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刘金凤
摘? 要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阐述借助微课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逻辑思维;Dreamweaver
中图分类号:G623.5?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5-0112-03
1 前言
数学是比较典型的逻辑思维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可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升,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微课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科技产物,现下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对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可为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2 微课与数学逻辑思维相关概念界定
微课概念与特点? 微课即微缩型课程,是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短片,可反映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最早提出微课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戴维·彭罗斯教授,2011年后微课被引入我国。作为信息技术产物,微课具有两大突出特点。
1)时间“微”。微课一般最长不会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40~45分钟的教学课程来说,具有时间微短的特点,可高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
2)内容“微”。相对于传统宽泛的课堂,微课重点聚集、主题突出,集中反映某个具体的知识点,因此,内容更加微少、精简,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数学逻辑思维概念? 逻辑思维又称理论思维,是人体大脑中有根据、有条理的一种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逻辑思维下,人们可以将感知认识所得的材料转化为一种信息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得出做出主观判断,再按照既定的逻辑关系去进行推理,由此而得到全新的认识,最终揭露事物内在的真实属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拥有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往往可以将数学问题看得更加透彻,并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来学习理解,而这就将为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并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之路走得更加长远。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对小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3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的设计? 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微课的设计应该从主体性、时间性、完整性、针对性几个方面入手,要有统一清晰的导航,便于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的框架;要确保设计的逻辑思维微课,每个知识点之间有前导和后续的关系、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关系,学生只需要通过微课观看,就可以了解课程学习的主线,这是整个逻辑思维课程微课设计的重点内容[2]。以“找规律”这节课程教学为例,教师的微课设计应该包括课程介绍、学习指南、交流互动、联系我们四个模块,将所有的课程内容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具体的逻辑思维课程结构资源设计如图1所示。
微课的制作? 在明确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微课设计后,就进入微课的实际制作环节。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具体的微课制作方法进行阐述。
1)媒体素材的采集。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时,能够收集到恰当合理、突出表现教学内容的微课素材十分重要。一般常见的素材获取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文字素材,可利用Photoshop、Flash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功能添加;
②例题习题素材,可从相关的教学网站搜索下载,然后通过美工工具处理使用;
③复杂视频素材,可从相关网站下载原始模型,利用Flash软件逐帧画出,这样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图像;
④声音素材,可通过麦克风自己录制。
2)页面构建。一个微课由不同的页面构成,因此,具体的制作方式也有不同,常见的页面制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欢迎页面。在使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时,微课打开的首页就是欢迎页面,一般通过Dream-
weaver完成。图2为笔者在制作“找规律”这节课程微课时制作的欢迎页面。
②主页面。点击欢迎页面后就进入主页面,如图3所示。该页面的制作设计也是采用Dreamweaver完成,以图片背景为主,但是可以动态地显示标题,而下面的主表格则是微课资源的组成,只需要点击相应的文字标题,就可以接入相应的视频页面。
③知识学习页面,微课的知识学习页面一般包括教学目标的呈现、小故事导入、例题讲解、课程知识拓展、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的呈现是知识页面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掌舵的作用。如在“找规律”这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出发,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展开出来。
小故事导入,在讲解清楚课程教学目标后,就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导入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带着浓厚的兴趣展开学习,从而實现事半功倍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效果。
例题讲解是知识学习页面的重中之重。教师例题设计得好坏,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因此在微课制作时必须要认真对待。
利用拓展页面,学生在完成例题训练后需要对教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打破原有的知识认识结构,将新旧知识有效地联结在一起,从而使习得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所有的练习结束后,课堂也进入了尾声,在下课之前,教师应该通过制作的微课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如图4所示。
4 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借助微课夯实基础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基础知识夯实训练做起,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螺旋式提升。显然,微课是教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的有效工具,可为后期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开展铺垫基础。
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时,学生若是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掌握不牢,那么遇见不规则的多边形图形时,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逻辑分割,从而高效解题。为此,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前,教师先借助微课工具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夯实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将几种常见的多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计算方法及公式原理录制成视频短片微课,并通过概念图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
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S=底×高
2)三角形:S=底×高/2
3)梯形:S=(上底+下底)×高/2
4)不规则图形:对不规则的图形进行分割,从而将其分割成几个可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的规则图形,最终通过面积相加,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通过上述的微课展示可以发现,借助微课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不同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差异及关系,而学生可以通过横纵对比,建立逻辑思维联系,从而加深对多边形图形面积公式计算的理解和记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借助微课进行例题讲解? 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较多,而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认识理解,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唯有通过例题讲解,尤其是经典例题的讲解,并配合相关的题型训练,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微课是教师可利用的最佳工具[3]。
分数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种有别于整数的数字,与整数的直接计算相比,分数计算要从分子和分母两方面入手,其中同分母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不同分母的分数还需通过通分,才能进一步进行计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学生分数学习的基础,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并了解分数的表示含义,是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教学时,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思维能力训练,笔者借助微课,以经典例题讲解的方式展开教学,例题讲解可通过微课短片动画的方式展示。例如:
一个苹果被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可如何用分数表现取出的苹果?
A.1/4? ? B.2/4? ? C.3/4? ? D.4/4
通過这样的典型例题讲解训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形象化,并促使学生通过生活的结合和思维转化,从而体会分数的含义,对分数知识形成初步认识和掌握。这就是借助微课进行例题讲解,从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方法。
借助微课实现举一反三? 数学逻辑思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灵活的知识运用、基础知识储备调动,都是数学逻辑思维具备的一种表现,其中举一反三的能力最能反映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借助微课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举一反三是训练的重点和关键。
“找规律”是一节低年级小学数学课程,部分学生会感到知识学习的抽象性,不知道如何发现题目中的内在规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微课,从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角度出发,着重向学生讲解如何辨别题目中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用微课进行图片展示,如通过微课为学生展示图5所示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该横线上应该画上何种图像?或者通过微课,为学生出示一组数字“1、3、5、7、9、__、13、15”,让学生填写__上数字。通过这样的微课进行练习训练,让学生明白“找规律”或者是从颜色入手,或者是从数量入手,或者是从外形入手,帮助学生体会规律性。这样的微课逻辑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并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逻辑思维能力。
5 结语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难教、难学的学科,这主要是因为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只有学会逻辑分析和逻辑推理,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微课具有短小凝练、微而“不微”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为学生日后进行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丹晖.借助微课促进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J].当代教研论丛,2018(9):90-91.
[2]刘永胜.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J].学周刊,2018(14):137-138.
[3]程智敏.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