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创新模式
高蕾
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北京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定位,与北京的城乡建设息息相通、紧密相连。近几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创新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重视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深入探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工程建设人才。
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国际工程建设人才
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适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此,学校设立专项教育资金,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并积极取得政府的支持,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总院等76所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学生培养、实践教学、就业等方面,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这些合作中,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北京建工集团的合作效果最为突出。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同时,企业也为学校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长期的基地。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均实现长足发展。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吴徽教授介绍,该学院自2008年开始与北京建工集团在国际工程项目上展开合作,在大三的学生中招募优秀学生,为他们专门开设“国际工程英语”“商务英语强化”“国际施工管理(双语课)”“商务英语应用写作”“国际工程承包”“FIDIC条例”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从而使他们适应国际工程项目的要求。2009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北京建筑工程集团合作,建立了北京市级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从大三暑假就开始选派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 这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实践经验,而且加深了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以后的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7级费俊杰等8名学生,由于在国际工程班的学习和暑期就业见习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顺利地被北京建工集团录用并很快被派往沙特和毛里求斯参加海外实习。费俊杰等4名学生被派往沙特参与了达曼市朱拜勒工业区的SABIC住房项目的三期工程。由于项目的工作人员少,他们不仅要面临适应沙漠性气候的问题,而且还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他们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积累着经验和知识,出色地完成了CAD绘图、材料用量统计、数据计算与核对、回填土量计算和对现场进行考察和勘探的工作。王强等4名学生被派往毛里求斯参与了宾威廉地区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他们在这些实际的工作中获得了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正如一位参与项目的学生所说:“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让我受益终身。”这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题目,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论文。
到目前为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学院已经与北京建工集团共同送出了3届毕业生,共19位学生,这些学生分别到安哥拉、卢旺达、沙特、阿联酋、毛里求斯等国家参加海外实习,工程项目既包括安哥拉政府为举办2010年非洲杯足球赛而修建的主体育场—罗安达5万座体育场项目,又包括住宅、农业示范中心、市政工程、高速公路等,既有国际承包项目也有对外援建项目。
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过程中,学生们得以参与到实际工程中,如北京在建地铁项目、大型公用建筑和民用住宅的设计和施工。他们在首都的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锤炼所学的知识、磨炼自己的意志,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城市建设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搭建平台,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引入实际工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入实际运用之中,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筑学专业的8校联合毕业设计可谓成功的典范之一。2007年,作为全国建筑学专业的专指委单位,北京建筑学院汤羽扬教授与清华大学单军教授发起全国6所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后延续发展为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8所院校的持续活动,并影响到城市规划专业的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各校每年参与活动的教师3人~5人,学生10人~20人,累计500余人次。 该活动从2007年至今,分别进行了北京“798”地区北区空间环境整合与城市设计、台北机车厂再利用城市设计、天津滨海新区夏季DAVOS永久会址城市设计、旧城更新—南京城南地区改造与建筑设计、延续与创新—重庆十八梯片区城市空间改造与建筑设计。每一个选题都是紧密结合国内大中城市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通过合作的城市设计阶段、独立的建筑设计阶段,加以前沿讲座、实地踏勘、分组研讨、模型制作、汇报讲演等多个环节,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认知城市和社会的能力、合作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城市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在2010年的延续与创新——重庆十八梯片区城市空间改造与建筑设计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经过4天密集的调研之后,对“十八梯”的历史、文化和景观有了深入的了解。以成昆、何天逸、刘雍、孙中元、薛腾飞为成员的第三小组的学生们发现,由于这一片区的城市功能定位比较模糊,造成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上,这样一个富有厚重历史价值的老街区,难以焕发出新的生机。衰落、脏乱和混杂的现实,仿佛述说着沉重的过去,而又无法看到通向未来的道途。
在他们看来“十八梯”的病因在于,水运衰落、老码头功能消失导致片区失去对城市原有的作用;片区内建筑与街道依然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留下的,未融入现代城市的发展中;低收入人口过多;基础服务设施缺乏等。为此,他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城市节点下手,把这几个节点的设计作为对城市“穴位”的诊治,从而激发了整个片区的活力和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经过一番“诊断”与“点穴医治”,他们充满信心地完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绘出了详细的建筑设计图,制作出精美的建筑模型。汤羽扬教授评价说:“这些学生做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实打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希望他们能把这种传统继续发扬下去,一直带到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学生在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奖。这些参赛经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又一次难得的实践过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长期以来坚持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开拓思维、面向未来、放眼世界,为学生打造实践和创新的平台,让他们融入实际工程项目中、融入企业的具体工作中、融入社会前进发展的浪潮中,磨炼意志品质、锻炼工程素质,为首都乃至全国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卓越工程师”。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北京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定位,与北京的城乡建设息息相通、紧密相连。近几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创新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重视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深入探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工程建设人才。
