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80后”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80后”青年教师的比重逐年增加,他们给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改变,是高校发展的业务骨干和后备力量。关注其职业素养现状,探索建立务实、理性、有效、可发展的培育模式,对于完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推进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80后; 青年教师; 职业素养;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0-0089-03

    【收稿日期】2014-07-01

    【作者简介】李洁(1980-),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近年来,高校师资队伍中“80后”青年教师的人数在逐年递增,他们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点,如高学历、干劲足、个性强等,成为学校发展的后备力量。刚刚踏入教育事业,他们面临着教学与科研、婚姻与家庭、经济与住房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工作绩效和育人效果,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80后”青年教师的职业状态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特点、弘扬优点、改变缺点,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80后”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现状

    职业素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多方面。高校教师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学术知识、教学科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

    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青年教师有朝气、有活力,在行为、思想方式上与学生接近,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极大的同辈影响力和引领力。他们能听懂学生们说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具有独特人际吸引力、亲和力,与学生间有着共同语言,能够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在大学生的眼里, “80后”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教师,他们可以是“师兄师姐”,也可以是“哥们姐们”,彼此之间的朋友情大于师生情。与以往老教师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不同, “80后”青年教师更加希望展现自己、勇于表达自身的观点。事业绝不是他们的唯一,因为除了工作之外,他们休闲娱乐样样都要学、都会体验尝试。

    “80后”教师具有该时代青年的特点,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亲眼见证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目睹整个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奋起拼搏史,在一片批判声和质疑中,逐步成长为“开始思考民族荣誉国家前途、日渐成熟进入社会有所担当的青年一代。”调研结果显示:当前,高校“80后”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精力充沛、学历层次和国际化程度高,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学术能力,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自己的学生,职业素养较高。但是,也存在着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模糊、心理素质较差、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挫折承受能力弱、服务和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

    二、 “80后”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成因分析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与学生年龄接近、沟通互动较多,对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很大,分析探究“80后”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成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成长背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碰撞,道德规范冲突,再加之商品经济的冲击,思想的多元化,一些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造成了部分“80后”青年教师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上的混乱,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高校“80后”青年教师是改革开放后、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鉴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成长过程中难免存在有“包办、溺爱”的现象,缺乏自理能力、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的锻炼和培养。走到工作岗位后,这些缺点显露出来,定会影响其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2.个性特点

    “80 后”青年教师个性较强,他们思想新颖、思路开阔、学习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希望形成以自己为主体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很多青年教师喜欢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在朋友圈里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自己的观点,探索全新的教育思路。他们自己把这种情况叫做“草根情怀”、“平民视角”。这种个性特点造就了其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他们认为高等教育的侧重点要从以前的“深度培育”发展为“广度培养”,理想化的教育方式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自由,课堂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综合素质。

    3.现实压力

    “80后”青年教师从出生到成年是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从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对上一代人来说富足,耳濡目染了发展变革带来的新事物、新思想,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着较高的学历。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曾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社会角色也发生了转变,陆续背负起家庭的重担,面临着买房难、买车难、看病难,“上有老、下有小”,很多正体验着“蜗居”、“蚁族”般的生活方式,“青椒”、“工蜂”更是他们对自己现实生活的自嘲。由于面临的经济压力、社会压力较大,因而产生较容易屈从于现实、做事情急功近利等做法。

    4.职业定位

    虽然高校“80后”青年教师大多具有高学历,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职业教育,缺乏教师职业培训,尤其是到了工作岗位后,一些青年教师将其教师职业定位为“谋生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承传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神圣的事业”。有的青年教师完成讲课任务之后就走人,缺乏和学生沟通,对学生心理和价值取向、日常生活缺乏关怀和兴趣;还有的青年教师认为在大学做教师,特别是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科学研究是最重要的,学术发展、职务晋升主要是靠科研,所以把主要精力全放在了搞科研上,而对教书育人、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成长这一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不够重视。

    三、提高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80后”青年教师有热情、有活力,很多教师表示这一职业是他们所选、所热爱的工作。对“80后”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逐渐成为当今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高校应加强对这些后备力量的关注力度,探究提高其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1.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减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阻力与挫折,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自己掌握职业发展的主动权,是实现青年教师潜能开发和人生价值的基础。高校应重视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将岗前培训作为新入校青年教师的第一堂课,从源头上引入“职业发展规划”理念,正确指引青年教师职业进程,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通过系列培训,青年教师能够充分认识职业特点,意识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对自己工作的高校有初步归属感、荣誉感。通过有效的职业发展计划和管理,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价值观等方面持续提升、不断追求。

    工作实际中,“80后”青年教师普遍处于职业探索期和职业成长期,要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方案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职业探索期的重点在于帮助青年教师理清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树立职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使其一入职就自觉转变角色为职业发展的主体。职业成长期重点则在于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拓展交流途径,促进教师丰富教育教学实践,把握最佳成长机遇。

    2.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集中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学术治学风气,是教师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师德师风理论的学习,引导“80后”青年教师在道德修养实践中以教师师德师风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楷模,积极构建专业性、多样性、完整性、规范化的业务发展资源体系,完善青年教师业务导师制,通过树立身边的师德榜样,让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并培养以奉献精神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前辈的人格魅力和引路作用,不断提高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水平。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引导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激励勇攀科研高峰的斗志,全方位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

    高校要依据实际情况,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讲授、调研、座谈、研究等途径,采取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切实强化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主动适应“80后”青年教师获取社会资讯方式的转变,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塑造和传播榜样形象,强化典型示范成效。善于发挥青年教师热情高、勇于创新、有干劲的特点,采取各种奖励激励机制,使青年教师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师德师风锻炼、在自身的成才和成长中实现人生价值,让青年教师深切意识到教师工作要“以德为先”,不断促进其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3.正确的理论引导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重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高校要多沟通、多渠道了解青年教师特点,对于青年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的思想容易波动、经历简单、经验缺乏等问题,应以理解、真诚的态度去给予指正匡扶。注重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党性修养、理论水平,通过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升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凝聚力。

    高校管理工作中要倡导青年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紧密结合青年教师思想特点,转变“我说你听”的传统说教式、灌输式方法,采用座谈研讨、辅导报告、视频观摩、网上学习、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还可以开展系列形势政策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我国核心理论亮点,开展内容丰富、解读清晰的辅导报告,多视角专题宣讲,为广大青年教师深刻了解我国国情提供一个重要的理论窗口。

    4.心理辅导与调试

    只有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青年教师才能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与效率,并对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年教师群体的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多层次的心理调节,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和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高校要积极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注重对青年教师开展心理培训与心理服务。尤其是要重视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帮助其提高自我调试能力,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对于因情绪情感及压力问题而求助的青年教师,应提供个体咨询或者团体咨询,帮助他们缓解焦虑,调试心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加入心理教育及辅导课程,有规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有关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常见问题的相关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式;对年轻的班主任、班导师等要开展大学生危机识别与应对方面的培训,帮助青年教师了解学生危机情况,提高危机识别能力与应对能力。

    此外,高校也要积极发挥党群组织的工作优势,探索建立“青年教师之家”、QQ 群、微信群、网上论坛等沟通、交流平台,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并进行反馈和引导。多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深入基层组织了解实情,解决青年教师生活中的困难和困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于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虞希铅 ,李小娟 ,焦阳.论当代青年职业素养的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3,(2).

    [2]马书文 .新时期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环境研究[J]. 教育探索,2010,(4) .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