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书籍中由内及外的设计思维
金帅华
摘要:
书籍装帧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随着礼品书、电子类图书的不断涌现,书籍设计更加注重材料、工艺、结构的创新与变化。这些变化也使书籍设计需要摆脱传统的设计习惯和思维方式并用创新的审美眼光和技术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逆向思维方式有助于设计师解决书籍设计中的一些难点重点。可视化视觉符号的概念有助于视觉整体性的提高。材料和工艺对书籍本身由内及外的发展指明了设计的方向。书籍设计也必将在新的形势下焕发出新的青春。
关键词:
书籍设计 由内及外 工艺材料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4-0136-03
“RE—DESIGN”是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提倡的“再设计”理念。其设计思想是追求事物本身内在的存在价值,重新审视我们当下习以为常的概念并重新改造已知事物。作为“无印良品”的艺术掌门人将这种理念发挥到了极致。书籍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传统门类,涵盖的内容丰富多样,设计方法大相径庭。如何在传统上创新是每一位设计师面对的永恒主题。“由内及外本质上就是在以内容为基础的内核上进行反向思维,由易到难、由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一书籍设计的整体现
(1)传统书籍设计顺序的弊端
书籍设计的主旨在于建立读者与作者之间有效的沟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本身所富含的精神情感和知识内容。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以书籍阅读顺序为设计流程,封面、扉页,前言、目录依次展开,其本质上是一种常见的惯性思维模式。如果多项设计任务同时展开,设计师在短时间内接触到的信息量就极其有限。由于这些信息是以点状化分布而不是以面状化分布,导致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容易进入到类型联想、职业联想、市场导入等惯性思维模式中去,无个性无差別的设计层出不穷,而且难以提升作品内在的文化品质。另一方面,设计内容非同步进行展开,设计风格难以做到形神合一,貌合神离的作品也就不奇怪了。书籍中的封面、内文,章节页在视觉上无法建立真正有效的视觉关联,形式上支离破碎必然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人为降低了阅读兴趣。这样即使前期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完成的设计草案也很难得到作者的认可,修改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这种设计模式本身就是低效而不科学的。
(2)“由内及外”的设计优势
由上文可以看到,传统设计顺序是我们在书籍设计过程中的困扰所在。不妨换一个角度审视下作为书籍设计的核心内容,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凝聚作者智慧和思想高度以及无数实践才完成的正文是整本书的核心内核。设计师的设计流程恰恰应该是从正文开始作为设计的源点。掌握了核心即掌握了全部设计的精髓和整个设计流程的主动权。通读全文可以使设计师感悟作者的思想精华了解文章脉络,找到合理恰当的解决方案和方法。由此可见,正确的书籍设计流程应是将习惯性的设计流程反转,先正文再章节页,后目录,封面、书函等。看T这种流程的优势:第一,通过对正文排版基本确定书籍大致的设计风格。设计样式是建立在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方向不会出现较大错误,减少后期的修改次数和设计上的反复提高了效率。第二,设计师比较容易跳出点状思维带来的直接联想。发散性思维更容易提出出人意料的创新结构和创新方法,呈现的结果更能提高作品的设计水平。第三,这种反向设计方法从工作量的角度来看,将工作量最大的排版放在首位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错误所在,将改正的时机放在最初始状态大大减少后期修改的工作难度。有利于设计师和作者、出版商三者之间的协调沟通。第四,设计师从宏观的角度去审查设计概念,书籍设计的各种视觉要素之间更容易形成视觉关联设计方案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好。
(3)树立严格的整体设计观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书籍封面和内文设计是分离的,两种设计风格并存于同一本书内。除前文所提设计顺序造成的精神分离外,设计师缺少一个整体的设计视野也是原因之一。“由内及外”是将书籍作为统一的设计整体考量,避免了上述错误情况发生。比如设计的图案和书籍内容是否吻合,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是否合理,新材料和作品本身追求的精神力量可否完成时间的跨越。这些都需要设计师做出一个准确的取舍,不能因局部的精彩而忽视整体的把控。统一与变化的美学法则要求设计师辩证地观察每一个设计要素,同时设计实践也要求设计师理解内外的区别反复的前后对比,找出设计关联的细微变化,并用一条视觉线索将设计要素串联起来逻辑地推导出它们之间的视觉联系,使书籍整体视觉效果的丰富性和内容性展示出来。
