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初探
张启华
【摘 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首先要转变传统思想,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大胆构想,放手实践。
【关键词】语文素养;高中生;提高;教学
一、探索的问题: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些年来,我们总是怀着“不误人子弟”的美好愿望,为了“学生的美好前程”,不辞辛苦地引着学生在题海中遨游,结果是顾了考分却又背离了语文和教学的规律;满足了家长的升学要求,却无法完成语文教学自身的任务;提高了考试成绩,却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致引来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尖锐批评。现在,高中语文教师自当顺应素质教育的东风,抓住新《大纲》、新教材、新课改之契机,大胆地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之路,好把学生带到阳光灿烂的语文学习园地里来。
二、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思考和实践
(一)关于语文素养的诠释
什么叫语文素养?现在语文界一般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等。根据这一界定,有人还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第二,熟练的语言表达技能;第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第四,深厚的文化素养;第五,高尚的道德修养;第六,正确的思想认识。可见,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语文知识,也不是单纯的语言运用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知识素养、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体融入社会和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二)转变传统思想,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我以为,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迎接严峻的挑战。
其一,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民族优良文化的承传,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要彻底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
其二,语文教学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常对学生说“伴你一生是语文”。人们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要在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其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实施情感教育和提高认识能力的意识。语言文字是思想认识和内心情感的载体,语文知识和人文知识是酿成思想认识和内心情感的关键材料,而思想认识和内心情感才是综合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在实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实施情感教育和提高认识能力的意识。
(三)大胆构想,放手实践
有了语文教学的新观念,才能真正地迈出语文教改的步子,才能大胆地实践自己的教学构想。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一年来,我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1.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做好语文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积累。按照一般的说法,语文知识主要指字、词、语法、语言、修辞、逻辑、文学常识、诗词等;人文知识主要指历史、地理、名人轶事,以及烟、酒、茶、江河湖泊、花鸟虫蛇、风俗民情等各类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积累:一是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特别是在教学古文和诗词的时候,我经常提醒学生收集其中的名人轶事、花鸟虫蛇、名言警句、重点字词等。二是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我这里说的课外阅读,包括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和到图书室借阅书报。三是根据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感教育的需要,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积累内容。我把这种积累称为“每周积累”,主要内容有古文、诗词、对联、名言名句、成语等人文知识。对这些知识的积累,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指导学生在思考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它。
2.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说话训练。为了使说话训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话训练的。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来进行说话训练。具体的做法是:全班同学依次进行,每次一位同学;由教师事先规定一个宽泛的话题;待学生说完后,教师还要进行简要的点评,指出其优劣和改进的方法;对其偏激的或错误的观点,即予以修正。二是利用课堂发言来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一训练活动可能是每位教师都在进行,但因教者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同,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我在课堂上除十分注重激发学生思考和积极发言外,还很注意指导学生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观点。三是指导学生的朗读。在这一学年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古文朗读指导,现代文中的写景抒情散文的朗读指导,诗词的朗诵指导;每一次都认真地进行了方法指导和朗读示范;早自习上都要求学生高声朗读。为鼓励学生读好,还组织了一次古文朗诵比赛,一次诗歌朗诵比赛。
3.坚持督促学生进行书写训练。为了促使学生在文字书写上的规范化和美观化,入学第一节语文课,我就从高考以及未来工作等方面的需要上,给学生阐发训练好书写的重要性,并多次结合作业作文讲书写的具体要求:字要写得工整、规范,笔画的粗细、长短要协调,行款格式要正确,卷面要整洁美观。还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并坚持每天抄写一篇钢笔字。同时,我在批改作业作文时,把书写的规范和美观看得很重,对书写差的作业作文一律降等级打分。为了鼓励学生练好字,我还在班上举行了多次书法比赛,而且,每次都认真地进行评比、点评优劣,指出应改进的问题。
4.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写作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综合反映,因此,写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单纯地从写作方法、技巧上去下功夫。我以为,如果要从本质上解决好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认识辨别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一开始便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作出了长远的安排。其一是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我在第一节语文课中,就详细地给学生讲坚持写日记的重要性和写日记的方法、要求,并特地给学生印制了“日记本”,并坚持每周星期天晚上收改,星期一针对性地小结。我在批改和小结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在学生的日记中去找他们的发现能力和认识能力,看他们能否及时观察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能否客观公正地、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二是结合时令季节、节日活动、特别事件等给学生布置作文。三是指导学生写应用文,制作各类贺卡等。高一上学期,我主要是指导学生写作新闻;高一下学期,则主要是指导学生写通讯报道。全年共搞了六次自制贺卡的活动,一是教师节时指导学生给自己最敬重的老师制一张贺卡;二是春节时指导学生为自己最好的亲朋好友制贺卡;三是在“三·八”妇女节指导学生给女教师、妈妈制贺卡;四是在“六·一”儿童节时为小朋友们制作贺卡;五是在“八·一”建军节时指导学生为解放军叔叔制作贺卡;六是指导学生自制书签。
5.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的积累。这是我实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教学环节和主体活动。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我围绕培养学生的志向理想这一目的,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古文、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等人文知识,并且大都是用讲义的形式印发的。为了能收到良好的感染和陶冶效果,每次补充的内容,我都要指导学生理解、鉴赏,然后再要求大家去读背。这一学年中,共为学生提供积累的古文文段47(21+26)段(其中《论语》27则),古典诗词63(27+36)首,成语89个,名言警句16条——主要内容是激发志向理想,培养勤苦、创新精神。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我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实施的。一是充分地利用教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例如,我在讲《触龙说赵太后》时,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赵太后为什么先不愿意让“长安君质于齐”而后来又同意了呢?触龙是怎么说服赵太后的?在触龙的谈话中,对赵太后触动最大的是哪些?这三个问题,不但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还能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二是在作文指导课和评讲课上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我以为作文课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作文技巧,而且还要训练学生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三是利用每周积累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四是通过新闻评论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促使学生思辨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7.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教育。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包括人际情感和风物情感。人际情感主要指亲情、爱情、爱国情和友情等;风物情感主要是指对自然界中各类风物的情感,如对花草树木的喜爱,对月亮的特殊情愫等。这个话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但我们又不能不去认真做,因为它对学生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操上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它不但要求教者自身要有丰富、健康、高尚的情感,有高尚的道德修为,而且还要求教者选好载体,巧妙施教,做到“润物细无声”,最忌抽象化、教条化。我的做法是:制订出目标,然后把它细化,并具体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如,我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抓住对“烛之武形象”分析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感染“烛之武形象”中的爱国情怀;在讲《触龙说赵太后》时,则抓住对“赵太后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表达“爱”,并学会理智地“爱”;在讲《鸿门宴》时,抓住对“樊哙形象”分析的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体会友情的珍贵。
三、实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年的不懈探索,我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成效大都属于描述性的,只能从现象中感知,不可能像考试成绩那样客观具体地用数据表现出来。这些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改善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
2.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的改观。
3.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4.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5.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兴趣。
6.提高了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7.提高了学生的古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8.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9.学生的性格性情得到了培养和矫正,情感世界得到了健康发展。
在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教法尚持怀疑态度,不理解,不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大多数学生都已十五六岁,已有一定的思维方式、认识取向和情感空间,不管它是否正确,但已先入为主,占据了学生的心灵空间,这就势必给我的思维训练、认识启导和道德情感教育造成障碍,影响了实施的效果。
3.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的不配合,严重地消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4.学习任务重、作业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书写的改观。
总之,在这一年里,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努力实施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将来的教学中,还得花大力气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