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国际工程建设人才
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适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此,学校设立专项教育资金,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并积极取得政府的支持,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总院等76所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学生培养、实践教学、就业等方面,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这些合作中,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北京建工集团的合作效果最为突出。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同时,企业也为学校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长期的基地。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均实现长足发展。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吴徽教授介绍,该学院自2008年开始与北京建工集团在国际工程项目上展开合作,在大三的学生中招募优秀学生,为他们专门开设“国际工程英语”“商务英语强化”“国际施工管理(双语课)”“商务英语应用写作”“国际工程承包”“FIDIC条例”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从而使他们适应国际工程项目的要求。2009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北京建筑工程集团合作,建立了北京市级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从大三暑假就开始选派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 这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实践经验,而且加深了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以后的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7级费俊杰等8名学生,由于在国际工程班的学习和暑期就业见习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顺利地被北京建工集团录用并很快被派往沙特和毛里求斯参加海外实习。费俊杰等4名学生被派往沙特参与了达曼市朱拜勒工业区的SABIC住房项目的三期工程。由于项目的工作人员少,他们不仅要面临适应沙漠性气候的问题,而且还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他们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积累着经验和知识,出色地完成了CAD绘图、材料用量统计、数据计算与核对、回填土量计算和对现场进行考察和勘探的工作。王强等4名学生被派往毛里求斯参与了宾威廉地区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他们在这些实际的工作中获得了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正如一位参与项目的学生所说:“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让我受益终身。”这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题目,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论文。
到目前为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学院已经与北京建工集团共同送出了3届毕业生,共19位学生,这些学生分别到安哥拉、卢旺达、沙特、阿联酋、毛里求斯等国家参加海外实习,工程项目既包括安哥拉政府为举办2010年非洲杯足球赛而修建的主体育场—罗安达5万座体育场项目,又包括住宅、农业示范中心、市政工程、高速公路等,既有国际承包项目也有对外援建项目。
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过程中,学生们得以参与到实际工程中,如北京在建地铁项目、大型公用建筑和民用住宅的设计和施工。他们在首都的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锤炼所学的知识、磨炼自己的意志,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城市建设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搭建平台,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引入实际工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入实际运用之中,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筑学专业的8校联合毕业设计可谓成功的典范之一。2007年,作为全国建筑学专业的专指委单位,北京建筑学院汤羽扬教授与清华大学单军教授发起全国6所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后延续发展为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8所院校的持续活动,并影响到城市规划专业的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各校每年参与活动的教师3人~5人,学生10人~20人,累计500余人次。 该活动从2007年至今,分别进行了北京“798”地区北区空间环境整合与城市设计、台北机车厂再利用城市设计、天津滨海新区夏季DAVOS永久会址城市设计、旧城更新—南京城南地区改造与建筑设计、延续与创新—重庆十八梯片区城市空间改造与建筑设计。每一个选题都是紧密结合国内大中城市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通过合作的城市设计阶段、独立的建筑设计阶段,加以前沿讲座、实地踏勘、分组研讨、模型制作、汇报讲演等多个环节,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认知城市和社会的能力、合作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城市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在2010年的延续与创新——重庆十八梯片区城市空间改造与建筑设计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经过4天密集的调研之后,对“十八梯”的历史、文化和景观有了深入的了解。以成昆、何天逸、刘雍、孙中元、薛腾飞为成员的第三小组的学生们发现,由于这一片区的城市功能定位比较模糊,造成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上,这样一个富有厚重历史价值的老街区,难以焕发出新的生机。衰落、脏乱和混杂的现实,仿佛述说着沉重的过去,而又无法看到通向未来的道途。
在他们看来“十八梯”的病因在于,水运衰落、老码头功能消失导致片区失去对城市原有的作用;片区内建筑与街道依然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留下的,未融入现代城市的发展中;低收入人口过多;基础服务设施缺乏等。为此,他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城市节点下手,把这几个节点的设计作为对城市“穴位”的诊治,从而激发了整个片区的活力和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经过一番“诊断”与“点穴医治”,他们充满信心地完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绘出了详细的建筑设计图,制作出精美的建筑模型。汤羽扬教授评价说:“这些学生做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实打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希望他们能把这种传统继续发扬下去,一直带到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学生在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奖。这些参赛经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又一次难得的实践过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长期以来坚持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开拓思维、面向未来、放眼世界,为学生打造实践和创新的平台,让他们融入实际工程项目中、融入企业的具体工作中、融入社会前进发展的浪潮中,磨炼意志品质、锻炼工程素质,为首都乃至全国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卓越工程师”。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