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鹤琴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

     任晓燕

    音乐欣赏活动是开启幼儿想象与创造的金钥匙。陈鹤琴先生主张:“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音乐欣赏活动十分考验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熟悉和理解程度,教师通过什么方式令幼儿理解音乐的内涵(如曲式结构、旋律特点或情感等),是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关键和难点。

    音乐欣赏活动就是在活动中以音乐吸引幼儿,唤醒其艺术感觉。其实,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并不是让孩子简单地听音乐,而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激发并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常通过欣赏音乐来启迪和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并从中获取灵感。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对想象力的启迪,音乐欣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学习陈鹤琴先生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我在音乐欣赏活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研究。

    一、创设适宜的音乐教学环境,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我国学者卢珊珊在其著作《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中提出:音乐感受力是指人们在对音乐作品产生审美知觉的过程中所获得相应情绪体验的能力。引导幼儿欣赏音乐,重点在于引导他们感知、理解和领晤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培养其听觉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这是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音乐欣赏活动不仅仅是让幼儿聆听音乐,教师在一旁做介绍,因为它并不是独立的教育项目,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审美态度和能力。

    为了帮助幼儿感受不同类型乐曲所表现出的情绪情感,我选择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和施特劳斯的《欢乐列车波尔卡》这两首不同类型的乐曲,请幼儿欣赏音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觉。《摇篮曲》播放完了,很多孩子都说:“听这首曲子我都想睡觉了。”紧接着,我又播放了《欢乐列车波尔卡》,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小手小脚也都随着音乐舞动了起来。我索性就请他们随着音乐跳起舞来。两首乐曲欣赏完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幼儿A:我觉得《摇篮曲》特别安静。

    幼儿B:听了《摇篮曲》,我仿佛看见了天上的月亮,妈妈抱着我,哄我睡觉。

    幼儿C:听到《欢乐列车波尔卡》,我就高兴得想跳舞.

    幼儿D:听《欢乐列车波尔卡》时,我好像听到了火车奔跑的声音。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思想内容,以其基本形象为主体展示音乐内涵。所以,我会选择旋律优美,演奏形式或音乐形象风格明显的乐曲给幼儿欣赏。在欣赏音乐故事《彼得与狼》时,幼儿很喜欢彼得、小鸟和鸭子出场时的音乐;而听到大灰狼出场的音乐时,孩子们的情绪立刻变成了害怕,就好像他们就是彼得。在听完音乐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的感受画出来:有的幼儿画的是小鸟和鸭子吵架,有的画的是猫要吃掉小乌,有的画的是彼得套住了大灰狼,还有的画的是猎人把大灰狼捆起来后送到动物园,等等。这一次,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记录下来。

    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陈鹤琴先生非常重视对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他认为:欣赏指导是让儿童由听觉所感到的音乐的节奏、和声和旋律等,而引起儿童对乐曲有自发要求的一个过程,再由乐曲来表现儿童的情感,并使儿童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洗练,得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活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幼儿通过欣赏音乐所引发的兴趣、想象和理解等,都与成人存在差异。虽然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但是音乐欣赏带给人们的积极效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让音乐欣赏活动成为幼儿的学习契机、生活经验和创造起点。

    二、音乐欣赏活动促进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可通过对已有生活经验的记忆和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来诠释音乐的内涵。因此,在音乐欣赏活动时,我不会过多地讲述乐曲的历史文化背景,而是希望幼儿借助于自己的知识经验,以自身为出发点去理解和欣赏音乐。我曾经选择演奏速度较慢的《幽默曲》让幼儿欣赏,该乐曲旋律优美、舒缓,是典型的回旋曲式结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特点,我请他们在欣赏音乐时想一想:音乐中有谁?它们是在走路,还是在跳舞?随后,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轻声议论着:

    幼儿E:这是小乌在飞。

    幼儿F:这只鸟飞得很慢,应该是只大鸟。

    幼儿G:是咱们去“百乌园”看到的火烈鸟吧?

