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递进式教学

    陈晓红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會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要求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认真研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笔者根据本校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在学生核心素养和新课程目标的指引下,采用“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学科竞赛”等逐层递进式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进行学习指导,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改进以往的“国家课程”+“模块选修”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从“课堂教学(国家课程+模块选修)”“校本课程”和“拓展类项目”三个方面递进式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这样既能保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又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中某一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应用。具体课程模块及实施思路如下。

    模块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基础信息素养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所规定的必修模块中的测试要求与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考级考试要求的绝大多数知识吻合。学生如果在学业水平测试中选择“信息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应用”组合可以节省大概20个课时,这样就可以用来进行校本化的模块选修。最初模仿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设置,开设了“VB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及组网”“机器人”“图像、动画制作”和“多媒体音视频”五个模块。在积累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当前“创客教育”和“学科竞赛教育”等因素,开设“C++程序设计”“网络与互联网+”“图形图像设计与处理”“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3D打印”和“物联网创新设计”六大模块。

    模块选修教学始于学生刚完成必修模块中的“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小学、初中阶段的“Word小报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网页浏览与操作”等基础应用上。通过选课指导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应用所涉及的模块,学生从兴趣入手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块进行学习。

    我们从高中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制订符合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从该模块的发展和简单操作应用着手,让学生对所学模块有一个初浅的认识,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实践,实现其基本功能。在20个课时的学习中,“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轻”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设计和课程设计报告,实现课程评价,其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模块选修教学开设的第一年就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逐年对模块选修科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改进。

    通过6年的模块选修教学,学生在国家课程所规定的学习时间内除了完成了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所要求的学习内容,还能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进行学习,扩展了学生的信息技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模块选修内容的学习,是对该模块基础知识的通识学习。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影响,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操作类似于物理、化学的实验课,是一种验证性和体验性操作。而要对该专业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每学期的校本课程实现这一学习目标。

    应对模块开设的科目,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中开设“程序设计与算法”“创客空间——走进3D打印世界”“创客空间——物联网创新设计”“影视媒体制作”“机器人”等课程。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期间,通过教师、网络获得所选科目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创造性的操作实践。例如,在“程序设计与算法”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已掌握的C++基本语法的基础上,学习程序设计中的基本算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程序设计。在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程序代码编写与调试运行的过程中体会程序设计的乐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计算思维,最大化地实现课程目标。而“创客空间——走进3D打印世界”的学习,不仅仅运用3D打印软件进行模仿性设计,学生完全可以针对某一主题,结合所掌握的数、理、化或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并最终打印成实物作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所学的知识不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知识。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围绕技术的运用展开学习,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关系,既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拓展类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性

    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训中,教师不但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类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等学科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学科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等拓展类项目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应用能力,并使其通过创新实践过程形成正确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学科类竞赛比较多,如五大类学科竞赛之一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技类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等。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发现和挖掘对该类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生可以自愿参加相应的“学科竞赛活动”和“社团活动”。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等形式组建活动小组,进行任务布置、作业评价和答疑。例如,对于“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竞赛辅导工作,师生共同利用“CCF中学生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RQNOJ(信息学在线测评)开放平台”“洛谷教育”等平台,完成竞赛程序题编写实践练习与网络讲评。

    “小城大爱”一直是我校面向全市开展的大型公益性活动,这里影视频的制作就是选修校本课程“影视媒体制作”的学生的实践作品。此外,学校宣传视频如“高三加油”“新年祝福”等,也都是学生利用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模块选修”“校本课程”和“学科竞赛活动”等形式,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该教学模式以“试探”的性质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逐步深入开展,到目前为止,各形式之间的相互衔接已做得比较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明显的改善。但对整个体系的课程评价还停留在作品的外观评价或解题得分率上,各个课程都按照各自的评价标准体系独立进行评价,对学生整体的信息技术素养的评价还很难把握,这也是今后我们信息技术教育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要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状况出发,设计一套适合整个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