二可视化的书籍结构
(1)可视化的视觉符号
书籍设计中的视觉要素很多,版式、图形、色彩、字体等,这些视觉要素需要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们的面前。首先,设计师要将这些复杂的信息做整体集约化的处理,设计师必须能够根据书籍内容创造出一个或多个可视化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来自平面设计中VI的概念,众所周知,VI是为企业或团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可视化形象标准,并将这个标准运用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因此,假设我们将所设计的书籍看作一个推广宣传的整体,设计师就可以根据书籍内容创造出一个可视化的视觉形象符号,并运用到书籍阅读的各个环节中去,同样可以得到一个相当于VI形式的视觉效果。统一的视觉形象将大大提高书籍设计和阅读的整体美观程度。所以,一个优秀的书籍设计是建立在属于自身独特个性的视觉形象基础之上的。
书籍设计中的可视化形象符号和VI设计中的标志还是有区別的。VI设计中的logo图形以矢量化图形为主,以点的视觉要素存在。书籍设计则相对随意性较大,可以是具象的图像也可是抽象的图形,再或者是符号谚语。只要能够体现书籍空间和时间精神的象征性都可以作为可视化视觉符号存在。设计师将可视化的视觉符号运用到标题、页眉、页码、海报、书函等各个书籍环节中去时,相同或相近的视觉形象不断地重复出现无疑强化了书籍设计的统一感和整体感,读者更容易通过这些有形的视觉符号理解书籍的内容。这种借鉴了其他学科内容的设计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吕敬人先生设计的图书《黑与白》是描述关于澳大利亚大陆和人文的故事。吕先生选择了袋鼠这一最能代表澳大利亚形象的动物作为整本书的视觉符号,从书籍封面开始到前言、目录、正文,不断跳跃前行的袋鼠丰富了书籍的内容,同时也使整个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视觉想象当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接收到的视觉形象加深了对澳大利亚风土人隋的理解。再比如,视觉符号也可以是抽象化的。书籍《甲骨文》(图1)描述了中国汉字初始形成以及如何被发现。在可视化符号的萃取上,设计师选择了中国汉字的基本形状矩形作为设计元素。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在页码,章节页的标题处理上以及段落排版处理上可视化方格符号的巧妙运用。大小的变化、虚实的变化,数量的变化使整本册页在统一的基础上保持了一份灵动,简洁朴素的设计风格暗合了整本书的文化气质和历史文学属性,以上两个设计都是单一的可视化视觉符号。杉浦康平先生的《造型的诞生》一书中采用了多形态的组合式符号。这本书从藏传佛教的密宗符号到现代文明的透视时空跨度很大,多重组合形态的符号适应不同的时空,视觉元素包括佛手、文字、几何图形等。因此,尽管设计师采用的设计手法各异,但打造统一有序的整体视觉感官的初心是不会改变的。
(2)变化多端的阅读方式
书籍由内及外的设计不仅仅局限在图形符号这样的二维空间中,更在阅读方式上呈现了三维形态的变化。最近立体图书大量进入市场,比如《香港弹起》、《26个字母》等图书将传统阅读空间由平面变成立体增加了读者与书籍的互动,变看书为一种交互的乐趣让读者参与到整本书的变化过程中。书籍设计可以将书看作是一个六面体,它的六个面和内核都是书籍设计中应关注的设计范畴。
在阅读方式的创新上,首先可以考虑阅读方向上的改变。例如在一本书的排版方向上作局部的改变,可以打破原有的阅读节奏造成一定的视觉停顿,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由旁观者变成和设计师一起参与的游戏者,在不知不觉间增添了几分乐趣。现在许多书籍在切口处做一个贴图处理(轻压此处呈现图像),这种设计方法不再将书作为单一的平面载体,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包容了大量信息要素的容器并用立体的眼光审视它。阅读顺序的反转也可以体现这种立体的设计思想。再比如一本分为上、下两册的书籍,设计师根据这一特有的书籍形态创造性的将上下两卷用同型同构的方法通过共用封底的方式连接起来,这样的前后分化结构更加清晰有趣,利用儿童读书时皮筋串联两本书的把戏唤起更多的读者情感。类似的还有采用传统经拆装、旋风装的书籍,其目的在于打破固有的阅读习惯变被动阅读为主动参与,应说明的是这些结构的变化要建立在书籍由内及外的设计基础上。
(3)可视化的书籍图表