    由于学龄前幼儿的音乐经验较少,他们认识事物、积累经验依赖切身参与实践的方式。杨立梅、李妲娜在其著作《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中指出:“孩子们最自然的学习是从生活中、自然环境中获得的。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东西是从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活动中获得的。”幼儿正是因为有了参观“百乌园”的生活经验,才能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幽默曲》描述成“百乌园”中大乌在水边散步的场景。原本可能十分复杂的教学过程,因为这只想象的“大乌”而变得简单有趣。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但感受了音乐的旋律特点和曲式结构,而且积极主动地发挥了想象力。

    在欣赏音乐《铁匠波尔卡》时,孩子们想象出小木匠蓋房子的情境。虽然他们表现出的动作谈不上优美,但是每个参与活动的孩子都沉浸在音乐的想象与创造中,就像一个个勤劳的“小木匠”,有的独自锯木头,有的俩人合作砌砖墙,有的在弯着腰刷油漆,还有的蹲在地上钉钉子……每个孩子都随着音乐的节律用自己的动作创造着音乐中的故事。

    在欣赏《钟表店》这首乐曲时,我启发幼儿聆听这是什么声音。当幼儿异口同声地说出“钟表”时,我又启发幼儿想象一下那些钟表声有什么差异,幼儿从音乐中听出了不同钟表在“歌唱”。如果要幼儿用笔将它们画出来,就需要幼儿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自己当时的感受进行迁移、想象和组合,然后再用画笔进行描绘。于是,幼儿在纸上画出了形状各异的钟表,如小兔子、房子、机器人和足球等。这种音乐欣赏与表现的过程是幼儿所特有的,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是成人难以模仿的。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绝非单一聆听的过程,而是感受、理解、想象、创造与表演的过程,我们要让幼儿学会用语言去描述音乐,用画笔去描绘音乐,用动作去表演音乐,以及用心灵去创造音乐。音乐欣赏活动使幼儿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并通过感知音乐,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自身对音乐的认知水平、表现力与创造力。

    三、音乐欣赏与自制乐器伴奏的有机结合

    国外学者认为,当给幼儿一个简单的乐器时,他们使用它就像玩积木和画笔那样自然。孩子们听到的声音和用身边的东西(乐器)创造出来的声响是他们音乐经历的一部分,使用简单乐器不仅拓展了其在音调和节奏方面的体验,还开发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在音乐欣赏与自制乐器伴奏之间寻找创造性教育契机,使两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享受演奏乐器的欢乐,而不同乐器的音色也会给音乐增添不同的艺术形象,使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想象力愈发丰富。

    因此,我将幼儿熟悉的音乐改编成节奏乐,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演奏,在此过程中,其演奏乐器的技能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且熟练自如。例如,我设计了音乐《口哨与小狗》《铁匠波尔卡》,首先请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的旋律;然后,我出示节奏图形谱,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接着,请幼儿根据图谱选择适宜的乐器;最后,孩子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看着图谱为音乐伴奏。

    陈鹤琴先生告诉我们: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使他们喜欢处理、摆弄一些材料和工具,并以自己的力量将其改变制作成乐器,成功的喜悦常常“鼓励”孩子们进行其他创造性工作。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我深切感受到: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取决于教师提供的材料,而是由幼儿对这些材料的反映来决定的。任何孩子都会非常喜欢自己的作品,并在演奏时把这种喜欢融入音乐,这不正是他们独立意识的萌芽吗?它会唤醒、刺激孩子的探索热情,并通过实践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此,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也能体验到“做中学”,从学中去创造,在快乐中得到发展。

    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很注重手工劳动对幼儿学习的价值。他们认为,如果大脑的学习不能与手的学习相结合,思想与行动彼此分离,只能算是徒劳无功的,也是精神力量的浪费。为此,我将动手操作活动与音乐欣赏活动有机结合。例如,我在同幼儿一起自制乐器演奏《拨弦》时,幼儿在熟悉并欣赏音乐旋律的基础上,能够借助一些大小各异的盒子和桶、质地不同的“弦”(不同粗细的皮筋、松紧带)自制拨弦乐器然后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演奏。这一过程促使幼儿对音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多年来,我通过对音乐教学的摸索与实践发现:音乐素养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儿童的先天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教育环境的启迪和影响。这也使我对音乐欣赏活动有了崭新的认识:它不再是音乐活动中的某一个小环节,音乐欣赏活动能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好,让他们体会到探索、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快乐,也能让他们積极合作,共同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之情,促进其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陈鹤琴先生说过:“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音乐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用美妙的音乐去拨动他们的心弦,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体验这种触及心灵深处的教育,使之在感受音乐的同时领略艺术之美……唯有这般,才能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价值。或许,我所教过的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不会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但我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会欣赏音乐、会生活的现代人。我相信,赋予幼儿以音乐美,他们必将创造出奇迹。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