愤恨,由于他又长期食用致幻药物以及他可能患有的重度抑郁症,这种情绪就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表达为一种近乎于癫狂的对自身和他人的否定与批判,也就带有了一种强烈的毁灭性。

    二.波德莱尔“毁灭”的美学倾向在其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波德莱尔惯用腐坏和破败的意象,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破坏性,他不止一次的在诗歌创作和美学论著中表达了他对扭曲、混乱之美的向往、对美的毁灭的迷恋,这种美学主张与世纪末的尼采也有一种呼应。相比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波德莱尔更向往诗的世界,那是他眼中更为真实的东西,在他看来诗所要表达的是“纯粹的愿望、动人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①在《理想》、《腐尸》等诗篇中,它使用了大量阴暗、沉重、糜烂、混乱的意象营造他独特的美感,波德莱尔的美是撒旦式的,官能但却不淫秽,富有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情绪波动,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古怪的成分组成并决定了个性,而没有个性,就没有美”,而在《信天翁》、《美》等诗篇中则把诗歌创作视为一种“刻苦钻研,消磨时光”②来追求疯狂的活动,在这种极致中追寻扭曲、毁坏的美,“美总是令人惊奇的”,波德莱尔无疑是反自然主义的,他的创作甚至体现出了一种达达主义精神,而在《致读者》中把诗歌审美比为“像一个贫穷的放荡子,狂咬狂吻一个老妓女的受折磨的乳房”、把作者与读者称为“伪善的读者,我的同类,我的兄弟”。③这启发了后世的萨特与艾略特,影响了20世纪的存在主义,他诗歌中那种强烈的否定、批判以及那种对虚无的探讨所带来的强烈毁坏氛围不仅在当时呈现出了一种迥然不同的美,也为后世许多具有毁灭倾向和虚无倾向的创作开启了先声。

    三.波德莱尔“毁灭”的审美倾向与后世文学的联系

    波德莱尔与后世文学家存在一些联系,我们可以把他称为现代主义的先驱,他对后世文学家创作与美学思想的影响甚大,这既有后世文学家对于他个人创作能力与美学倾向的认同,也有文化传统、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的原因。像萨特、艾略特等西方文学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与波德莱尔时的法国大革命类似,都是新旧文化交替,充满血腥、破坏、迷茫的时代,而文脉上他们也有继承性,在作品和美学思想上产生关联是很自然的,波德莱尔反抗的“自然”是广义的,这层理念与尼采、克尔凯郭尔等现代主义的先导者的美学理念也是共通的,他们充满着破坏性的美学思想在更为破败和幻灭的二十世纪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继承。在东方,波德莱尔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在日本,死与美是日本美学中的重要主题。明治维新后的巨大社会变动,无论是夏目漱石、泉镜花、芥川龙之介等受世界大战影响较小的文学家,还是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受世界大战影响较大的作者,他们的作品都呈现出了与波德莱尔相近的美学倾向。芥川龙之介由于与波德莱尔家庭、社会经历相似,更有“人生不过波德莱尔的一行诗”④这种称道,物哀、幽玄、侘寂是日本美学的核心,而这与波德莱尔悲观颓废、充满忧郁与毁灭性的美学思想有着天然的亲近性。三岛由纪夫的《孔雀》与其个人经历所体现的那种“美的毁灭比美更美”美学倾向也与波德莱尔不谋而合,波德莱尔的诗歌与美学会对现代主义产生巨大且长远的影响是具有多方面原因和必然性的。

    四.总结

    本文从波德莱尔的个人经历出发,从他所处的时代到他的个人创作再到他对于后世东西方创作者的影响,对他“毁灭”的美学倾向的产生和影响做了分析,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使读者和研究者受到启发,对波德莱尔个人和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和研究带来价值。

    注 释

    ①(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浪漫派的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49

    ②(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22.

    ③(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4.

    ④(日)芥川龙之介著;何黎莉译.傻子的一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19:97.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