书籍设计的由内及外方法除装饰性的符号外更关注设计书籍本身内容的可视化。如果用一个更宽泛的视角来审查书籍设计,相当多的儿童类书籍、金融类书籍和科普类书籍包含了大量的图表。在国外有专业的图表设计师,目前国内不具备这样精细化的分工,设计师需要完成相当数量的图表设计并把枯燥的数据转化成一种易读的图形语言更好地把信息传达给读者。比如这幅刘姥姥进大观园路线图表(图2)由一个点辐射到整本著作。从这个图表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大观园的院落格局,进而判断人物身份的等级,并从进入大观园路线的变化折射出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改变,贾府的兴衰都可以观察出来,原著比较抽象的描述可以更加具体地反映出来。杉浦康平先生利用数据对航空运输繁忙的程度物像了一个全新的地球,原本椭圆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向内凹陷的“土豆”,越是航空线路密集的地方就越向下沉降,反向等高线使这些地方下陷。读者会对图表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有更加清晰的理解。
三由内及外的工艺材料形式
(1)整体推广对书籍材料的内在影响
书籍由内及外物化于书籍加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今天开放和竞争的图书市场促使设计师在材料和工艺上下功夫,其实精装书的护封和腰封就是在早期市场竞争中诞生的商业推广手段。“颜值”对书籍设计的作用同样很大,如果封面是一本书的“脸”,正文就是一本书的“身体”他还有一个外套叫“书函”,所以拥有良好体形的“书”才会得到读者的青睞。设计师在材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尝试,使《甲骨文》(图3)这本历史文学性图书体现了当代的艺术审美。皮绳引自古老的结绳记事,原始感十足的石珠和木纹质感的书函将时间性和空间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书函的设计源于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造型,简洁而又有力量感。读者可以在阅读和拆解整本书的过程中体会书籍本身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图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调动身体多种感知器官的艺术活动。日本设计师提出的“五感设计”强调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多重感受叠加应用。电子类书籍已经将视频和音乐加入到整体设计当中,强调了动态感应和听觉享受。传统书籍设计更加强调纸张的材料触感和嗅觉感受。纸张本身的质感通过手的触摸传递到大脑可以激发人的神经细胞,这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基本方法。触觉和视觉一样可以分辨不同的感受,粗糙的、光滑的、软的、硬的、都会和视觉一起影响我们的阅读情绪。由内及外的设计思维需要全方位的体现书籍的内涵,因此材料的重要性就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设计师小马哥、橙子设计的获奖图书《守望三峡》裸露的书脊和轻型纸的使用体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诉求和生活方式,朱赢棒设计的《不裁》采用原始的牛皮纸和草纸体现文章的清新自然和语言的质朴。工具类图书《印谱》集成了大量的印刷工艺实践和特种纸张。这些都是今天书籍显得更加生动精致的原因之一,也体现了设计师更多的人文关怀。
(2)礼品书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改变了许多行业的发展模式,物联网的发展必将催生远程服务的大量应用。以往大批量的生产被定制化的模式取代。书籍生产逐渐走向小批量、高端化、专业化的道路。瞄准精准人群的小批量加工方式使书籍设计向礼品和艺术品方向上迈进。从德国莱比锡获奖图书中可以看到新材料和新工艺大量出现在图书设计中,图书礼品化和附加礼品的设计改变的不仅仅是令人夸张的图书开本,更把书籍由单一的文化知识载体转变成特殊的文化工艺品。如《梅兰芳戏剧史料集》运用了大量的戏剧史料和工艺技术,这本书已经超越了书籍本身的信息承载,开始呈现出古典书籍才会显现的艺术品价值。一些关于私人手札和传记影像的书籍将主人的热情通过礼品的性质赠送给私人的朋友,如著名华人建筑设计师贝律铭的私人影像《贝氏宝本》就是典型代表。本书记录了大量贝律铭先生的私人图片和设计草稿及成长经历,是贝先生作为私人礼物赠送的礼品。虽然这类书籍的制作成本相对提高,但市场对此类产品的潜在需求要求设计师必须深刻理解书籍的工艺技术和体现内涵的设计方法。结语
书籍的由内及外设计思维是一种探索书籍设计过程的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它基于书籍内容,强调文化内涵,打破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通过一种逆向的思维流程探讨书籍设计的本质。设计师应当根据自身实践因地制宜的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书籍装帧设计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鲜明的时代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