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活动化教学策略

    周丽丽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与其他学科高度整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理论课比操作课显得枯燥、乏味,能不能把理论课也变得富有创造性,让学生学得有趣,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活动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概念性理论知识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会涉及很多概念,如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病毒等。这些概念性的理论知识抽象,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导致课堂上容易出现学生无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等现象,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厌烦,教学效果差。而对于概念性的理论知识,我们不能满足于让学生记住这些概念的字面含义,还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感知这些概念的内涵。笔者认为,对于这类理论知识,可采取以下活动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是课堂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越到高年级越不喜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在概念性理论知识较多的课中,提问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为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小组合作竞赛、男女对抗赛、辩论赛等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可以采用积分制,题目的形式可以灵活设置必答题、抢答题,比赛结果可以是评选优胜的小组或个人,并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奖励。课堂引入了竞争机制后,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表现会有很大的改观。例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时,教师一上课就告诉学生,今天要分小组进行比赛。学生就觉得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比赛?然后教师就宣布比赛规则:一共5个小组进行回答问题大PK,对于教师今天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每位同学每回答对一个问题就会为本小组赢得一颗星,今天我们比一比哪一组是回答问题最佳小组,哪一位同学是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同学!学生当时就很感兴趣。当有学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为本小组加到一颗星时,学生的积极性被一下子点燃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和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讲授相比,活动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给学生制造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根据不同的信息技术概念性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可灵活采取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

    (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会有很多实验,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实验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概念性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借鉴这些学科的实验教学。例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设计成实验课的形式。首先,利用学校的旧电脑,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根据实验卡片上的任务要求,对机箱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讨论研究和动手实践,并填写实验报告;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小组竞赛,检查学生实验的成果。学生在动手实验、填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了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了解了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更增强了动手能力,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欢快的游戏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玩耳语传话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个小组通过耳语的形式进行传话,第一个传给第二个,第二个传给第三个……在规定的时间内传话最无误的小组获胜。当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一个个都行动起来,传话的聚精会神,还没传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顿时热闹非凡。等到传话结束,每个小组最后一位学生说出传话内容时,有的小组的传话内容变得面目全非,更是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笑声。游戏过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出信息的特征就变得容易很多。

    (3)利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是上好信息技术概念性理论知识课的重要前提。例如,在教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一课时,教师可创设帮助小Q同学解决遇到的电脑安全问题的情境,教学中紧紧围绕小Q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小组合作竞赛、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学习展示,学生始终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活动,既帮助了小Q同学,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课的相关知识。

    3.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对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新舊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自己的独立思考之上的。在讲解信息技术概念性理论知识时切忌教师满堂灌,而要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可以是教师提供学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寻求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还可设计相应的反馈练习,让学生边学、边听、边看、边记。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除了教师的语言,除了文字,还可以灵活运用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原理性理论知识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会遇到不少原理性理论知识,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动画的原理、遮罩的原理、图层蒙版的原理等。这类理论知识抽象性强,相对深奥,不易理解,教学中可采用类比、实物展示、直观演示等活动化教学策略,将这些原理性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

    1.利用类比促使原理性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例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时可以将其与人脑的工作过程进行类比。人的输入器官眼睛、耳朵就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人的大脑就相当于中央处理器,大脑短时记忆就相当于内存储器,笔记本、练习册等就相当于外存储器,人的输出器官手、口就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人的眼睛、耳朵接收到问题,大脑思考,接着通过嘴巴说出答案的工作过程可以类比为计算机的工作过程:通过输入设备(键盘或鼠标等)输入用户的操作命令或数据,计算机的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输入命令后,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在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也可将结果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上。通过类比,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利用实物展示促使原理性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例如,教师在讲解动画原理和遮罩原理时,可以利用自制的实物教具。在讲解动画原理时,可以自制一个小本子动画。小本子的每一页上都绘制相近的静止的图形,当翻动小本子时,就会发现静止的图像运动起来。在讲解遮罩原理时,教师可以自制两块板,一块板上是画好的图案,另一块板上有一个挖空的图形。当把两块板放在一起时,可以透过挖空的图形看到另一块板上的图案,直观地展现了遮罩的效果。通过实物展示,可以让事物的现象变得更加直观,再从现象分析本质,学生对于相应原理的理解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3.利用直观演示促使原理性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在信息技术课中,直观演示法是采用得相对较多的一种方法,讲授信息技术原理性理论知识也同样适用此方法。利用直观演示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操作结果,对大脑的刺激会更强烈,信息接收更快,表象储存也更牢固。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层蒙版的原理时,就直接让学生在添加的图层蒙版上涂抹黑、白、灰等颜色,观察看到的现象,让学生对图层蒙版的原理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看到效果,对图层蒙版原理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层蒙版的原理。

    与信息素养相关的理论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开始从纯技术的讲授转向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涉及与信息素养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对信息的获取、收集、调查、发布等,以及情感态度与信息道德素养的理论知识。与信息素养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特点主要是:范围广泛,涵盖多门学科,有时会作为单独的一节课,如对一个主题作品(项目)的规划,牵涉到多方面的知识。此理论知识主要集中于信息的获取和发布两大块,可采取以下活动化教学策略促进知识的内化。

    1.利用主题班会的教学形式,促进理论知识的内化

    例如,“健康上网”对应“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中的相关内容,主要侧重学生上网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心理道德问题和行为规范,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把本节的内容和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进行整合,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教师可以选择类似于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活动,如主题演讲、情景再现(小品)、案例分析讨论、心理诊所等活动化教学形式,这些创意情境可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讨论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认识,在活动中树立良好的上网观和信息道德素养。

    2.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应用中体验,在反思中升华

    例如,《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一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树立规划意识,树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教师以七巧板游戏导入,通过学生制作出的不同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构思设计的重要性;然后,通过PPT作品赏析和作品结构图完善,让学生在讨论、分析、操作中概括出多媒體作品的制作流程,进而体会出前期规划的重点环节;最后,以设计校园文化展示活动为主题让学生由体会变实践,根据任务规划出符合需求的方案,进一步熟悉制作流程,掌握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方法。本节课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在反思中升华,促使学生很好树立起全局规划的概念,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较好地实现了知识的内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适合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