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管理
姚宏程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区域管理;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有数年,虽说这项工作在不断加强和改进,但区域性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校际间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笔者有幸多次参加素质教育督导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常常看到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其中有的缺少师资,有的尚未开设课程,有的无咨询场所或虽有也形同虚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开展起来。
如何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精神,促进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宝应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对此作了有益探索。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管理
以系统论观点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管理要素有教师、课程、装备等。
(一)师资建设——“三专”
师资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除必须具备的基本任职条件外,应力求专职、专业、
专注。
1.专职配备。专职是指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岗位,通过招聘心理学毕业生、挑选有心理学背景的在职教师、鼓励有意愿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渠道,配备适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聘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时间充足、精力充沛。
2.专业培训。对于处在心理危机中的学生来说,心理教师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其生死。因此,需要通过实践、培训、研究等途径来引领教师逐步成熟。专业基础培训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培训等。专业技能培训应当是在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长和实际需要,深入进行诸如沙盘游戏、催眠、心理器材使用等实用技能的培训。问题研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动用区域师资力量共同探讨,获得科学的解决方法。课题研究是借助教育科学研究部门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程序,研究具有前瞻性或导向性、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问题。研究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习理论、提高水平的过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专注工作。要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履行个人申请、学校考察、书面承诺、上报备案等程序,保证个人自愿、组织审定。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能量高消耗职业,况且取得成绩时没有掌声和鲜花(保密原则与职业规范所限),出现问题时却可能遭指责。作为管理者,在职务聘任、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应格外关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评价时应考虑其工作的特殊性。
(二)课程建设——“三定”
学校教育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教育目标,课程计划是教学依据和评价标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我们自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负担着理想与现实的双重任务,既要努力实现理想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也要面对学生现实存在的心理问题。
1.定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以育人为目标,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生存状况。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的主动发展,体现发展性、全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目标,是解决学生现实存在的心理问题,具有问题性、个体性。应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与本地实际确定课程目标。
2.定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当根据教育目标进行选择。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规定,理想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现实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针对现实的心理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质群体,应当根据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内容,并制定实施计划,实施团体辅导。另一类则是个体心理问题,应当通过心理咨询处理。依据现实目标选择内容应当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师生座谈、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
3.定课程途径。首先,由教育行政部门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课时计划(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安排),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其次,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针对理想目标的教育内容,集体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供整个区域参照选用,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则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体制定针对性方案。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所有学科教师应当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渗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阵地建设——“三规”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外界刺激引发人的内心矛盾,负心理能量长期积压且得不到有效释放便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应本着释放学生负心理能量,表露其内心世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来建设。阵地包含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访谈(咨询)室。
1.规范配置。制定适用的装备标准是规范阵地建设的前提。区域指导中心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师资培训、问题研究场所,为学生、家长服务,建设应尽可能现代化。学校心理访谈室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含宣泄情绪、释放负心理能量)服务,建设要现代化但更要实用化。现代心理学与医学、生理学、信息技术等先进的应用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实际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多种现代心理器材为人们的心理测量、诊断、矫治和研究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应当尽可能把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现代化。当然,也要考虑经费、场地等条件限制,一般应当配备基本设施、办公设备、常用心理辅导器材、专用心理器材、心理测量与辅导软件、心理图书、刊物及影像资料。学校应根据装备标准,结合心理访谈(咨询)室创建活动来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2.规范使用。心理器材是为学生服务的,与学生直接接触。首先,要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师生安全。其次,正确使用,发挥心理器材的功效,增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最后,注意使用场合,对每个器材应当在什么条件下使用,结果应当向谁反馈,使用者必须心中有数。
3.规范管理。心理器材多是机电装置,使用、灰尘、温度、湿度等因素都有可能带来损坏。管理者应当定期检测、调试,确保心理器材处于完好状态,随时可以使用。发现已经损坏的要及时维修。长期未用(如寒暑假)的,应进行调试。
(四)机制建设——“三健”
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管理机制是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发展、课程实施、阵地运行的基本保障。
1.健全管理机构。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说明,机构是以某种形式赋予某些特定权力的组织,必要的机构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
(1)明确行政归属部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兴的、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与发展环境的教育,目前尚未引起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更需要行政部门的宣传推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有的设在教育部门,有的由教育、卫生、文明办等部门共同组建管理机构。不管如何设置,都必须明确管理机构。
(2)建立业务指导机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业务指导更加重要,应建立由教育学、心理学等专家组成的业务指导机构,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3)搭建网络活动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内容涉及学生的现实状况,目前学校配备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尚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为“孤独的牧羊人”。因此,应在区域范围内建立中心教研组,如高中教研组、初中教研组、小学教研组,以便切磋技艺、提高工作水平,依托集体力量应对现实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心理支撑。
2.健全相关制度。制度是组织约束自身行为和完成相关工作而制定的行为规则。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需要一些基本的相关制度来规范。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人与事作出明确的要求,明确相关人员的义务、职责与权益,明确相关工作的内容、标准、时间、场合及责任等内容。
(2)计划总结制度。“凡事预则立”“有备无患”都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也如此。年度工作有计划、月度工作有安排、专项活动有预案,一段时间之后、一项工作结束之时应有总结。譬如,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告知相关部门与人员;师资培训活动计划让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师心中有数;外出学习报告与没有机会参加学习的教师共享,等等。
(3)定期例会制度。定期例会是过程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一个系统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及时处理矛盾、问题的有效手段。为不断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定期例会制度是不错的选择。
(4)教研活动制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有许多东西正在摸索之中,教研活动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进工作成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相关的教研活动,也应对立项课题开展专门研究。
3.健全督导机制。此处的督导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与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督导,区域管理必须健全这两种督导机制。
(1)心理教育督导。2012年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督导,平时可以结合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与任务,开展专项工作的督导,也可以对某项工作或整体工作进行评估。督导评估应当由教育督导部门,按照相关的督导规程,制定方案、规范程序、培训人员、督导评估。督导评估应本着工作改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目的,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切忌套用其他学科或其他部门的相关指标,生搬硬套,以免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2)心理咨询督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了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外,还涉及危机个案的接诊、转介和干预等,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兼有教师和咨询师的双重身份。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在督导师的带领下,让咨询师有机会在更多感受和反馈的基础上反观自己处理的个案和干预的相关问题,从而保证咨询质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应与高校的心理专业、权威的咨询机构合作,建立正常的督导机制,聘请注册督导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定期定员的心理咨询督导。此外,还要进行专职教师的定期朋辈督导,系统提升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保证整个区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位均衡实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师资是根本,课程是载体,阵地是基地,机制是保障。只有不断完善机制,以健全的机制统领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与阵地建设,整个区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均衡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更好保障。
当然,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本文仅仅从区域管理的层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扬州,2258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